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西部艺术论
15766500000029

第29章 西部佛教艺术(4)

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断崖大佛,在四川省乐山市东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据说雕刻这尊大弥勒佛,是为祈求航行的安全。大佛于唐开元元年(713年)由名僧海通创建,到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工程前后进行了约90年。大佛依山取形,整体感强,高度概括和提炼的造型,完整而坚实的体积,首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身高71米,头高14米,头宽10米,肩部宽28米,颈直径10米,仅大佛的一个脚趾甲就有1.5米,“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佛为坐像,端庄肃穆,双手扶膝,对称、安定、丰满而饱和的量更增添了它的稳定感。在艺术手法上,尽管大佛的发型等还是印度样式,但五官明显摆脱了外来样式,而具有汉人特点。乐山大佛不仅体积巨大,而且雕刻技术独具魅力,代表了唐代雍容大度的雄伟气魄,在中国雕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另外四川荣县大佛高达36米,大足北山佛湾和宝顶大佛湾有“心神车窟”等代表作品,把石刻造像艺术推向了又一高峰。

佛教艺术在经东南亚传入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后、发展成为具有小乘佛教特色的石窟艺术,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民信仰小乘佛教,大多数村寨都有佛、佛爷。傣族儿童自七岁起便要入佛寺做几年小和尚,才能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这说明佛教已经成为这些民族人生中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佛教艺术自然十分重要而且极具民族特点。如云南安宁县的法华寺石窟,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数不多的石窟艺术,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剑川石窟,就反映了南昭、大理国佛教曾经盛行的历史,也出现了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佛塔。

西部佛教建筑艺术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流布并深入社会生活内部和人的心理,佛教艺术作为佛教的形象化传播手段甚至特殊载体,其发展创造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大力支持,得到极大的发展就十分自然。由于佛教活动需要特殊的场所和氛围,需要礼拜的对象,佛需要安身之所,于是佛教建筑被首先突出出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虔诚地供奉自己的钱财,也真挚地投入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将心理愿望、意志情感和审美意识物化为一座座辉煌的建筑。信徒们哪怕自己受苦受难,忍饥挨饿,也要神住得舒适体面,并使神显得神气威严。这样他们才好尊奉,期待着佛的恩赐并期望自己成佛。可以说,佛教建筑几乎是集中了当时当地最重要的物质材料和精神创造,它的永久的艺术性是用心血和情感铸就的。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到西域后,原来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有更显着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一开始就变得更好了,而是限于条件,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然而,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创造力在此后却逐渐显现出来。在悬崖峭壁上开窟造像,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居然也成了大气候,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石窟形制。早期的石窟形制虽然窄小,但却赋予了更多汉文化因素,如阙形龛、人字形窟顶等,有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壸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浓。

