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西部艺术论
15766500000015

第15章 西部彩陶艺术(1)

彩陶、顾名思义、就是带有色彩纹饰的陶器,它是在一般陶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器形与纹饰构成,其制作工艺是先将色彩纹饰绘于陶器器体,然后烧制而成中国西部各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都有彩陶分布,并且占全国彩陶的绝大多数,其中甘肃、青海和陕西彩陶又十分重要,特别是甘肃被称为“彩陶之乡”。这些省的彩陶不但涉及文化类型多,分布广,数量大,而且代表着中国彩陶发展的最高水平。

久远与辉煌:西部彩陶概观

彩陶是泥土的艺术,是土与火交融的艺术。彩陶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国神话传说中,人人皆知的故事是女娲抟黄土做人。不是由上帝造人,而是由一个女性用黄土做人,这似乎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黄土在远古时期曾经在人的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赖以生存的黄土可以做许多东西,包括人自己和为人服务的器物。华夏文明与黄土在一开始就有不解之缘。陶器和此后发展起来的彩陶当是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证明。

彩陶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现。中国彩陶首次被发现是在1921年这一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南的合地上进行考古发掘,揭开了“仰韶文化”之谜。之后,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进行考古发掘,所获彩陶至今收藏和陈列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博物馆。此后不断发掘的彩陶表明,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彩陶遗存,并以数量的庞大和纹饰的多样美观而在史前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彩陶作为史前艺术,其不可代替的意义在于:第一,彩陶艺术是那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的写照,它反映了先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宗教信仰、巫术活动以及美感追求等等。史前陶器艺术是人的自由心灵的展现。第二,它标志着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的真正的开始,从为了实用到有意地进行艺术创造,其中体现了先民的意志、情感和智慧。第三,彩陶造型的自然、朴素,纹饰的自由、随意、率性而为,反映了人类艺术在初创时期最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也最符合艺术自身的规律,具有艺术发生学的重要价值。

中国第一个发现有彩陶的文化遗存在中原,但是,中国彩陶起源最早、分布范围最广、发展演变时间最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域却在西部。在当今,中国西部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与东部拉开很大的距离,西部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与“落后”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几千年前,情况可能正好相反。西部,特别是西北,在七八千年前到三四千年前一个很长的时期,可能是最繁荣和最发达的地域。这里不但有较好的生存条件和物质生活,而且有较丰富的精神生活甚至艺术追求,西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之地,彩陶就是这种文明成果之一。

中国彩陶经历了早中晚不同时期,每一时期都达到一个高峰,而每一次高峰都以西部彩陶为主体。

据已发掘的文物来看,中国彩陶最早在黄河上游地区诞生,已发现的最早的彩陶,是在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一期文化和陕西省华县的老官合文化遗存中,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也就是说,距今已约有8000~7000年。甚至在内蒙古草原地带,也有原始彩陶发现,比如1976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赛罕塔拉塔本陶拉盖遗址出土的鳞纹彩陶罐,属红山文化,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彩陶钵则是公元前4000年的遗存。这些地方的远古先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并且制作陶器。

早期的陶器制作一般都用泥条盘筑、即将拌好的黏土搓成泥条、从器底一圈一圈依次将泥条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经拍打做成一定的器形并抹平器壁盘筑时留下的沟缝,然后入窑烧制。后来才出现轮制、就是借助于陶车对陶坯进行修整。陶车是一个圆形工作合,也就是在具有一定机械原理的工作合上制作陶器,其方式是以轮子转动合面制作陶器,做出的器形较以前要规整和光滑。大地湾彩陶多是用原始的手制方法,创造出了中国最早的彩陶。这时彩陶数量不多,以夹细砂红褐陶为主。器形也较简单,主要是圜底、圈足、三足的钵、碗、盆等。花纹线条都比较单一,大多是在圜底钵的口沿外绘一道红色宽带纹,口沿内或绘细线纹,或绘短斜线、折斜线等。这些彩陶与后来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相比,其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自然还十分粗糙和幼稚,但它的特殊意义在于其年代的遥远,它的年代与世界上最早的两河流域彩陶相当,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古文化之一。从大地湾彩陶可以发现,远古时期的先民已经有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特殊感受,在陶器上施彩无疑是有着明确精神目的的创造,陶器不再是简单的满足物质需要的实用器物,而有了满足美感需要的意识。同时,远古先民对于红色可能有特殊的爱好,所以把红色作为彩陶纹饰的首选颜色,这大约与红色的特殊象征意义有关系。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红色也十分鲜艳醒目,有特殊的感官效果。此后的彩陶纹饰中红色一直是重要的色彩之一。另外,从装饰手法来说,虽然简单,但是已经体现出在以后得到极大发展的彩陶装饰手法的萌芽,这就是在陶器口沿外的宽带纹,从侧面看是一条带状,从上面俯视,又是一个圆圈,表明中国彩陶艺术从萌芽时起,就有了后世人们所注重的多效装饰法的表现手法。老官合文化和大地湾一期文化还扩散和分布在渭水流域及丹江上游地区,这些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显示着西北地区祖先的艺术创造智慧和才能。

