书城文化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15729300000010

第10章 古代哲学背景中的《文心雕龙》(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花朵,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凡是有深广度的人文理论著作,无不与之有密切联系。《文心雕龙》以“弥纶群言”(《序志》)为己任,对“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时序》)又有着特殊的敏感。因此,它与古代哲学灵犀暗通,决不会使人感到意外。当然,刘勰接受古代哲学的影响不一定十分自觉,更可能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风气的熏染。但无论如何,这就使我们可以从哲学接受的角度,来解读《文心雕龙》。

一、宇宙图景与人文模式

从总体上看,先秦两汉哲学的核心是宇宙论。在先秦典籍中,哲学意味最浓的是《周易》和《老子》,它们初步勾画出了一个宇宙图景。《周易》的作用尤为突出。《系辞》谓“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已点明了《周易》的宇宙论性质。《周易》在当时的认识能力之下,试图对自然和人事的地位及联系从宏观上笼统地予以说明。如《四库总目·经部·易类》所指出的“《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系辞》上这样描绘宇宙图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就把天地、死生、鬼神、万物、贵贱、动静、刚柔、仁爱等,包罗万象地容纳在一个整体宇宙框架之中。这就是《周易》基本的世界观。《系辞》下将其简称为包含“天道”、“地道”、“人道”的“三才之道”。《老子》也曾涉及到类似的宇宙观:“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秦汉哲学,在此基础上,综合《易》、《老》、阴阳诸家思想,对这一宇宙观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构成了比较精致的宇宙系统论。《吕氏春秋·序意》已开始这一历程:“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到董仲舒,更是按功能的接近或类似,把多种事物精心安排成一个天人宇宙结构图式,把天地、四时、月令、官制、服饰、王政、伦理、灾异等,都通过互感方式沟通成一个宇宙整体。《淮南子》也以它宏伟的结构,阔大的气派,把天文、地理、气象、动植、人事、人体、精神等万事万物,都试图纳入一个宇宙图式中。但这种朴素系统论,毕竟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认识能力比较低下的产物,本来就具有直观、猜测、机械的弱点。后经东汉谶纬的参与,更增强了其神秘和命定色彩,从而走向它的反面。然而,这种宇宙图景,毕竟是先秦两汉人真诚信奉的世界观,它同时也具有方法论的性质。人们每每试图依此把各类具体事象,都纳入这一宇宙论图式之中。汉大赋是公认的汉朝代表性文体,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形容它的内容特色,是“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并神秘兮兮地说“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西京杂记》)。其实,这“不可得而传”的特色,不恰是汉人天人互感宇宙观的艺术幻化吗?正是这种宇宙观,使汉赋具有了“闳侈巨衍”(《汉书·扬雄传》)的特色。日本学者兴膳宏认为:“以宇宙论为起点,特别是从宇宙空间说起的文学论,在刘勰之前确未之见”[1]。对此,我只能表示有限的支持。事实上,与宇宙观相联系的文学论,荀子《乐论》已开其端,汉代《毛诗序》已很系统。文中曾评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它从诗歌功能的角度,把诗纳入天地、鬼神、人伦宇宙系统。汉人其他艺术论著如《汉书·礼乐志》、《白虎通·礼乐》等,也均有此类表述。