与佛教石窟相比,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也许更能体现中国西部佛教建筑艺术的风范。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古城中心,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由二至四层不等的楼房组成一组建筑群体,分南北两院。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修建大昭寺以前的青藏高原,藏民不信佛,因为还没有佛教传入。公元7世纪,第三十三代吐蕃王赞普松赞干布在位,为吐蕃王朝强盛时期。他的重大贡献是使整个吐蕃和青藏高原实现了统一。同时他第一个联姻,先是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后来又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于是佛像分别跟着公主进了青藏高原,这也是最早进青藏高原的佛像,在传播佛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后来为了供养两位公主带来的两尊佛像,松赞干布开始修建西藏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一个是大昭寺,一个是小昭寺。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是大昭寺的主供佛,尼泊尔公主带来的等身佛像在小昭寺供放。据说文成公主主持设计了大昭寺和小昭寺,所以充分体现了汉藏文化交流的建筑风格。大昭寺在建筑平面布局上,采取了藏族建筑比较灵活(自由的布置方法,但建筑的格局又始终围绕着寺内最高的觉康主殿展开。正门与主殿又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在灵活的变化中又求得统一和完整。梁架斗拱,均为汉族建筑风格,而柱头檐口的装饰则是藏族风格。由于文成公主对藏族生活的深刻影响,她被尊为“观音幻化的绿度母”,受到崇敬。大昭寺在功能上满足三方面的要求、教徒朝佛、传昭集会和行政办公。比如,喇嘛教作为西藏社会的主宰力量之一,朝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建筑平面布置很大成分上受转经仪式的限制,按顺时针方向沿千佛廊、嘛尼噶拉廊环绕主殿一周进入主殿,其用意在于加强宗教气氛,令信徒在此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精神状态。大昭寺不单纯为宗教建筑,它也是政治机关所在地,在社会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筑的布局、构成、空间的变化发展,既是神权的象征,又是政治中心,鲜明地体现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即红山上。是着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的精华。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罗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筑宫城,后毁于雷击和兵燹。到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当政后,由第巴·索朗绕登主持修了白宫,后由总管第巴·桑结嘉措主持扩建了红宫,历时近50年。布达拉宫建筑依山势垒砌,蜿蜒至山顶。宫体主楼13层,高117.2米,东西长360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全部为石木结构。宫墙厚达2~5米,全部用花岗岩砌筑。整座建筑气势恢宏,殿宇巍蛾,群楼重叠,金顶辉煌,和谐而壮观,体现藏式建筑的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宫内则长廊交错,雕梁画栋,宫殿、佛堂、习经室、灵塔殿、寝宫等等浑然一体。有达赖喇嘛的8座灵塔,塔身全部用金皮包裹,宝玉镶嵌。各殿堂有题材丰富的壁画,还有藏族特有的卷轴画唐卡。布达拉宫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同时又是罕见的佛教建筑艺术经典。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扎什伦布寺位于距拉萨以西300公里的日喀则市,寺院在市南的尼色日山下。明代正统年间由西藏佛教格鲁派也就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达赖一世根敦珠主持兴建。曰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意思是“土质最好的庄园”。据民间传说,当时后藏地区耳闻布达拉宫的壮美,决心在曰喀则宗山仿造一座。于是他们派出最好的工匠到拉萨观摩,但是由于没有图纸,就用萝卜雕刻了一个模型。然而待回到日喀则时,萝卜已经风干变形,因此建造的宗山宫殿怎么也不如布达拉宫了。后来宗山宫殿已成废墟,而后起的扎什伦布寺则以其壮美成为日喀则的佛教圣地。扎什伦布寺周围筑有城垣,方圆约2公里。寺院依山傍水,层楼高耸,金顶碧瓦,巍蛾庄严。寺内有4个经学院,数十处殿堂,有风格独特的壁画,有各种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扎什伦布寺是后藏地区黄教最大的寺院,是四世以后历世班禅的驻锡地和政治活动中心,也是藏族地区很少能与布达拉宫媲美的一座精美壮观的建筑群落。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西南26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塔尔寺,藏语称“衮木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与西藏的宗教、文化等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它是藏传佛教善规派(俗称黄教,又音译为格鲁派)六大圣地之一,也是这一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传说在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的母亲在宗喀巴落生的地方建起一座莲聚宝塔,从此,信教群众在这里煨桑,朝拜,礼佛。明正德元年(1506年),静修僧仁庆宗哲坚赞在莲花山麓建一小寺,因为寺与塔相邻,后人便将此地连称为“塔尔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从西藏来青海,叮嘱仁庆宗哲坚赞在莲聚宝塔右侧修建了一座弥勒佛像。以后,历代信徒多次扩建装饰,使塔尔寺更加宏伟壮观,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佛教圣地。

塔尔寺占地600多亩,镶嵌在莲花峰的山坳里,数十座殿塔依山势起伏,交相辉映。它的建筑风格有明柱素洁、气象庄严的大经堂,以及各具特色错落排列的弥勒佛金刚殿、释迦殿、文殊殿、四大经院、长寿殿、护法神殿、印经院、上下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院、八大如来宝塔、时轮塔、过门塔、僧舍等。雄踞全寺中心的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主建筑。整体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是融有汉藏特色的宏大佛教建筑群。塔尔寺还有被誉为“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堆绣等,是藏传佛教的特殊艺术品。酥油花是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是用酥油创作的艺术作品,有浮雕木刻的效果,是在最冷的季节雕塑的。据说为了保证效果,制作者要把手放在冰冷的水中,以免手热使酥油融化,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以新换旧。这些酥油作品,有花卉果品,有人物造型,还有用彩色酥油创作的“文成公主进藏”、“释迦牟尼生平”等大型艺术雕塑。在拉卜楞寺,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大昭寺、小昭寺等有名的藏传佛教寺院,都有酥油花展。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大夏河,古名漓水,藏语称九西曲,北岸,海拔2959米。拉卜楞寺是喇嘛教的黄教圣地,也是中国除拉萨以外最大的喇嘛教学府。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建寺,经过200余年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寺院占地面积约600亩,有大小佛殿84座,活佛府30院,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普通僧房500多院,还有着名的6大扎仓(学院)和18昂欠(活佛府邸)藏经楼、辩经合、佛塔等建筑群落。尤其是寿喜寺、大经堂、弥勒佛铜像和舍利宝塔,雄奇瑰丽、辉煌灿烂。拉卜楞寺与青海塔尔寺同为黄教中心,但寺院建筑的宏伟高大,楼阁梵宇的繁多华丽,远超过塔尔寺。有藏式建筑,有汉藏合璧式建筑,也有汉族宫殿歇山式建筑。歇山式是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称“山花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这是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于拉卜楞寺融合了汉藏建筑的优秀特色,使得整体建筑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飞檐丽阁,参差有致,雕梁画栋,巍蛾壮丽,成为仅次于布达拉宫的中国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西部佛塔

