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129

第129章 论坛,让我欢喜让我忧

2009年4月26日

虽然在前三天经历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非常体验”,无论是学校还是我个人,都深深地沉浸在体验之中。但上周五下午的“校长论坛”不管是学校还是我个人,我们都竭尽全力地全力准备、全程参与了。这次的区小学校长第六次“校长论坛”是区教师进修学校要求我校协办的,接到任务时学校按惯例做好了相应的工作策划。协办的结果是整个活动都按要求圆满完成,得到了市区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和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非常满意。

这次工作的承担,再次给了我一些启示。一是:工作的困难存在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它。记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门口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会找到办法,否则就创造一个!对于工作,我们一定要相信解决问题的办法永远多于问题,如果没有就创造一个解决的办法吧。像这次主背景的喷绘悬挂,美术小胡老师想出来挂的方法既好看又实用,更能重复使用,价钱又不贵。看来工作的关键还是要用心、要动脑筋。再像这次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因为“非常体验”而备受冲击,但大家还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二是:对外展示的工作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让人印象深刻,充分树立学校的工作风格。我觉得要让人印象深刻,两点最直接:要不做得最坏、要不做得最好。我想大凡是想把工作做好的人都会选择竭尽所能做好;三是:工作策划很重要,工作分配也很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工作进展中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概念:这项工作是学校的,那就是我的,那我们的工作将会无往不胜,所有的困难都能迅速得到解决和消灭。因为在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工作是策划者、安排者所无法事先预设到的,当这样的临时工作出现时,只能靠我们每个人自觉、自动、自主地在第一时间里去完成、去解决,而绝不能停留在“各人自扫门前雪”——我只做我分管工作的状态上。

这次论坛,我也是八名参与论坛的成员之一。虽然本着“先紧后松”的工作理念,我早早就完成了材料的准备,前后共改了四稿,换了五个题目,做了三次幻灯片。但让我实在没有想到的是开始前的三天,我和我的老师们会去经历那种非同凡响的“非常体验”。24日早上等我回过神想到准备时,我的内心已彻底虚了。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参与的工作中唯一没有提前准备好的。更糟糕的是上午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就提前来校协调、检查各项准备工作。一上午又在不断地陪同中悄悄地过去了。陪着吃了中饭后,我实在焦虑得不行,也不管了,一个人躲到无人干扰的办公室里,静下心来细细准备。遇到市教育局领导、市教育学院专家、区教育局领导和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等,也都是匆匆招呼就即刻“溜之大吉”,不管了!侥幸的是,“临时抱佛脚”在下午终于起了一些作用。虽然远远没有达到自己原定的标准,但好歹也算完成了任务,没有“论砸”。

虽然参与本次论坛我的状态糟糕得不得了,但是那种氛围还是很锻炼人的,毕竟在15分钟时间里你要诠释自己的办学理念、管理策略等,而且还要符合论坛特有的一些规律或特征,难度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论坛结束后的即兴问答更是难度不小。在评委提出问题后,参评者得即兴答辩,根本没有一点思考的时间,这样的一种形式,我想更多的是考验每个人平时的积累和功底。

论坛,让我欢喜让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