魏晋玄学,本质上是人格本体论。但在外观上,在当时人眼中,仍然接近宇宙论。新时代的哲学话语,不得不接着宇宙论这个旧话头来说。玄学的基本主题是自然与名教的关系,这就不能回避宇宙问题。《三国志》卷二十八《锺会传》注曰:“于时何晏为吏部尚书,甚奇弼,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可见在当时人眼里,玄学就是“天人之学”。玄学特别感兴趣的《周易》、《老子》,不就都是“天人之学”吗?在这种哲学背景之下,宇宙论也即“天人之学”,就不可能不对刘勰产生微妙影响。又由于刘勰出于救弊目的,特别推崇三代两汉之文,这些典籍反复阐述的宇宙结构论,便对刘勰阐释文学本质提供了一个宇观框架。《文心雕龙》开篇《原道》,这样论述“文”的产生:“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圣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这就把“文”与宇宙从“道心”到“事业”的整体结构联系起来。《宗经》论典范之文即“经”的一段话,恰可与它相互发明:“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在这里,刘勰把“经”也即典范的“文”,纳入了天地人宇宙图式之中,并视之为沟通万有、协调整个宇宙秩序的一种有效工具。这就是刘勰建构的人文模式。“弥纶群言”的《文心雕龙》,确实做到了“词深人天”(《论说》)。这些论述,使人联想到《乐记》论乐、《毛诗序》论诗的那些话语。在刘勰看来,“文”乃是天地大“道”的体现,所以便首先从这“道”讲起,故有开篇《原道》之作。又因“道心惟微”,“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因此继而又要“征圣”。本意在谈“经”,却前推两级,论“圣”讲“道”,目的无非是抬高“经”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以树立典范,矫治文病。刘勰认为,“文”(“经”)决不是脱离天、地、人宇宙秩序的雕虫小技,它本身是一种与宇宙整体相联系的神圣事业。这就为救治“浮诡”之弊奠定了理论根基。但刘勰的“道”既非唯物,也非唯心,也不是二元论的宇宙本源,这里并没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实体。这个一元的“道”,本身就包含着唯物和神秘两种因素,是一种混沌之物。《周易》、《老子》等古代著作中的“道”,也都具有这种特色。此乃与西方哲学的相异处。弄明了《文心雕龙》的宇宙论背景,便可了断对《原道》各执一词的争论。

综上所述,《文心雕龙》继承了前此的宇宙论框架,以及依此框架论文的《毛诗序》等前代文艺观。但确如兴膳宏先生所说,以宇宙论为“起点”,从宇宙空间“说起”的专门文学论,《文心雕龙》是首创之作。不过在我看来,《文心雕龙》更大的贡献,还在于它虽从宇宙论“说起”,却不受其束缚,并进而向人格本体论过渡,体现出汉末魏晋以来的时代精神。

二、人格本体与文人自觉

中国古代哲学有一个特点,就是宇宙观、本体论、伦理学、认识论、逻辑学虽有所侧重,但又往往紧密联系。早在先秦两汉的宇宙论哲学中,就已包含着本体论内容。此间典籍中多次出现的“道”就已是具有本体论性质的基本范畴,标志着世界的本原、本体。《周易》、《老子》、《荀子》、《管子》、《韩非子》中的“道”大体都具有此类性质。在《易》中,“道”是得“天下之理”的“形而上学”本体(《系辞》);在《老子》中,“道”是“万物之宗”(四章);《荀子》认为,“道”乃“成万物”(《天论》)的根据;在《管子》中,“道”是“天地之间”的根本法则(《内业》),在《韩非子》中,“道”是“万物之所然”(《解老》)。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宇宙本体论,又往往以宇宙生成论的面目出现,认为“道”是万物生成的最终母体,也就是宇宙本原和本体,从而使宇宙生成论与宇宙本体论合二为一。到汉代,这种趋势继续发展。《白虎通义》和《淮南子》都是证明。可见先秦两汉的宇宙观虽然重点探讨宇宙系统结构,但也免不了探求宇宙本源。这就成为汉末魏晋本体论的前导。

已如前述,魏晋玄学作为“天人之学”,游论于“天人之际”。它也关注宇宙生成问题。正如当时的一位玄学家王衍评论王何玄学所说:“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显然,玄学家标榜的“无”,正是宇宙万物形成的最终根源,因此而成为本体范畴。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认为:“弼之所学,得于老氏者深,而得于《易》者浅。”这是因为,老子本体论色彩更浓。所以,程颐也指出:“王弼注《易》,无不见道,但却以老庄之意解说而已”(《二程集》一册第8页)。王弼确实是以《老》注《易》。如《周易·复》注就说:“寂然至无,是其本也。”这就把《周易》虚无化了。

