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肉鸭
15789000000007

第7章 饲养与管理(3)

由于肉鸭的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而且雏鸭饲料和育肥鸭饲料在营养水平和颗粒度大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由雏鸭饲料更换为生长鸭饲料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能突然换料,否则容易引起肉鸭的不适应或造成消化系统障碍,从而影响肉鸭的正常生长速度。在表23樱桃谷鸭的各周平均日增重一栏可以看出,公鸭4周龄的平均日增重低于3同龄和5周龄,就是由于4周龄换生长鸭饲料时过渡得不够造成的。在生产中一般采取的换料方法是换料第一天饲喂混入30%生长鸭料的雏鸭料,第二天将生长鸭料的比例加大到60%,第三天将生长鸭料的比例加大到80%,第四天起全部饲喂生长鸭料。这种换料方法一般不会对肉鸭的整个生长规律有明显的影响。

二、调整饲养密度

肉鸭的生长速度很快,21日龄已达1300多克,为了适应肉鸭快速生长的特点,育肥期的饲养空间要迅速增加,降低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提高生产效率。

整个饲养期均采用地面垫料平养的饲养方式,在育肥期可以把护板撤去,直接将饲养密度调整到出栏时的水平,每平方米3~4只。同样,全期采用网上饲养的饲养方式,在育肥期调整饲养密度也直接调整为出栏时所需要的水平,每平方米7~8只。也可以按周龄随时调整饲养密度。

育雏期采用网上饲养、育肥期采用地面平养的饲养方式,在由网上饲养改为地面平养时,由于饲养空间的突然增大和地面结构的变化,刚下地的肉鸭会撒欢,到处奔跑,经常造成扭伤和拐脚。扭伤腿脚的鸭如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被其他鸭子踩伤致残或致死。因此刚下地的鸭子给予的地面空间要有一个变化过程,先小后大,使其适应环境后再扩大饲喂空间。如发现腿脚扭伤的鸭子,要及时隔离单独饲养,等恢复以后再混群饲养。

假若有户外运动场,育肥期可以让鸭子到运动场活动,舍内饲养面积不用在3周龄的基础上扩大。即使在冬季仍然可以在白天让鸭子自由到运动场活动,当然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能量,饲料利用率有所降低,但是对鸭子的健康有利。

三、加强对垫料的管理

肉鸭育肥期采食量和饮水量增大,排泄物的量和排泄物的含水量也大幅度增加,造成垫料的湿度增加。在高温条件下,湿垫草容易腐败产生有害气体,影响鸭子的生长发育。鸭子接触湿料容易弄脏羽毛,既影响美观又不利于散热或保温。

由于鸭子不能像鸡那样翻耙垫料,因此需要人工将垫料蓬松,更换掉湿垫料或在原垫料的基础上再铺上一层厚5~8厘米的新垫料。

采用户外运动场的饲养方式,鸭子大部分排泄物在舍外,一般情况下育肥期舍内可以不用垫料,但是在寒冷季节最好在舍内使用垫草,最起码刚进入育肥期的早期使用垫草。

夏季舍内地面平养肉鸭有时采用细沙作为育肥期的垫料。使用细沙作为垫料比较凉爽,有利于鸭子的防暑降温。

使用细沙作垫料。细沙容易被排泄物弄湿,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细沙,否则鸭子浑身会被泥沙污染。湿垫沙清除后,可以晒干后重复使用,不过在雨季却很难做到。

四、运动场设置凉棚

采用有运动场的饲养方式,运动场上需设有遮阴凉棚,夏季可以避烈日和雨水,冬季可以挡风雪。规模较大的鸭场可以建设永久性的凉棚,小规模的鸭场可以根据经济实力搭设临时性的凉棚。永久性凉棚一般用金属支架和石棉瓦建成,而临时性的凉棚一般用苇箔搭成,苇箔的使用期短,一般2~3年就要更新。凉棚下面的地势要比周围地面高出30厘米左右,以免积水。夏季鸭子在运动场过夜,运动场内要有照明装置,供鸭夜间采食和管理人员观察鸭群动态。

运动场内一般为易栽种树木,虽然树木的冠可以起遮阴的作用,但是容易吸引野鸟前来休息和做窝。野鸟不仅容易传播疾病,而且会采食鸭料,造成饲料浪费。为了防鸟,一些喂料槽设在运动场的鸭场,运动场要设防护网来防治野鸟。

