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138

第138章 也说“一笑了之”

2010年2月16日

今天从“道不远人”的博客中又看到了这样一篇博文“一笑了之”,这其中讲到了一个佛教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段时间,释迦摩尼总遭到一人的嫉妒和谩骂。对此,他并未直言想加,以言付之,而是一笑了之。直到有一天,释迦摩尼问骂人的人: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别人拒收后,这东西属于谁?这个人不加思索地说,当然属于送东西的人。释迦摩尼又问:那原来的谩骂又属于谁呢?这人闻后,顿时醒悟,羞涩无语了。面对那突如其来的谩骂和诽谤,释迦摩尼不为所气,不为所烦,而是以人和为重,付以慈悲的胸怀,使人醒悟,在度己的同时也度了人。

“道不远人”认为人生漫漫,就算不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也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纷扰……使我们黯然伤神、顿足无奈、惘然无措……纷繁世界,得失是与生命相伴,面对所有的失意中伤与无奈,一笑了之,沉默、漠视和淡忘是应对纷扰和忧伤的上策。当我们有着“一笑了之”的气度与胸怀时,才能拥有平和恬淡的心态,才能更随和随意地走下去。他认为一笑了之,是一种慈悲与包容的情怀,不让烦恼在心中久留。生命如同四季,风露荣枯,知春、识秋,拈花拂雪,活出个淡雅人生。人生,不管成败荣辱,从容面对吧!一笑了之。

一笑了之,看起来很轻松的一句话,但要真正达到这个境界,我想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就像自己年轻时候,也许就是因为年轻,也许是由于本就爽直的个性,也许更因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吧,别说做不到“一笑了之”,就连稍稍忍耐都无法做到,每每遇到一件事情,无论大小,只要跟自己相关,都会火急火燎地立刻应对。现在回想起来,要不是同仁的宽待,要不是领导的理解,要不是朋友的厚爱,无论在哪个方面也许早早就已出局了。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阅历的不断丰富,虽然忍耐心有所增强,忍受度有所提高,但距离“一笑了之”依然有着很大的距离。每次遇到挫折时,每次遇到误会时,每次遇到不公时,与年轻时相比虽然已有很大长进,已开始懂得冷静,懂得思考,懂得判断,但其实内心中的那股不安分的因子依然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种“推波助澜”依然会促使事情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可能要遇到的不如意事肯定会愈来愈多,就像使用手机一样、应付饭局一样,越接触肯定会越多。那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心态能更平和,心情更阳光,对任何挫折、任何打击都能“一笑了之”,从容面对呢?我想关键是抑制心中的欲望和冲动。这个感受是这几年来办现在这所学校带给我的种种切身感受,一个人独自整整筹备了半年,每年只能招收一年级,所有的工作都是从空白开始的新学校,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已初具规模,开始赢得家长的口碑,开始体验从“门可罗雀”到“人满为患”的冰火两重天。这期间,难道经受的艰辛、痛苦、压力、委屈会少吗?可为什么我能承受下来?为什么能“一笑了之”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的内心没有欲望和冲动,有的只是目标和动力,因为内心想着最多的是“这所学校就好像是我生的儿子”,对自己的“儿子”我们会去计较任何吗?

可除了在对待这所新学校外,在其他方面我还是常常做不到“一笑了之”,常常还是会心浮气躁、屡屡冲动甚至气急败坏。为什么?扪心自问,依然是那个答案:欲望和冲动。因为有欲望,因为有冲动,心态就无法保持平和,理智就会被冲动这个魔鬼所吞噬。“当我们有着‘一笑了之’的气度与胸怀时,才能拥有平和恬淡的心态,才能更随和随意地走下去。”道不远人的这段话说出了我的内心所想、所盼、所待。我这个年纪的人群,正是各方面压力最大的阶段,俗话说“上有老、下有小”,同时,单位的工作压力又非常之大。这个时段,我们承受的心理负担自然也远远比年轻时更重,“一笑了之”的心态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内心能真正做到“一笑了之”,不管成败荣辱,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