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15754000000090

第90章 学生第一次外出集体活动

2008年4月11日

昨天下午,学校组织全体一年级学生专程参观了位于高教园区(南区)的大学园区图书馆。组织这次活动的宗旨主要有这样三个,一是趁着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让全体学生出去轻松一下,感受一下校园外的课余生活;二是领略一下别具建筑特色的大学园区图书馆的风采,让学生们感受书香,体验图书馆一种特有的氛围和环境;三是检验一下一学期多来学校开展的“周行为习惯训练”工作的成效,看看近30周训练下来,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是否已初步养成,是否已初步达到当初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

对于本次活动,学校非常重视,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上报区教育局进行了审批;数次与图书馆的公共部进行了沟通,就活动的全过程安排进行了协调、确认;专门把全体教师进行了管理工作的分工,确保孩子们在活动前、中、后的安全;特意在学校义工团中征集了7名义工一起参与活动,共同协助老师们管理,保护孩子们的活动安全;总务处提前与公交公司进行了沟通,预定了活动需要的车辆,精心设计了车辆的使用时间,尽最大努力做到既保证完成活动任务又节约费用。天公作美,昨天下午的天气非常棒,阳光灿烂、气温适中,让我们全体老师、义工和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出发前与几位家长义工聊起这件事时,她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孩子们很开心、很激动,从昨晚开始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因为这毕竟是孩子们第一次走出校门。虽然有好些孩子以前在父母的陪同下已去过图书馆,但这样集体活动他们还是很兴奋。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图书馆的马老师亲自为我们全体孩子做向导,带孩子们参观各种设施,组织孩子们观看图书馆的介绍录像,并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互动游戏,最后还安排孩子们到少儿图书室看书。整个活动下来,让我们的感觉是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非常适合我们一年级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活动中、活动后,我有目的地问了好多个学生,孩子们都表示非常开心,几个义工家长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以后能多搞几次,她们很愿意继续为孩子们服务,与孩子们在一起非常开心。

活动已经顺利、圆满结束了,但活动中出现的几个小现象给我留下了不小的触动,很值得我和老师们反思及整改。一是孩子们没有集体活动的概念,不知道如何参与团队活动,遵循集体活动的基本常识。比如排队,虽然老师们、义工们在不断提醒,但孩子们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忘记了,又变成独自行动,这与我前年在英国看到的学生情况有很大差距。排队是最基本的团队活动时的要求,不会排队或不能有效排队,不仅不利于活动的组织,更不利于孩子的安全。看来,下次还得在集体活动这方面下点功夫,重点引导;二是学生的谦让心较差。到一个室或一块活动场地时,需要大家落座时,孩子们几乎没有谦让的习惯,纷纷独自抢位子,甚至不管马老师的不断提醒。虽然这里有独生子女的关系,好多孩子在家一直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已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切“唯我独尊”。但问题的另一个面也说明我们还缺少对孩子这个方面的重点强化,下阶段也需要重点强化;三是孩子们的讲话不知道场合,音量偏大。图书馆是一个极为安静的场所,要求所有的动作都应遵循轻声的原则,包括最基本的说话、走路等,但我们的孩子一开始还好,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音量又慢慢地大起来。这也是一个老问题,老难题,其实包括我们大人都不自觉地在犯同样的错误。

在学校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很多习惯是无法有效检测的。而活动,尤其是外出的集体活动却是检测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手段。这一次外出的集体活动,就使我们看到了学校办学中的一些小问题。但我认为有问题不可怕,有问题可以使我们明确方向,尽快解决。只要找到了症结,这些小问题会促使我们更好地、更有目的地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