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130

第130章 讲座的启示之二

2009年8月30日

从11:50-1:50,刚刚睡了一个很舒服的午觉,现在又捧着一杯飘着清香的铁观音,一段熟悉而动听的音乐,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记录内心的感受,这可是我近一个月来最休闲、惬意的下午了。这样的舒适好像已好久没有了,尤其是近几个月来,想好好休息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额外的奢望。

尤其是上周,更是值得我好好回味和感悟的一周,因为从22日开始到28日为止,除了上班,我还一共为七个单位作了七个讲座,虽然涉及到的主题只有两个,但那种每天两个小时的特别经历还是让我特别有感触,因为那种经历对我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甚至是毅力,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每次讲座前,我都会跟听讲的老师们说明,中间是不休息的,因为我觉得作讲座跟写书法、练太极是同样的道理,它自始至终是有一股气相连着,如果中间休息,那就好像是气被暂时阻隔,作为主讲人就会觉得非常难受和导致激情散失。连续的七个讲座坚持下来,我发觉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心态的重要性。讲好第一个讲座时,我感觉我的嗓子很痛,我的头很痛,甚至感到有点筋疲力尽。回来与朋友交流后,才知道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因为我一直在担忧这连续七个讲座多累啊,我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啊。未战先怯,导致心理失控。从第二个讲座开始,我就这样疏导自己,不就两个小时嘛,不就三堂课的时间嘛,无需这么在意,只要跟上课一样,不就马上会过去的嘛。嗨,还别说,最后讲完后,我也没有感觉有额外累的,甚至连嗓子受到的损伤都被降低到了最小的限度,唯一有点跟不上的就是体力,也许真的是有点老喽!

二、内容的实在性。这次确定的两个讲座主题无一不是体现实在的,都是来自于我平时的工作积累、点滴感悟和切身体会,几乎没有很高深的理论、很招人嫌的夸夸其谈。这点在听过的老师留下的感受中已得到了验证:“……想不到的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报告做的如此精彩,精彩不在于词藻的华丽,不在于高深的理论,在于它的朴实,在于它的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例子,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小诗到佛经……”

三、激情的重要性。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要讲三次或四次,按照常理难免会有懈怠、不投入,难免会有激情的丧失。但这次我非常注意这点,在讲的过程中极力避免这种常态问题的出现,同样的主题我刻意在讲的时候安排不一样的支撑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避免懈怠,缓解重复带来的无趣,让自己时时对主题保持新鲜感。坚持下来的结果也证明了我的有目的准备是正确的,同时,不一样的支撑也使自己对这两个讲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控。

连续七个讲座也许是很辛苦,很煎熬人,但过来后再回望一下,我发觉收获远远大于付出,毕竟这样不一般的煎熬有时候能让人更多地体验到坚持的乐趣,参与的乐趣,交流的乐趣,毕竟与人交流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体验过程。

“痛并幸福着、快乐着”,感谢给予我机会的单位和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