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5790800000095

第95章 徐章二先生教人

徐仲车先生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成都冲退处士章詧会隐者,其学长于《易》、《太玄》,为范子功解述大旨,再复《摛》词曰:“‘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所丑而有馀者,恶也。君子能强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馀,则《太玄》之道几矣。’此子云仁义之心,予之于《太玄》,述斯而已。或者苦其思,艰其言,迂溺其所以为数,而忘其仁义之大,是恶足以语道哉!”二先生之教人,简易明白,学者或未知之,故表出于此。(《五笔》卷一)

“点评”

徐、章两位先生教育学生的名言,简明扼要,鞭辟入里。徐先生说:想做有教养的人,既不消耗体力,又不花费钱财;既受邻里称赞,又讨父母欢心,为什么不去做有教养的人呢?如果说的、做的、想的都是正当的,怎会不是有教养的人呢?

反之,如果说的、做的、想的都是不正当的,怎会成为有教养的人呢?徐先生讲的“君子”,在今天看,应当是指讲道德、有礼貌、守规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人,姑且统称为有教养的人。与此相反的就是行为不端的、没教养的人了。

章先生阐释《太玄经》的要理也很简单明白,只用了一句话:人所追求而又做得不够的是“善”,人所厌恶而做得太多的是“恶”。有教养的人应强迫自己去做那些做得不够的,而斫除那些做得太多的。这就把扬雄抑恶扬善的仁义之心揭示得精微而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