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11

第11章 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及其迁徙变动。

一、人口总量变动

由于纳家户村的历史资料保存不全,许多年份的人口数量无从确认,仅从县档案馆保留的零星的历史资料和杨和镇政府汇编的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确认一些年份的人口数量。

纳家户村人口发展在各个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人口的发展速度与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1951年~1962年期间为人口波动增长时期12年间人口总量增加23.2%,年递增率为19.1‰。若剔除此间汉民人口的并入,回民人口的年均增长只有15.4‰。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前8年(1951年~1958年),而后4年(1959年~1962年)由于人口外流和低出生、高死亡,实际上是负增长(据《永宁县志》记载,1962年全县总人口比1958年减少3404人,下降4.2%,这一情况可作为佐证)。

1963年~1978年间是人口高速增长期16年间总量增长65.4%,年均递增率32‰。

1979年以后为人口的发展适度增长期这期间由于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口流动,至1996年,18年间人口总量增长25.5%,年均递增率为12.7‰。与前16年相比,增长率下降了19.3个百分点。其中前9年(1979年~1987年)为17.3‰,后9年(1988年~1996年)仅为7.3‰。1997年~2009年,人口总量增长10.4%,年均递增率为7.6‰。

表中反映出纳家户村从1951年至2009年的59年间,人口总量增长1.38倍,年递增率为14.8‰。

二、人口流动与迁移

纳家户村外流与外迁人口超过迁入的数量。人口外流和外迁有四次高峰:

第一次是土改时(1951年~1952年),一部分无地农户自愿或被调整到邻近土地较多的乡村参加土地改革。原因是土地少,没收地主的土地无法满足众多缺少土地的农户的要求。

第二次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年~1961年),由于饥饿及“双反”(反坏人坏事)运动的压力,迫使上百人为谋生流落到新疆、内蒙古等地。虽然大部分人后来陆续返回,但仍有一部分人在外落户。

第三次是1964年~1972年,为了缓和愈来愈尖锐的人地矛盾,曾两次有组织地动员迁移600余人到永宁县通桥公社东升大队和县农牧场落户。当时的口号是:“贫下中农自愿走,地富反坏(家庭)赶着走,四类分子勒着走。”这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绝大部分返回,但亦有少数农户至今仍然没有返迁。

第四次人口流动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经商做买卖。人口的流向是城镇。于是有些人为了到城市发展,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购买了城市户口,举家迁住银川市或永宁县城。据全村11个村民小组统计,至1996年,举家迁往城镇的达30户。1987年至2009年人口迁移的登记表中亦反映了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趋势。

1987年~2009年迁出人口累计612人,同期迁入人口619人,迁出人口与迁入人口大体持平。如果加上历年的外流和外迁(因婚迁移的人口除外)人口及其生育的人口,虽说“有半个纳家户的人口在外”这一说法不免有些夸大,但至少有上千人口在外的估计并不为过(据该村老年人反映,历年到新疆落户的人口有一二百,如果加上他们生育的后代,有数百人之多)。若如此,以1951年为基数的人口,发展到今天,人口底数大致在五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