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64

第64章 回族礼仪

纳家户的回族很讲究礼节,走在路上,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道“色俩目”,向长辈请安问好;长辈也礼貌地向晚辈回“色俩目”问好。“色俩目”意为“愿安拉赐你平安”。

一、见面礼

俗话说:回回见面三分亲。回族无论男女老少,他们见面相互问候时,通用一种祝安词,也叫见面语。《古兰经》多次强调见面礼节的重要性,说“如有祝安于你,你应当比他更好地来回答他。”祝安词一般都是致者先说“安色俩目阿来昆目”,意为求主赐你们平安,而回答者则说“吾阿来昆色俩目”,意为求真主也赐你平安。这一礼俗文化,源于阿拉伯。据宗教传说,易卜拉欣和他的妻子晚年得一“圣子”,天使曾预先向他说“色俩目”,从此后人们也仿效。穆罕默德传教时期,这一礼俗已普遍奉行,并被当做一种“圣行”。唐时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将这一礼俗带到了中国。互致色俩目,不仅是一种礼节,也是言语和谐的直接体现。

互致“色俩目”还有许多讲究。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訇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客人先致“色俩目”。出门在外的要向当地留住者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先致“色俩目”。男对女先致“色俩目”。夫对妇先致“色俩目”(西北有的地方是妇对夫先致“色俩目”)。少数人对多数人先致“色俩目”。如个别人到清真寺或碰红白喜事,要向多数人高声道“色俩目”,多数人中凡是听到的要回色俩目。这样少数人就不再一一去向每个人致“色俩目”。

在一些庄重的场合相互说“色俩目”时,同时还握手。有的人出门遇到不相识的回族,致“色俩目”问好,对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么要办的事,就一定热情帮助。

反对说“色俩目”时摇头晃脑、嘻嘻哈哈等不稳重的表现。对年轻人见了老人不致“色俩目”,视为一种没礼貌的行为,遭到众人的轻视和议论。对于听到别人致“色俩目”而不回“色俩目”的,视为高傲不礼貌的行为,遭到众人的辱骂。

见到汉族等其他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只握手问好,不说“色俩目”。回族男女之间致“色俩目”时不握手。

回族的祝安词,不仅见面讲,分别时有的也互致“色俩目”。一些出门在外的回族,在给长辈和老人通信时,称呼上写上“代‘色俩目’问候”。现在庆祝回族节日和举行有关宗教会议时,有关回族人士在讲话时,也先道一声“色俩目”,简称“色兰”,使回族群众产生一种亲切感。

二、待客礼

回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炸油香,宰鸡宰羊,款待亲友,相互祝贺。若有亲朋来访,主人要远迎,引进院门,高挑门帘或推开房门让客人先进屋。进屋后递上一汤瓶“活水”,请客人进食前洗手、漱口;沏上热腾腾的盖碗茶,双手捧给客人,说“请喝茶”;随即端上油香、馓子之类的食物请客人品尝。

回族人民待人诚实憨厚,和蔼可亲,有礼有节。当家里来客人时,走出大门外去迎接。如客人骑自行车,立即把车子接过来推上,对有行李包的客人要把行李接过来提上。客人进屋时,主动给揭开门帘,让客人先进屋。客人入座后,马上沏茶、备饭。一般不跟客人说“你喝茶不?”“你吃饭了没有?”“给你做饭吧!”等等,即使家里比较困难的回族,只要来客人,也悄悄出去借面、借鸡蛋,想把客人招待好。把饭菜做好端上桌子以后,主人不陪坐、不陪吃,站在地下,先说一声“请口道”,接着一再谦让、夹菜,照顾客人吃好饭。回族人认为,主人陪坐、陪吃是对客人的不礼貌。

众人同桌聚餐时,先洗手以后,谦让年长的入座上席,要等他动筷子以后,其他人再动。吃饭时,不说污言秽语,不贬嫌食物,不在碗里乱吹乱搅,要小口进食。吃烙饼、馍馍、油香时,不拿在手里大口大口咬着吃,而要用手掰着吃;放饼时,注意将面子放在上面,掰开后而没吃完的,不勉强让同席者吃。饮水时,不接连吞咽。不能对着杯盏吹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

同客人谈话的时候,不能左顾右盼,不能玩弄自己的胡须与戒指等,不能剔牙,不能将手指插入鼻孔中;不可当面吐痰与擤鼻涕,更不能伸懒腰打哈欠;如果非打喷嚏不可,应将双手搭在嘴前,遮住自己的声音和唾沫星子,欠身越过对方,完了还要向对方略表谦意。打哈欠的时候把手放在口上。谈话中要细听别人的言语,不能要求对方过多的重复,更不能插话表述自己的成绩。不能奴仆般地献媚,也不能缠绵乞求。

送客人的时候,不能沉着脸,要和颜悦色,经一再挽留而不止步则送出大门。

到人家做客或入座时,要宽让,不能从人前头过;坐下的时候,以“色俩目”给靠近自己的人问安。

拜访亲友时,不要冒昧闯入,惹人讨厌,未给房主道安,不得进入卧室。在亲戚朋友有病时,左邻右舍和庄村的乡亲都带上礼品去看望、安慰。出远门旅行时,要向父母讨“口唤”(即同意),征得父母允许,不能冒失地离开。旅行回来时,要向父母表述沿途见闻,办事情况。这样做,一则请安,二则汇报。

纳家户人提倡尊老爱幼,非常注重长幼之间的礼仪。客人到家入座时,按辈分年龄入座。问候亲人时,长者在前,晚辈在后,并不得在客人面前随意走动。而且在家中的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问好。吃饭时,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给客人倒水、加菜时,要向内拨、倒,很忌讳反手向外拨、倒。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同,女客人由女主人陪同,晚辈一般不陪客用饭。送客人时,全家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才分手。

回族还非常注意并尊重他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的面子,不能喊别人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