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西部艺术论
15766500000013

第13章 西部岩画艺术(6)

有人认为,南方岩画多表现战争的动员、祈祷或战后献俘等场面,如广西左江岩画;北方岩画则对战争直接进行描画,如宁夏中卫岩画中的战争场面,直接表现了双方的冲突搏杀,透出的是一种紧张的气氛。从西部岩画可以看出,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在宁夏大麦地岩画中,有“围杀”的场面。在阴山磴口县格和撒拉沟畔上一幅战斗图,右边是胜者一方,左边是败者一方,两方士兵皆披坚执锐,奋勇异常。新疆巴尔鲁克山达湖山坡也有两幅争夺草场的岩画,这大概是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场面。西部部落的战争当然是骑兵之战,这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关。所以岩画中的战争多半表现两个部落之间的征战,这在岩画画面上表现为两种不同服饰、兵器、状态的对峙。有战士手持弓箭,或骑马或徒步,有双方或对射,或阻射,或追射,或围射,也有徒步摔打者。

岩画中的战争情景,不可能很逼真,不可能真正地展开描绘。但是,岩画中的一些战争细节仍具有值得玩味的地方。如关于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在岩画中就有表现。如战争或战斗的双方不仅装饰不同,而且武器也不同,一般对方是弓箭,另一方则可能是类似长矛的武器。有的则摆出一定的阵势如宁夏中卫大麦地战斗岩画。有的表现徒手人被有武器的人制服或杀死的情景,表明了军事实力存在的意义在原始时期就开始显现出来。

人面像与神灵崇拜

在岩画中,人形神像、面具和符号、图形等是最令人费解的,也是最为神秘的部分。而人面像与面具或神灵形象往往是不大容易分清的,所以只能进行大致的分析。

先说人面像。人面像是史前艺术中的普遍形象,它不是随意刻画出的。在彩陶中,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图就很有代表性,它是人面与鱼形的巧妙结合,头上有芒状装饰,面部显得安详和谐而又神秘莫测。它并不是在一处出土,而在不同地方出土,但图案却大体相同,可见它是有意而为之的产物。类似的人面像在岩画中常被发现。有的像是戴着面具,有的像兽面,有的像是某种纹饰,有的像戏剧中的脸谱。内蒙古的桌子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新疆岩画中都有人面像,苏北海《新疆岩画》中列举的内蒙古、宁夏的人面像岩画点就有69处。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东南桌子山太阳神岩画和人面像,图像怪诞离奇,古朴斑斓,千奇百怪,或五官备具,或用象征性的刻痕表示五官;或盛怒或笑容可掬,或仿佛在宁静地沉思着什么,或作常态,或有头饰,或有耳饰。这些神灵形象,大约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唐至五代的吐蕃时期。从现存的发现看,以阴山、贺兰山为最古老,可以上溯到六七千年前。贺兰山人面像约可分为具象性强的和抽象性两种,有的有头饰和耳饰。阴山岩画中的人面像有的突出两个大圆眼睛,一个细脖子,但下肢却像是水生动物的触须。有些则是许多个互不相同的面具聚在一起。还有的人面像有着奇怪的头饰,与半坡彩陶中的“人面鱼纹”图案相似。但比起彩陶中的人面鱼纹图像,岩画中的人面则要多样,且没有彩陶人面鱼纹那种美感。人类学材料说明,通常人面像出现在有魔法或作为纪念的地方,那里的图形的思想基础是复杂的神话传说、巫师活动和猎人魔法。北美印第安人的人面像,与秘密结社有关系。结社的发起人,在举行幻想获得保护神的典礼或引诱某种超自然力量时,年轻的猎人便去制作人面像岩画。中国西部岩画中人面像的多处存在,表明曾经有过类似的原始文化背景和信仰。人面像或者是一些被神仙化或拟人化了的形象,它们是各种神灵的载体,又是通过巫师使它变成各种神灵的面具,是人兽不分的混沌思维时期在造神上的反映,二者很难区分。

再说面具图像。面具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遗存中都有所见。我国40多个民族有面具。面具里面包含着人类丰富的心理动机。而戏剧,特别是傩戏及藏戏中的脸谱面具,也极有可能是远古先民宗教文化的不经意的遗存。面具形象在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地区都有出现,但多在山地岩画中。以阴山噔口县莫勒赫图沟和贺兰山贺兰口两地最为密集,最富有代表性,面具的形象五花八门,千姿百态,但都是以人面或兽面作基础,并加以有意的艺术变态。在面部轮廓上有正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不规则形的等等,其内的五官,或眉、目、鼻、口各备,或只有双眼,或只有一个头形轮廓,面部什么也没有。但也有只有眉、目、鼻、口而无头形轮廓的。而在青藏高原岩画中的面具多数类似人面,少数类似兽面的面具形。有的三三两两存在,有的有十余个或近百个。