不过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玄学明明是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人格本体论呢?原来,玄学本体的“无”,经由两个中介,通向人格本体。一个是“无为”(或称为“自然”),一个是“虚无”。玄学主张自然无为,对鬼神取相对超脱态度,都具有人格解放意义。有些学者认为,“名教本于自然”这一命题,是论证礼教的合理性,这恐是误解,考其本意,恰是强调名教必须顺应自然,不违背人的性情,并主张无为而治。另外,本体的抽象性,使哲人每每惯于用“虚”、“玄”、“神”、“无”一类词语指称之。玄学中的“无”虽然并未标明实体是物质抑或精神的属性,但确又容易使人联想到抽象的精神。扬雄《太玄經·太玄告第十五》就曾明确指出:“玄者,神少魁也。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人物志》注则谓:“默而识之,是曰玄也。”玄学家们也确实比较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王弼《老子》十章注就主张“抱一清神”,三十二章注主张“不以欲害其神”,嵇康《养生论》则提倡“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也正因如此,李泽厚称玄学本体为“精神本体”[2]。总之,注重个体自由精神生活,就有助于从外在功业及道德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由上可见,玄学“贵无”的两翼“无为”和“虚无”,确实是对“神”、“圣”的挑战。王弼《老子》六十章注公然宣称:“道洽,则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不知神之为神,亦不知圣人之为圣人也。”从汉代“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的“至人”(《后汉书·仲长统传》),到魏晋“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先生”(阮籍《大人先生传》),无不标志着人格的一定解放。这种人格解放又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所谓“无责于人,必求诸己”(王弼《老子指略》),而不再是前代诸如“以人为本”、“天地之性人为贵”的泛泛之论。玄学论题虽然有“养生”、“声无哀乐”、“有无”、“言意”、“四本”等多种,但最能体现其本质的还是“性情”论,它是玄学人格本体(精神本体)论的直接外现。从性情、才性的角度评鉴人物,在当时确已形成风气,《世说新语》就多有反映,多次标举“才情”、“才气”、“才能”、“才藻”、“神姿高彻”、“神明开朗”、“器朗神俊”、“风神清令”等等。

刘勰的身世和社会地位,与士族知识者虽均有不同,但人本觉醒的时代风气,却也不能不对他有所影响。已如前述,《文心雕龙》虽存在前代宇宙结构论的痕迹,又确实把重点转向本体论,开篇《原道》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所“原”之“道”,就已是天、地、人的本体。但着重点又是探讨文学本体。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界定为:文学是本体“道”的表现(“道之文”)。开篇首句“文之为德也大矣”一语,时贤多把“德”字理解为“特点”、“意义”、“功用”、“属性”等。结合《原道》整体语境和当时文化背景,此解恐非是。《管子·心术》释曰:“德者,道之舍。”《韩非子·解老》也谓:“德者,道之功。”《新书·道德说》则称:“德者,道之泽。”均是把“德”视为“道”的具体表现。儒家经典也每依此义使用“德”字:“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礼记·中庸》)。其中的“德”字,均指“大道”的体现,而且句式与《原道》首句也很相似。王弼上承这一语义渊源并有所发挥。《老子》三十八章注云:“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三十四章注又云:“若道无施于物,故名曰小”,而“万物皆归以生……故可复名于大”。这就是说,“道”如施于物即成为“德”,就可称其为“大”。《原道》首句即循此思路而成,意谓“文作为道的表现意义重大”。《原道》通篇均是对此语的发挥。所以才说,《原道》通篇是文学本体论。故而纪昀评曰“文原于道,明其本然”,又赞其“首揭文体之尊”、“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因为他们只见其“末”而不见其“本”。但刘勰的灵感却实在来源于玄学本体论。而推尊“文”也恰是六朝人格本体觉醒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在《文心雕龙》中所在多有。《文心雕龙》书名本身,也表现出对“文”的尊仰。所有这些,都与魏晋以来文人和文学的自觉思潮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