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林与牧渔(和谐教育丛书)
15791800000011

第11章 闲话大白菜

我国种大白菜历史悠久,该为“菜之王”。西安半坡村遗址曾发现过白菜籽,说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白菜了。不过最初不称大白菜而称“菘”。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大白菜的种类、形状、产地和储存保养方法描写得生动详尽。书载:“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有两种,一种是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

其叶皆淡青白色。燕、赵、辽阳、扬越所种,最肥大而厚,一本有重十余斤者。南方之菘,畦内过冬,北方者多入窖内。燕京圃人,又以马粪入窖壅培,不见风出,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

为什么把大白菜叫做“菘”?

据宋代大学者陆佃《埤雅》载:“菘性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交耐霜雪也。”可见大白菜的性格与松树竟有相似之处,于是其名就用松字加了个草头。据说,将白菜取名“菘”即在宋代。又说为东汉,见张机《伤寒论》。

历来赞美大白菜的诗文很多,范成大的诗集中《田园杂兴》有绝句两首。其一写道:“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沾酒归。”又一首写道: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酒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苏东坡对大白菜也大加赞美。他的诗中形容:“白菘类羔豚,昌土出熊蹯。”他认为白菜的味美不减羔羊、熊掌之类。

著名画家齐白石喜画大白菜并为它鸣不平,在一幅上题写道:

“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

细品白石老人这段打抱不平的话不无道理。确实,白菜耐储藏,种一季可吃半年,在北方可谓“冬菜首领”,命它为“菜之王”当之无愧。老百姓言道:“大白菜是个宝,家家户户离不了。”

大白菜还有药用价值。明代学者王王介在《三才图会》中说:“菘菜即白菜,南北皆有之,与芜菁相类,便梗短,叶阔厚而肥,味甘温,无毒,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躁,并解酒喝。”《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解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冬汁尤佳”。民间常用白菜治病,如白菜根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白菜、辣椒熬水洗手脚,可治冻疮;白菜、生姜、大葱煎汤温服,可治气管炎;

白菜捣烂敷患处,可治过敏性皮炎;吃白菜治便秘,白菜花有止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