原始岩画中面具有崇拜、象征的含义。原始人认为在他们之外,还有看不见的神灵的存在,祭祀活动和巫师等的出现,便意味着在神与人之间有了传递信息的使者。当时的人们或者说社会需要一些特殊的、区别于自己的神灵的存在,也就是说需要一些与现实人的形象拉大距离的图像的出现,并把它们固定下来。这些图像一经创造出来,或者被尊为神灵,或者为了祭祀,或者为了起到号召和制服人自己的作用,因为人在不能控制人本身的时候,就必然祈求于神灵。所以面具是神灵的象征,也是人的心灵的特殊需求的反映。面具为什么会是这种形象,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奇异、怪诞、令人恐惧可能正是面具所必需的。接近真实的人像就意味着没有神力,只有怪诞才能有超人的威力,也才能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交互关系。想想现在门神的武威粗犷乃至凶神恶煞,就可以理解这些岩画形象何以是这副面孔。

西部岩画中类似的图像还有表现太阳神、星神、风神以及种种自然神现象的图画,当然这种归类是现代人的一种分析和推测。天体岩画有曰、月、星辰,太阳、月亮用同心圆表示,有些太阳在圈外加刻芒线,星辰用凹点表示。其中最多的是太阳形象,表现人们对太阳的崇拜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阴山岩画中有直接表现太阳崇拜的拜日图,画面表现一个人,身体直立,双臂上举,在头顶双掌相合,双腿叉开,两脚踏于大地,头顶有一太阳形,整个形象给人以肃穆之感。据盖山林先生研究,岩画中有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形象,它以一种程式化的模样反复出现:在头形轮廓的头顶或头形周缘,布满毫芒状物,就像太阳的光线,辐射到四面八方,期间还有小凹穴,散于其间。与此相类似的人面像分布至广,在内蒙古阴山,江苏将军崖,合湾屏东万山,以及加拿大西海岸的圆石上,都见到这类图像。这些图像有其共同特征:一、一般刻在山口,迎向太阳;二、大都成群分布,构成规模宏大的人面壁;三、较其他人面像大,磨刻最深;四、面部呈现着喜怒哀乐表情;五、图像间点缀有星,月等天体形象;六、悉作正面形,面向着观众;七、头形轮廓夕卜,有射向四面八方的光芒;八、面部庄严肃穆,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刘立微之感。综合各点,只有头戴太阳光冠的太阳神才具备这些特征。

远读的画微随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我觉得所谓祖先的图像、太阳神像、人《丝绸之路》面像、精灵等等意义在于表明,原始人类或为了精神的需要,或者为了年第2期。现实生存的需要,已经知道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去做实现自己愿望的努力。

为了使那种看不见的神圣力量直观,为了能“被看见”并得到“确〔法〕埃马努认”,他们只有借助于形象,而刻画就是最可能做到的。这又说明,艺埃尔·阿纳蒂,术在其起源时期确实是与“实用功利”目的结合在一起的,其最关键的《艺术的起源》。

刘建译,中国人是形象的手法或艺术的手法是可以超越现实的,即使是更实用的巫术、民大学出版社,祭祀仪式等,也要借助于艺术。这意味着艺术在原始时期是文化的一种2007年6月版,序手段和结果,是用以达到其他目的的特殊的方式;同时,艺术在一开始言。

就主要是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产生和存在,它在实际上所起的作用是心理的作用。虽然,在实际上,画一头牛、一只鹿不会就获得实际的猎物,但在心理上还是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或是激励作用,或是象征作用,或是为了壮胆。总之,原始艺术的这种现象表明,艺术与人的历史相伴而行,它反映现实是为了超越现实,提升现实,为了精神的需要,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西部岩画的艺术人类学价值

