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15769700000033

第33章 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未来发展(1)

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文献资源系统,而应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其核心是图书馆通过信息获取与信息使用等活动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诸如用户培训、信息检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等服务均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具有可以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多人同时使用以及通过多种途径使用等传统服务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功能局限于馆际互借、目录共享、咨询服务协作等方面,80年代之后,网络一出现便受到广大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欢迎,也逐步获得决策者的关注和认同,借助网络使图书馆联盟再次获得了生机。图书馆联盟传统的馆际互借、复印优惠、联机目录、联合储存等活动被现代信息技术赋予了全新的内容,电子资源内容许可、电子资源组织与揭示、基于网络的文献传递、电子资源的长期保存等越来越成为图书馆联盟活动的主要内容。增加了通过联盟增强购买力、自动化协作、以联盟名义寻求资金赞助、联盟内各成员馆在分享利益的同时也共同承担风险等新内容。今后人们将更理性地选择共享模式,图书馆联盟将成为实现共享的重要组织形式。机制创新将使共享充满活力;共享的法律环境会更加完善;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将加快步伐。资源共享建设的本质,就是根据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便利的服务,满足用户不断膨胀的需求。在研究综述中提到的趋势研究大多着重于资源共享的各方面,如在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服务模式、服务形式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特点,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根据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自身的服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及公众,将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一节)我国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一、从合作与共建共享现状看制约因素

从我国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现状来看,影响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张立菊:《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载《情报资料工作》,2007(2),49~52页。

(一)观念问题

无可讳言的是,不论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还是我们许多图书馆工作者,故步自封、自我满足的思想影响着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每一个业务流程。以往的资源布局往往以人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去构建,而为满足读者需求与外部共享资源时,往往仅限于本地区、本系统的,不同系统的图书馆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最终使得读者的需求不能真正得到满足。

另外,地区保护主义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图书馆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表现为资源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图书馆担心自己的信息资源被过度利用,技术力量薄弱、信息资源较少的小型图书馆却无人问津,本身又希望通过资源共享从大馆获得资源。图书馆横向联系少,各自为政,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造成1+1<2的多重叠、多漏洞的不良格局。

(二)管理组织问题

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的行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由公共系统、科学院(专业)系统、高校系统图书馆支撑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会由公共图书馆系统唱主角;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只负责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科技情报学会则在科技情报机构之间进行协调。因其各自隶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文献信息收藏品种、数量、质量、范围各不相同,服务对象各有侧重。这种行业分离的局限性直接导致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图书馆不能真正坐在一起共商合作大计,再加上各行业协会是松散型组织,其本身就缺乏权威性和指令性。因此,合作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工作中,在组织管理、服务分配、利益分配等方面难以协调,合作和共享就常常显得勉为其难。

(三)图书馆间的个体差异问题

不管是早期的美国还是近期的中国,都是由政府主导来制定全国性的资源共享计划,如美国的法明顿计划和NPAC(National Program for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都是如此。但这些计划的实施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原因是在全国范围进行协作,忽视了各地区和各个行业、各个信息服务机构的特点,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忽视了各个信息服务机构的主体性和各成员主体在共建共享系统中的个体差异:馆藏基础、学科特点、经费投入、使用规模、现代技术应用水平、人员的专业素质等。由此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资源共享体系中各方的付出和获得是不平等的,实力弱的图书馆最终没有能力向实力强的大馆提供相应的服务。尽管如此,跨地区、跨系统的读者要求共享的呼声依然是那么强烈,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读者对信息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那种对资源可望而不可即的急迫心情,作为图书馆工作者,一定都有感受。有研究者曾对上海市各行业的读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本单位的文献资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读者更希望从上海、北京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得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毫无疑问,跨部门、跨地区、跨国门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已经势在必行。龚景兴:《理想化模式下的资源共享实现机制》,载《图书情报工作》,2004(11),119~122页。

另外,国家地区之间、馆际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机构的发展规模、资源数量和特点不一,如果在系统间建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其实施与操作相当复杂,不容易把握和驾驭。

(四)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建立和开展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绝对基础,实践证明,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落后地区的资源共建共享状况要相对好一些。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信息机构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资金的配给。

(五)地缘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的自然条件、文化传承以及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特点差异明显,加上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区域间的资源共建共享,使得这种模式的共享开展得缓慢而艰难。

