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32

第32章 又到新生入学报名时之二

2008年3月15日

3月1日,我写了“又到新生入学报名时”这篇短文,对家长就孩子入学的重视表示了深深的钦佩。又半个月过去了,家长对孩子入学的重视让我再次拾起了这个话题,不吐不快啊!这几天家长就孩子的入学咨询问题的做法与半月前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要不就是亲自来校考察,而且常常是夫妻双双一起来;要不就是来电咨询,通话的时间通常都在20分钟以上。

来校咨询的,近几天里我就遇到了好几拨。有夫妻俩一起来的,有婆媳俩一起来的,有的甚至还带着孩子一起来。到学校后,他们通常会很仔细地考察整个校园,从教室、活动场地,一直到食堂餐厅。每个地方都会很仔细地观察、了解、咨询。待所有考察都结束后,有些家长会要求与我见面,这个见面的时间常常会较长,短的半个小时,长的近一个小时。交谈的内容可以说涉及了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学校性质是怎样的?教育质量怎样?入学的政策是怎样的?户口是否一定要到位?教师是如何进来的?每个班有几名学生?都开设了怎样的课程?与周围学校相比有什么优势?班额会继续扩大吗?收费的要求怎样?……

面对这样的咨询、交谈,我都给予全力的支持。在与他们交谈时,我很真诚地表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帮孩子选学校就好像选股票,而且是选长期股,因为这只股票的效益要好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能不慎重嘛!你们家长为孩子多跑点、受点累肯定是毫无怨言,同样,作为学校,我们也很理解家长的所有入学前的举动,哪怕这个举动甚至是有点稍稍过分,我都会很理解。尤其对我们这样的新学校来说,没有社会声誉,没有让人靠谱的实力,更需要理解家长的心理状态。另外,在接待时,我还很真诚地告诉家长,是应该对周围的几所学校作一个详细的了解和调查,作个比对。对我们这样的新学校,你们可以找现在已经在读的孩子的家长了解一下,因为那些家长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同样的,来电咨询的家长,也常常会问很多类似于上面提到的很多问题,我都会很耐心地一一解答。也许是电话联系,没有见面的缘故吧,有个别的家长也会问出较过分的问题,或者涉及其他学校的评价。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时,我总会用这样的理由去说服自己:对一个家庭来说,难道还有比孩子更重要的事吗?

这段时间就入学问题还有一个较明显的变化就是打招呼的人开始多了起来。这个与去年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的反差。这个反差我是很开心的,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我们学校已有了朝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特点,或者说我们学校的办学也许在社会上已开始有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好声誉,看来我们全体教师近一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已开始产生了那么一点价值。

现在才3月中旬,孩子入学的热力期肯定还要持续好几个月,要到8月下旬才会逐渐“退烧”,祝愿每个家长都能选到称心如意的理想学校。毕竟只有一个孩子,为孩子付出再多也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真羡慕现在的孩子,尚未入学就已开始享受种种优待,中国特色的独生子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