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15773600000044

第44章 伊斯兰教编(24)

第一,从世界伊斯兰教的发展来看,各种近现代思潮或运动,如伊斯兰复兴运动(西方学者称之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伊斯兰主义、斯兰现代主义等都已传播或实践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最活跃的时期已经过去,而新的思潮尚未产生,大概近期内也不会产生。在这些思潮或运动中,伊斯兰复兴运动(其核心是瓦哈比教派运动)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目前仍比较活跃,但其对甘肃伊斯兰教教派分化的影响早就发生,伊赫瓦尼派(形成于百年之前)、赛莱费耶派(形成于半个世纪之前)均是受其影响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现有思潮对甘肃伊斯兰教能产生的影响早就产生过了。

第二,中国社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历史时期。甘肃穆斯林同全国人民一样,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求发展、求富强已成为时代主旋律,同以前不断产生新教派的社会环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像过去那种带回一两本经书,或一些传教信物,便能创传一个教派的社会需要已大为减弱,或不复存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甘肃伊斯兰教同国外伊斯兰教的接触、交流大为增多,前往麦加朝觐、赴伊斯兰国家留学的穆斯林不少,但至今没有因此而产生新教派便是明证之一。

2.局部的小的教派分化将继续发生。今后,甘肃伊斯兰教教派格局虽然基本不变,但一些小的、局部的教派分化、变动还是会不断发生,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教派,特别是虎夫耶、哲赫林耶、嘎的林耶、库布林耶四大苏非派及其支派中,由于老人家、主持人的去世等原因,引发道统继承权之争,造成内部裂变,从而产生更小的分支。这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甘肃伊斯兰教教派分化的主要形式。

3.某些现有教派将会呈现出扩张性发展态势。一些形成较晚,只有百数十年时间的教派,如伊赫瓦尼、赛莱费耶、撒拉等派,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文革”中,他们的发展略有停顿。改革开放后,政治环境日益宽松,这些教派便重拾升势,开始走出自己的圈子宣传本派教义,吸引其他教派群众改信本派,从而使本派信教人数有较快增长,呈现出扩张性发展的态势。

4.教派观念将逐渐淡化。甘肃既是伊斯兰教教派最为集中的省份,也是许多教派的发源地,穆斯林群众的教派意识长期以来一直比较浓厚。每个穆斯林一般由于家庭关系或个人选择,都属于某个教派。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地、不引人注目地发生着变化,穆斯林群众的教派观念有淡化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下面几种因素引发的。

第一,居住地的改变、聚居格局的变动,引起穆斯林群众教派观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甘肃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的速度比以往大为加快,许多穆斯林群众(主要是农民)也离开家乡,来到兰州等大中城市务工、经商、工作,其中不少人定居下来,成为城市新居民。他们在城市一般住得比较分散,与本教派群众的联系肯定不会像在原来的聚居地那样密切,而与其他教派群众的接触可能会增多,时间一长,他们的教派观念势必发生一些改变,趋于淡化。另外,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传统的穆斯林聚居的街巷随着拆迁、建设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大楼,那些长期以来围绕着本派清真寺而居的城市穆斯林的居住格局被打破,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动,几派群众共处一寺的新的穆斯林小聚居区逐渐增多,这使人们的教派观念自然而然有所转变,逐渐淡化。在省宗教局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中,就“你属于哪个教派”的问题,在40岁以上的城市穆斯林中,有18%选择了“无门无派”的答案,在40岁以下的城市穆斯林中,有51%选择了“无门无派”答案。这说明现在城市穆斯林中,特别是青年人中,教派观念淡化的趋势已比较明显。

第二,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也将引起穆斯林群众教派观念的变化。这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文化教育也发展迅速,各族人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髙。甘肃各族穆斯林也不例外,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髙,绝大多数青年人受到初、中等教育,受到髙等教育的人也不少。文化素质较髙的穆斯林,在观察问题时视角更广,思考问题时更有深度。如在对待教派问题方面,他们会变得更富理性,不太看重本派的局部利益,而能以整体利益、大局为重。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教派,每个穆斯林又都属于某个特定教派,但强烈的、具有排他性的教派观念将逐渐淡化,这是大势所趋,不以任何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5.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将是教派间关系的主流。历史上,甘肃伊斯兰教各教派之间矛盾不断,甚至出现大规模流血冲突,留下了许多创伤。新中国成立后,教派之间矛盾、隔阂的状况有根本性改变,特别是近20多年来,教派之间关系总的来看日益缓和,彼此之间的往来、交流大为增多,给今后教派关系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如前所述,甘肃伊斯兰教各教派在教义教理方面的分歧不大,并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区别主要是在宗教修持或具体礼仪等细枝末节上的分歧。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甘肃伊斯兰教教派间关系的主流,必将是求大同,存小异,互相尊重,加强团结,共存共荣。只有这样,才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才能使伊斯兰教有序、平稳、健康地发展。

甘肃伊斯兰教教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甘肃斯兰教教派格局虽然基本未变,总的来看,各教派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派之间矛盾仍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党和政府的正确教育、细致工作,通过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教派之间的历史积怨逐渐化解,教派之间的矛盾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大规模的教派争斗、流血冲突已不多见,但小矛盾、小纠纷还是不断出现,影响着教派之间的关系。这类矛盾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

①各教派对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各自都标榜正统,一些教派的教职人员在讲“卧尔滋”宣教时,抬髙本派,贬低别派,从而引发矛盾。

②共同拥有同一清真寺的不同教派的穆斯林群众,在清真寺产权归属、民主管理、搬请阿訇等问题和开斋时间先后等宗教礼仪方面产生分歧,引发矛盾。有时矛盾不能化解,矛盾双方对立情绪极大,部分处于少数地位的教派群众因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遂提出分坊建寺,即分割寺内财产,另建自己的清真寺,这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

③穆斯林群众从一个教派转信到另一个教派的分门转派现象日益增多,导致教派间信仰人数的此长彼消,从而成为引发教派间矛盾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近年来,一些教派为了宣扬本派主张,扩大本派影响,扩充自身势力,采取多种手段争取信教群众。分门转派主要是格底目派信奉者转信伊赫瓦尼派,伊赫瓦尼派信奉者转信赛莱费耶派,其他教派中互相转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转信过程中和转信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往往容易引发矛盾,如1999年平凉市格底目教派和撒拉教派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

2.教派内部矛盾增多。这些年来,甘肃伊斯兰教教派内部矛盾发生的较多,呈上升趋势,这是当前教派矛盾的一个突出特点。教派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虎夫耶、哲赫林耶、嘎的林耶、库布林耶四派及其支派围绕道统继承权问题发生约纷,甚至引起教派分化。这是当前甘肃伊斯兰教教派内部矛盾增多的重要原因,在哲赫林耶、大拱北、撒拉等派的老人家或主持人过世后,都发生过这类矛盾纠纷。今后,这类矛盾还会增多。

②虎夫耶、哲赫林耶、嘎的林耶、库布林耶四派及其支派中,在前辈老人家拱北的修建等问题上,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其实质是争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权。

③同一教派中,因对某些教义或宗教礼仪产生不同看法,而纷争不休。

④同一清真寺的寺管会成员或教职人员争权夺利,引起矛盾、纠纷。这在一些位于城市、经济来源颇多的大清真寺中,尤为突出。

⑤同一个教坊的穆斯林群众,在聘请或留任阿訇、选举寺管会成员等问题上出现争执,引起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