新石器时代中期,西部出现了属于仰韶文化的陕西半坡文化的彩陶。它距今年代大约也在6000年、4000年,前后延续约2000年之久。仰韶文化是一个包括了许多具体不同类型的大的文化系统,陆续发掘的属于仰韶文化的陶器类型主要有,以西安市半坡村遗址命名的半坡类型,以陕西省渭南市史家命名的史家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其中半坡文化陶器最为着名。

半坡遗址是陕西关中地区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部落遗址、当时人们已经懂得选用适宜的陶土、塑造规整的器形、色泽和火候掌握也较好,半坡彩陶中典型器形是圜底盆和钵、造型上最着名的是“小口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不但是半坡类型的重要遗存、也是仰韶文化特有的标志、现今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前就有少女用尖底瓶汲水的标志性雕塑形象,小口尖底瓶伴随着仰韶文化的出现和消失、在仰韶文化之前、世界上任何别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瓶子,小口尖底瓶自身有前后变化,早期的尖底瓶为葫芦形,短颈,腹两侧有耳,肩部及中部以上全饰向左倾的细绳纹,平均高度在30厘米,40厘米之间;中期时,口部变成双唇;到了晚期阶段,口部呈喇叭形,腰部内收呈弧形,底部呈钝角。这种变化成为仰韶文化分期分段的重要依据。关于这种尖底瓶的出现,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工具,是制造者掌握了一定力学原理后制造出的产品。它不但设计美观大方,而且实用性强。做成尖底而不是平底是因为尖底瓶便于倾倒容易入水,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自动横起灌水,如果中间和口部拴上绳子,提起来口部会自行朝上,由于口小,搬运时又不致溢出水来。人们猜想是由于用水增加先民产生了制造水器的需要,而小口尖底瓶结构的优越性又使它成为竞争的最后的胜利者,使它成为仰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这种“汲水工具说”一直被考古界认可,其道理也是说得通的。但也有考古学家认为,尖底瓶未必都是汲水器,而可能是祭祀的礼器。因为甲骨文中的酉字有的就是尖底瓶的形象,由它组成的会意字如“尊”、“奠”,其中所装的不应是日常饮用的水,而是礼仪、祭祀用酒。所以尖底瓶应是一种祭器或礼器,正所谓“无酒不成礼”。这新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与祭器礼器相关的尖底瓶,当是原先汲水工具的发展和用途的扩大,是在实用功能基础上衍生出的精神象征产品,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用途。这种情况也不仅仅体现在尖底瓶上,其他器形的变化也应当是与它的功能的扩大或变化相联系的。这种情况说明,原始艺术是一种复功用型的艺术,它的审美要求与实用要求、艺术目的与其他目的是密不可分的。

从半坡彩陶及其他早期彩陶造型也可以看出,先民对于圆形似乎更感兴趣,大量的彩陶造型是圆形,在圆形基础上的变体使得陶器造型丰富多样。有人认为这种器形似乎是从完整的球体形上截取的一部分,如果从中截取一半则为盆,截取大半则为钵和盘,在这些形体上全无供放平稳的底部和供拿用的把或折唇。这一方面反映出原始人对这种日用器的造型设计还处在极幼稚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原始人一开始就选择球形作为陶器的基本形体,这种形体对于以泥土为材料的陶器来说无疑有很多优点,如容易成型、不易损坏、容量较大等。另外,以圆形为基本形体,还可能有更为深刻的原始先民的心理原因。这种圆所产生的圆满感和稳定感等因素最易为人类所接受,这一点具有世界性,古希腊哲学派别毕达哥拉斯派就曾认为圆和球型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美的形体。半坡彩陶着名的纹饰是“人面鱼纹”图,此外,以动物、植物为主体的象生纹样也富有特点,这在后面我们还要谈到。