五、嬉水

雏鸭在3周龄前一般不进行嬉水,在炎热的夏季,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降低温度。进入育肥期的肉鸭对疾病和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假若有水浴条件可以让育肥鸭定期进行水浴。水浴对于夏季肉鸭的防暑降温很重要,水浴可以增加肉鸭的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利于其生长发育,促进鸭子身体健壮,羽毛洁白美观。水浴浅沟设在运动场内,置于运动场宽度离鸭舍2/3处,沟宽1~15米,深25~30厘米,长度与鸭舍相等,为长流水浅沟。水源比较难解决的鸭场可在运动场内挖嬉水池,嬉水池的大小根据鸭群的数量而定,一般可为10~30平方米不等。育肥鸭在每次饲喂后分批轮流赶入嬉水池中水浴,水浴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气候、日龄和鸭群的数量而定。采用嬉水池的优点是投资少,但管理不方便。

嬉水并不是饲养肉鸭所必须,有许多肉鸭饲养场不设嬉水池,肉鸭的生产性能仍然很好,而且一般情况下表现出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不比有水浴的差。在炎热的夏季可能有水浴的肉鸭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而且死亡率较低,但是在寒冷季节水浴肉鸭的生产性能却比不上完全舍饲的肉鸭。因此在是否采用水浴问题上,一定要根据气候条件灵活使用,以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

六、饲喂方式

肉鸭的饲料形态主要有三种形式,粉料、湿拌料和颗粒料。在肉鸭的饲喂过程中,有不少地区习惯于饲喂湿拌料。

也就是把调制好的湿拌料分批、分堆撒在水泥地面上,然后轮流把鸭子赶去采食。饲喂湿拌料肉鸭采食快、消化快,一次性采食饲料量少,需要多次喂料,而且鸭子边吃边用、边拉粪,浪费饲料严重。鸭子对粉料的浪费更严重,而且不利于其对饲料的采食。

饲喂颗粒饲料已为广大养鸭场所接受,育肥鸭饲料颗粒的大小一般为3~4毫米,有单独的料槽,鸭料分离,这样育肥鸭一次可以采食较多的饲料,既卫生又较少浪费饲料。

育肥鸭的饲喂次数为每昼夜4次,平均每6小时一次,但是为了管理人员工作方便,一般白天喂3次,夜间喂一次。也可以使用自动喂料装置,定期开启,加料迅速、均匀,利于肉鸭的生长发育。

七、公母鸭分开饲养

北京鸭的公母鸭体重差异不显著,7周龄公母鸭体重间的差异不至于影响出栏均匀度,从而是否采取公母鸭分开饲养对它的生产性能影响不大。但是对番鸭和樱桃谷鸭等肉鸭品种来说,出栏时的公母鸭体重差异较大,尤其是番鸭公母鸭的体重相差悬殊,公母鸭混合饲养不仅不利于母鸭的正常生长,而且出栏不能同期,影响晚出栏鸭子的体重和饲料转化率。樱桃谷鸭7周龄的公母鸭体重差异也在300多克,公母鸭分饲可以使母鸭比公鸭晚出栏1周,这样公母鸭的体重都能达到商品的标准范围。

虽然公母鸭体重的差异主要在育肥期才开始明显,但是公母鸭的分饲却要在一开始就进行,由于从外观上很难区分鸭子的公母。虽然通过鸭子的叫声或其他手段能够区分公母鸭,但是不一定准确,而且对鸭群的应激较大,不如一开始就分开饲养。雏鸭的雌雄鉴别要比雏鸡容易得多,由于雏公鸭的阴茎退化比鸡要轻一些,可以通过触摸辨认。

鸭子的公母分开饲养要比肉鸡公母分开饲养的研究少得多,因此公母鸭是否喂同样的饲料、喂不同的饲料对鸭子生长和饲料转化率影响的程度有多大都缺乏数据,可以肯定,公母鸭饲喂不同的饲料对鸭子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有好处。

八、屠宰前的抓鸭和装运

(1)抓鸭前4~6小时停止饲喂,但不能停止供水。

(2)抓鸭时尽量减少光照强度,或者使用蓝色灯泡降低鸭的视觉。

(3)抓鸭前将所有的设备升高或移走,避免捕捉过程中损伤鸭体或损坏设备。

(4)抓鸭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鸭群惊动造成挤压。

(5)抓鸭时抓鸭的颈部,装笼时轻拿轻放,不要往笼中扔鸭,以免碰撞致伤。

(6)炎热季节一般选择凌晨或晚间装笼运输,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一般使用专用运输笼具。天气寒冷时在前顶部覆盖帆布,四周不要包裹。运输途中不要停留,尽量缩短运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