千姿百态的佛塔,是佛教艺术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西部,从西北到西南,各式各样的佛塔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特殊景观。

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形式,佛寺必有塔。塔起源于古印度,梵文称作Stupa,中文译为塔婆、浮图等。佛塔是佛教的象征之一,佛教寺庙以塔象征佛祖,以坛城(曼荼罗)象征西方净土,这如同基督教以教堂的拉丁万字象征宇宙表示“天子”的至尊一样。塔原来在印度时是为了安葬佛的舍利,建筑并不高。待传入中国后,不断被汉化,成为独具一格、丰富多姿的高层纪念性建筑。我国的佛塔,有木塔、砖塔、石塔、铜塔、铁塔、琉璃塔等等。平面造型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菱形、十二角形等。其结构和艺术造型则又分:楼阁式,这是印度佛塔与中国高层楼阁结合形成的最普遍的一种塔形。这类塔参照了木结构的建造形式、塔门、窗,柱、斗拱、檐等俱全、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塔内还有梯子、可登高眺望。如着名的大雁塔、延安宝塔等就是这种塔形。亭阁式:是印度塔与中国亭阁建筑结合的造型,塔身单层,外观类似亭阁,有方形、圆形和多角形。是高僧和和尚的墓塔。密檐式:是较高的多层塔,无门窗,不能登临。金刚宝座式:是佛教密宗派的佛塔,在高合上建有五座小塔,供奉金刚界五佛并象征须弥山形。另外还有覆钵式宝瓶式、过街式、混合式、多层须弥佛塔又称“串”字形佛塔)、井塔和花塔等等。

佛塔在中国西部比比皆是。据统计,仅在甘肃省境内现存北凉时期小型石造像塔有13座,唐代至清代中叶以前的佛塔有71座,这些塔的造型结构有楼阁式、密檐式、花塔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混合式7种。在新疆、青海、陕西、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凡是佛教寺院,几乎都有大小高低不同、形式千姿百态的佛塔。这里就其杰出代表略作介绍。

凉州鸠摩罗什塔,俗称罗什寺塔。位于古凉州今甘肃武威。据碑记载,它创建于姚秦。一代宗师鸠摩罗什圆寂后,依教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烂,此塔乃其葬舌处,故称舌塔;塔光倒影,屡显灵异,又称倒影塔。塔为空心,八角十二层,气势雄伟,成为全城的最高建筑。塔合有木制天桥,直抵藏经楼,楼下塑十八罗汉,楼上塑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

西安大雁塔。大雁塔原名慈恩寺塔,初名无漏寺,创建于公元589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追荐慈母文德皇后大恩,重修此寺,并改名为大慈恩寺。后来玄奘法师由弘福寺搬到慈恩寺翻经院译经,上表请求在寺内造塔,以保存从印度带回的佛像和佛经。在高宗李治的支持下,由玄奘设计并指导施工,建塔于慈恩寺西院。原塔高五层,砖面土心,不可攀登。建成后,将玄奘西取的梵文经卷和佛像都收藏塔内。到701年~704年武则天在位时重建并增高10层,后遭战乱破坏,930年~933年修葺时改为七层,高64米。后因《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有菩萨化身为雁而布施众僧的故事,渐改称大雁塔。

内蒙古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呼和浩特市,俗称“五塔”,为砖石结构,通高13米,平面为长方形。金刚座建在合级上,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金刚杵等图案花纹。座身下半部分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刻的金刚经文。座身上半部分为千佛龛,龛中有佛像,两旁有宝瓶柱。大座上建5座小塔,当中小塔7层,其余建于四角的小塔各5层。整座塔造型别致,比例适中,显得秀丽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