中国彩陶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又一个高峰,彩陶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的代表就是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显示了西北彩陶艺术在这一时期的辉煌。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古文化遗址而得名,约在公元前3190年、前1715年之间。马家窑文化系统,包括了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石岭下类型等不同类型。马家窑文化以造型别致、制造精美的彩陶而着称于世,其器型之多样、纹样之繁缛、构图之独特,反映了彩陶艺术的鼎盛风貌。这几种彩陶类型是一脉相承发展的,在造型和纹饰上有其共同的特征,但也有各自的特色。

马家窑类型分布于陕甘的泾渭上游,西汉水及白龙江流域,以及青海、宁夏、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域,西面达黄河上游的青海同德县,已发现的遗址约有300多处。马家窑类型彩陶的造型,除半坡、庙底沟已有的盆、钵等之外,出现了瓶、壶、瓮、罐等大型器形,不见鼎一类的三足器,但尖底瓶占一定比例,多为平口或侈口尖瓶。碗、钵、盆一类器物腹部较浅,腹部曲线呈圆弧形,总体向美观和多样发展,这说明当时人们已掌握了将两个半球分别盘筑再合起来捏合、抹平,最后加上颈、底部的先进成型技术,人们对器形的把握已充满信心。马家窑类型的小口瓶、细颈硕腹壶、大口长腹瓮以及泥质加砂彩陶盆、钵等,造型新颖别致,最具典型性。这种造型明显地带有审美的追求,它为相应的纹饰的创造打下了基础。马家窑彩陶外形比例均衡,棱角分明,线条流畅,大多为细泥红陶质、质地坚硬,火候很高,一般打磨光滑。彩陶底色橙黄或米黄,流行使用黑彩装饰,花纹繁缛,多用同样粗细的线条构图,均匀对称,浑然一体;其中动物纹有鸟纹、鱼纹、蛙纹、蝌蚪纹;几何纹有垂幛纹、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多层三角纹、桃形纹和草叶纹等。总之,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不管是造型还是纹饰都高于以前的彩陶,是有明显的独特性的。它以其精品数量多、制作精美和纹饰的繁复而代表彩陶的高峰。马家窑晚期的彩陶已孕育着半山类型彩陶的因素。

半山类型因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和政县(现广河县)洮河对岸半山村而得名。较马家窑型稍晚。分布于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河西走廊、渭水上游。彩陶器形主要有瓶、杯、钵、瓮、盆、罐、壶几大类。与马家窑类型的彩陶造型以独具特色的瓶为典范不同,半山型彩陶造型的典型作品是壶和罐,造型的艺术风格是凝重饱满。半山类型中壶造型特点是直口、长颈、广肩,如出土于青海省民和县加仁庄的“四圈涡纹壶”,造型特点是卷唇,直颈,双耳;出土于甘肃省景泰县张家合的“棱纹网纹壶”,直口,高颈,斜肩,腹部圆鼓,平底,腹两侧有半环耳。这些造型体现着独特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有着突出的创造性。同时半山类型流行大型的小口高领、鼓腹双耳壶和侈口短颈鼓腹双耳罐。罐和瓮的颈部上端有对称的鸡冠状盲耳,其最突出之处是体形较大,多侈口直颈,鼓腹,器物腹部向外作最大弧度的膨圆,主体部分接近球型形体,并具有折肩、鼓腹、敛底等特征,显得矮胖、敦厚,整个造型浑圆饱满。同类典型器形还有“菱格纹双耳罐”,敞口,鼓腹,平底,颈部有一对双环耳。从罐的造型看,已掌握了初步的形式美的原理。因为从美学讲,制作圆形或者半圆器形在造型结构的形式美中,比其他器形容易取得形体均衡比例曲直对比的艺术效果。这种彩陶壶和罐以鼓腹为共同特征的造型,为纹饰提供了较大的施彩面积和组合图案的条件,其纹饰与器形的有机和谐融合,使每件器物在俯视时和平视时都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半山彩陶花纹既施于器表,也绘于内壁。最常见和最有特点的是以黑红两色相间勾画的锯齿形花纹,设计严谨规整,不论正看或俯视,都呈现出完整美观的画面。在俯视时能看到口部为中心而展开的圆形填充图案,平视时,腹部图案填充在半圆形里,都能看到完整而美丽的花纹。如青海省民和县官户合出土的“四大圈连续纹壶”,口部微敞,直颈鼓腹双耳平底,壶颈部有一双“鸡冠”状盲耳这种造型本身的美感与纹饰的美感相得益彰,平视、俯视都可以看到完整的图案组合和变化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