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全虫
15775500000004

第4章 饲养全虫的管理知识

(第一节)管理要求

一、温度

(1)适宜温度:28~39℃。

(2)公、母虫交配的温度:32~35℃。

(3)孕虫繁殖和仔虫生长温度:33~39℃。

(4)池内整体温度:不超过40℃。

二、湿度

全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环境的湿度需求不一样,如孕虫需要较小湿度,仔虫和产虫需要较大湿度。实际操作中,湿度大小应与温度高低成正比,即温度较高时,湿度相应大些。一般情况是:(1)培养土湿度:10%~15%。

(2)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三、空气

全虫需要呼吸新鲜空气,空气污染对全虫的生长发育不利。为了保证有足够供全虫呼吸的新鲜空气,要注意加强室内空气的流通。

每天中午利用室外温度较高的时间,通风换气2个小时。冬天通风的时间可短一点,夏天可长一点。具体安排,可根据天气的变化掌握通风换气的时间。

四、光照

光照是全虫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光线能控制全虫的活动,提高全虫的代谢水平,一般光照时间每天不低于6个小时。

五、饲养密度

(1)2~4龄虫(幼虫):5 000~8 000只/平方米。

(2)5~6龄虫(中虫):2 000~3 000只/平方米。

(3)成虫:500~1 000只/平方米。

(4)孕种虫:300~500只/平方米。

六、各龄分养

全虫在饲养过程中,即使是同时繁殖出的全虫,生长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就会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因而,建虫场时应先多准备一些虫池,将同龄虫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七、供水

全虫怕水,因而不能直接用盆、盒子、盘子等盛水。

用吸足水的海绵块或塑料泡沫放在塑料盘中,再将小盘放在全虫经常活动的地方,每隔2天洗换1次海绵、塑料泡沫和小盘,以免水质变坏,引起全虫病;或在罐头瓶内装水,放一些纱布条,一头浸在水中,一头搭在瓶外让全虫自由吮吸。也可喂给新鲜的西瓜皮、甜瓜、南瓜或煮熟的嫩玉米,既能补充水分,又可增加营养。

为了防止各种全虫病,每2 000条成虫,用土霉素2片,加入清洁的饮用水浸泡后,搅拌均匀投入海绵,让海绵吸足土霉素药液,然后放在养殖区内全虫经常活动的地方,让全虫自由吸饮。

全虫还可从泥土吸取一部分水分。因而,培养土要保持一定湿度。可每隔3~5天于上午7~9时,用喷雾器往全虫经常活动的场地上喷雾清洁的饮用水,但不能有积水。

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2个小时进行。

八、饲料

全虫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

1饲料搭配要多样化

昆虫的种类越多越好,因为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对全虫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有促进作用。

2投食时间

一般在晚上7~8时。

3每次投喂量

应根据虫群及虫龄的大小适量供应。昆虫类饲料要满足供应、宁余勿欠;配合饲料要限量搭配、宁欠不余。

4投食方法

投放昆虫类饲料,要均匀放到虫池,或将食物虫放在小塑料盘中,然后将小盘再放在全虫经常活动寻食的地方。正常饲养温度下1条成虫2天食1条黄粉虫。配合饲料要定位投放,将配合料放到木板上,随木板一同取出,洗净、消毒,以免剩料变质。

5投食次数

一般2~3天投食1次。具体情况视虫群而定。

6注意事项

(1)蜕皮前后应将所有的全虫喂足喂好。

(2)投食时,大虫子投大虫,小虫子投小虫。

(3)恒温养殖时,投食量比常温养殖要多些。

九、全虫场日常管理

(1)根据气温变化,及时采取增减温措施。

(2)检查饲养设施,防止全虫逃脱。

(3)虫窝培养土上的薄沙土,要及时更换,保持清洁。每年更换一次虫窝中的培养土。

(4)及时诊治、处理伤弱病死全虫。

(5)重视全虫场卫生,经常打扫虫粪和残食,保持水的卫生。

(6)防止老鼠、黄鼠狼、蚂蚁等为害。

(第二节)幼虫的饲养管理

2~4龄的全虫称为幼虫,本节重点介绍幼虫饲养管理。

一、投放分离出的小虫

对于分离出的小虫,应及时投放到已划好小虫生长发育区的虫窝内,一般当夜分离当夜投放。

投放时,应将小虫投放与首次喂食结合起来。

二、饲喂

(1)小虫在投放后第一个月内食量很大,可吃食小饲料虫6只左右,并在进入冬眠之前,还可吃食4~5只。

(2)小虫每年6~7月份及8~9月份为两个吃食高峰期,饲料投喂要适当增加频度和投喂量;4~6月份及10~11月份,食量较小,可拉大投喂时间,减少投喂量;11月份至来年4月间,则应停止喂食。

(3)饲料为小饲料虫。饲喂小虫,应保持几种食物相互交替使用。投喂黄粉虫时,要同时投喂黑粉虫或鼠妇。投放食料时,将虫体均匀地撒在栖息瓦上让其自由取食。

(4)仔虫的饮水使用5厘米见方的海绵,将海绵吸入少量清水置于栖息瓦上即可,每隔2天清洗1次,以免水质污染。

(第三节)青年虫的饲养管理

5~6龄的全虫为青年虫。具体管理见上。

这个时期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还要进行种全虫选育工作,为繁殖下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5~6龄全虫群中选择个大、有光泽、健康活泼且适应性强的个体,专池精心饲养。待这些全虫交配产仔后,将体壮、产期早、产仔率高的雌虫挑出来放入专池,然后往池中放入适量优良成雄虫进行交配繁殖。

(第四节)成年全虫的饲养管理

7龄虫即为成虫。实际上有2个群体:

(1)完成产仔以后的种虫。

(2)已经成熟且具有交配繁殖能力的未产仔虫。

成虫的管理要点如下:

(1)增加投喂饲料虫的次数,坚持“多投少喂”的原则。特别是在夜晚8~11时全虫进食高峰期,每小时应投喂1次。食物种类以黄粉虫、黑粉虫、蚯蚓为主,主要投喂成熟的幼虫。

(2)合理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加强对种全虫的管理。

(4)应选出生长快、个体大、无病态残缺、精力旺盛的优良成年虫按3~4雌1雄的比例作为下一代种源。

(5)成虫经过育肥后,可作为商品虫出售。

(6)防逃防病。

(第五节)全虫蜕皮管理

(1)温度25~35℃。

(2)湿度

①土壤湿度:10%~15%。

②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

(3)密度较正常密度低1/3。

(4)砖瓦层体间隙也不能过大,最好在15厘米之间,还应在虫窝内放一些碎石子或烧完的煤渣风化土块等矿物质,以帮助幼虫机械性蜕皮。

(5)饲喂蜕皮前后要饱喂足。幼虫喂给小黄粉虫等,大虫喂老熟幼虫。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