岩画是人类在某一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共性的精神现象,只是随着文明的进程,这种远古遗迹被逐渐磨灭或破坏。“在我们全人类的浩瀚历史中,大约300万年前,人从有生命的物质上升到有思维的生物是多么重要。然而,我们这些史前史学家需要认识到的问题之一是,那些形状被‘人为地改变过的物品得以被发现,这是大约150亿年的长远历史中的第一次;事实上,一个能够理解物品形状的活着的生物敢于用一个物品去敲打另一个物品,使之变成他希望的样子,这是第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西部岩画蕴藏着重要的原始社会信息和原始艺术要素,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西部岩画首先具备历史价值,它是研究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虽然每一个岩画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说清,虽然不同的岩画之间有很大的时空的差别,其刻画时间和具体含义会有所不同,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甚至近代都有遗存,但其共同的一点是,基本都是原始社会的产物。这里的“原始”不是简单地指某种年代,而是指一种时代或社会形态、文化背景。无论岩画凿刻的绝对年代是几万年前或几千年、几百年前,只要凿刻者所处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乃至婚姻形态仍属于原始的性质,其作品就属于岩画。这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地追究岩画创作的具体时间,而要认识到,不同地区、民族的岩画,实际上是在大致相似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它们以大致相同内容和形式反映了共通的人类心理特征,反映了人类所共通经历过的文化阶段,岩画正是人类在某一时期所共同运用过的“表现”手段。这个阶段可以笼统地称为“原始时期”。从岩画创作手段来说,它是原始的,从它表达的意识来说,也是原始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至今仍保留在西部广袤大地上的岩画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原始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博物馆,它就是一部特殊的历史,其意义应不亚于地下发掘的文物。“从人类和战略的范围内的观点看,拯救——包括在全球这些久远的、保存在原始人视觉艺术中的最后遗迹是必要的行动。视觉艺术对后代人来说是活力之源。它是被埋没的记忆和原形的来源。具体地说,直到目前为止,它也是灵感的主要源泉,这些灵感惠及图画艺术、审美、品位、想象、抽象及综合的能力。因此,人类起源时的艺术可被作为基本的参照。”

西部那些未经现代文明破坏的原始状态,保留着远古的遗迹;同时,也可以说,保留着自然人性的内容。这是因为,岩画并不是一种随意性的乱刻乱画,其实它是当时一种可以统称为“原始文化”的精神现象的载体,刻画、涂绘这种艺术方式只是一种将精神、或情绪具象化的手段,它们用这种造型技巧使无形的精神变成了形象。岩画的意义,蕴藏在岩画画面中,有表层和深层两种含义。表层含义,就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并且用现代人的意识能够理解的形象,如动物形象、人物形象、先民的生活、生产内容等等,我们可以说这是艺术对现实的“反映”。而深层的内容则较为复杂,一是上述较易理解的图像在当时可能还有其他我们现在所不知晓的功能和含义,如动物形象可能还用于祭祀、祈祷等原始宗教活动,一是岩画图像本身就较难辨认和理解,其功能也特殊,如人面像、神灵像、象征符号、手印、蹄印等,可能有着特殊的所指,甚至它们的功能是多义的和具有约定性的。岩画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反映着不同民族一些深层的共同的内容。其实岩画的这种大同小异的现象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岩画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创作者对地点有一定的选择,岩画点虽然不是先民现实生活场所,但是它离生活区域不会太远,所以,它无异于人类童年留下的足迹。在西北游牧民族地区,岩画基本在洞穴深处,在高山峻岭,在杳无人烟的地方,在沙漠边缘,甚至在生命禁区。这不仅与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的特殊性有关,而且岩画本身被他们视为特殊的作品,有着特殊的意义,刻涂于人迹罕至的地方当有其特殊的目的。而在西南,则有所不同,其条件大抵是悬崖,而且崖面是垂直平坦的,崖前大都有一小块平地,可供画者立足或举行有关宗教活动。如分布在丽江县境内160多公里的金沙江沿岸的岩画,凿刻在崖画距江面距离近者20米左右,远者千米左右。崖画点周围均有猎物或牧场缓冲坡地,一些崖画点本身就是在狩猎要塞处。估计崖画点的选择必与古人狩猎生活有密切关系。据说离沧源岩画不远的纳西族,至今还有着岩画所反映的某些生活习俗和现象,如男子喜狩猎,有弓弩、猎网等狩猎工具,并有供养猎神的传统。另据研究,崖画的选择与古人饮用水有一定的关系,如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柳树沟中的花岗岩石刻,刻有山羊、绵羊,双鹿相对,人弯弓射猎,高轮车、太阳等图案,山下则有清泉,当地群众视为“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