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15748700000107

第107章 把锋芒包裹住

锋芒与圆通是做人的两大学问。它们就像一对矛和盾的关系,一守一攻。曾国藩一向注意自己的言行,他认为“锋芒则露杀气,圆通则显和气”。只有在失去主动之时学会保全自己的要害部位,才能在趁对手疏忽之时,转守为攻,敲定胜局。

曾国藩常用“厚藏匿锐,身体则如鼎之镇”这两句话教育僚属及家人,这两句话可以作为座右铭来遵守。“藏”是什么?藏心是为了把锋芒掩饰下去,不让别人察觉。即本来强,却装弱,本来大,却装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出击,让别人防不胜防。曾国藩曰:“藏,匿也,蓄也;锋,尖也,锐也。藏锋乃书家语,言笔锋藏而不露也。吾谓言多招祸,行多有辱。是故,傲者人之殃,慕者退邪兵。为君藏锋,可以及远;为臣藏锋,可以至大。讷于言,慎于行。乃吉凶安危之关,成败存亡之键也。”

屈是为了伸,藏心本是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心志从何来?曾国藩的“藏心”表现在他与君与僚属的共同处事上,这种藏锋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来自一种儒释道文化的综合。

人单有志不行,还要修炼自己,蓄势而发。此间最重要的是戒傲气、少盲实干,曾国藩这样认为。他在写给九弟的信中说:

自古以来讲凶德致败的道理大约有两条,一是长傲,二是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嚣讼,就是多言。历代公卿,败家丧命,也多是因为这两条。我一生非常固执,很高傲,虽不多言,但笔下却近乎E讼。安静下来自我反省,我所以处处不顺,其根源也是这两条。温弟性情极与我相似,而说话更为尖刻。凡是傲气凌人,不一定是用言语表现,也有以神气凌人的,也有以面色凌人的。温弟神气有英发之姿,而面色时有蛮狠之象,最容易盛气凌人。心中不能有事,有事必然表现出来,从门第来说,我的声望大减,恐怕要使子弟受连累,从才识来说,近来军国锻炼出来的人才很多,弟等也没什么过人之处,这些都不可依仗。只应该抑制自己,讲忠信,讲札义,这样可以弥补过失,整顿风气。否则大家都讨厌、鄙视你,沅弟处世躬谨,很是稳妥。温弟却是谈笑讥讽,既要强充老手,就不免带有旧习气,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听说在县城时,经常随意嘲讽,应迅速改正。我在军中多年,怎么会没有一点可取呢?就是因为“傲”字,百无一成。所以我谆谆教导各位兄弟引以为戒。

一般谈曾国藩的思想往往只谈他所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研究过的人,曾国藩对道家文化也情有所钟,尤其是在他晚年。他终身都喜读《老子》,对受道家文化影响很深的苏轼钦佩不已,而且周敦颐和朱熹也是儒道兼通的人物。在政治上、为人上,曾国藩是一个儒家;在军事上、在养生上,曾国藩又是一个道家。

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做到“凡规划天下事,久无不验”。他能总揽全局,抓住要害,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水平,以致“天子亦屡诏公规划全势”(李鸿章语)。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慧眼识英才,看得准识得透,大凡他所举荐的人,“皆能不负所知”,李鸿章对此格外佩服,称他“知人之鉴,并世无伦”。正因为他学养深厚,才能使他以文人身份站在行伍之间,在全军覆没之时,稳住军心,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