(六)信息化水平

我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带的信息化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带,同时东部地带的沿海中部最为发达,沿海西部最落后,而中部地带内中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发达,中间地带和西南地区落后。区域信息的不平衡发展导致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基本上呈现出了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最低的空间格局。信息化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数字鸿沟的出现,不利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

二、从制约因素看图书馆合作与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制约因素中,我们看到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情况是与地区的经济、文化、信息、观念等因素的发展分不开的,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先进地区的物质条件为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保障,所以发展就快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落后地区的需要。如果套用“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路子,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趋势也应该是递进式的,即先建带动后建,最后实现共建共享。具体包括如下几种设想:

(一)从共享模式上说,从区域性系统内共享模式向区域性跨系统共享模式递进

从宏观上看,区域性系统内共享模式要向区域内跨系统模式和全国性系统内模式迈进,在系统间和全国范围内扩展;接着将向全国性跨系统模式缓慢递进,进而走出国门,以推动全球中文图书馆和中文资源收藏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入全球华文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再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机遇,展开全球的资源共建共享。

从微观上看,信息机构将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带动区域性信息机构群的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星座式的辐射作用;另外一部分小的信息机构将以同类联合的方式以资源互补为目标完善彼此的资源服务,形成星星点点式的小范围体系。区域性系统内共享模式中的若干体系将会在时机成熟时与区域性跨系统共享模式发生联系。涉及馆际联合,共享体系将与政府部门合作,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政府的组织引导来扩展体系服务的效能。涉及不同社会机构的联合和资金利用问题,共享体系将逐步与企业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共同发展和完善共享体系。

(二)从共享内容上说,将从以传统共享内容为主的情况向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交流形式将逐渐向着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也将以数字化为主,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一种最普遍的信息共享形式,各成员单位将在数字图书馆的系统框架内实现各种合作。

三、从现状和趋势两方面分析我国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策略

(一)组织管理保障

成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协调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出面或由成员单位的管理部门出面,维持和协调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成立图书馆联盟,这是图书馆系统内的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能够对系统的具体发展策略进行具体规划和指导。再就是建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基金会,由海内外图书馆团体或个人共同捐赠或募集。为加强基金管理,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制定有关的基金管理章程、管理办法和使用的实施细则,确保基金正当合理使用。还应定期召开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对问题和情况进行跟踪处理。

(二)政策法规保障

希望在将来出台的统一的“图书馆法”中,有建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体现。目前来看,应该制定具有法规性质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例。对资源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证、各成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作出明确规定。成员单位间应制定统一的共建共享规范,对实施细则进行规定。

(三)资源保障

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主要是特色数据库建设(专业特色、地方特色、类型特色、文种特色)。在近期推动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中,就有一批特色数据库崭露头角,如上海图书馆的《中国家谱总目》,南京图书馆的《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以及《中国古代版印图录》、《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古籍联合目录资料库》、《孙中山数字图书馆》、《中国近代文献图像数据库》、《中国科技史数字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数据库》等等。

(四)技术保障

主要是网络化、标准化的建设。首先应建立计算机网络中心,作为共享平台,整合各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并把成员单位的各种信息资源链接起来,各成员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中心及时发布本单位的资源信息。在标准化建设方面,首先应统一计算机软硬件标准,实施统一的网络技术环境(如TCP/ IP通信协议、Z39.50检索协议、ISO10160/ISO10161协议的应用);其次是建立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如现在的中文META-DATA标准格式工作小组(北大图书馆的“中文元数据标准研究及其示范数据库”项目为其子项目)正在做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另外,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已经研究发布《数字资源加工标准与操作指南》、《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应用规范》、《基本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等等标准规范。

(五)人才保障

要建立高素质的资源共建共享队伍,通过选拔、培训等方式逐步壮大和强化队伍,使人才成为推动资源共建共享的中坚力量。

(六)评估体系

要建立健全资源共建共享的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用来检验信息系统有效性以及管理水平、体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果与效益的手段。其中的工作环节包括建设、监管、测试、验收、评估、维护。除以上的各种保障策略以外,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合理定位问题,即各合作单位应在资源共享系统内的定位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配合系统整体的运作。只有合理定位,才能明确权利与义务,合理进行利益分配。二是知识产权问题,共享系统在朝数字化方向迈进的路上,应当处理好版权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关系,避免造成法律问题,应在法律范围内合理使用,同时与版权所有者积极沟通,促进共建共享体系的顺利推进。

(第二节)联合型社区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发展模式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一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对“社区”一词的解释为:“通常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社区就是地方社会或地理群体。”

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集、加工、组织,并提供社区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