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称谓与亲属(和谐教育丛书)
15792800000050

第50章 古代盛行宗族聚居

“父之党为宗族”,凡出自同一祖先的人都为宗族(嫁出之女除外)。宗族是族人自治联合体,同族各个家庭是同居的共同生产单位与生活单位。

同一宗族聚居一地,见于历史文献的最早的是山东的孔丘、颜回、孟轲的后裔。汉、魏、晋时期,许多所谓“右姓大族”都是长期蟠聚在同一地方历经几个朝代。宗族结合在一起,往往形成政治、军事上的自治团体。如后汉的樊宏曾率领宗族亲属构筑工事,防御外敌侵犯。

南北朝时期,因天下混乱,宗族聚居的风气大盛,一些豪门世族简直成了独立王国。朝廷重要官职多为世族所独占,世族之间世代为婚,不与外族通婚。唐代虽曾对豪门世族采取过压抑政策,旧的豪门势力逐渐衰减,然而由朝廷新贵形成的新的世族却代之而起。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地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为两姓,世世为婚姻。亲属居有族,少长游有群。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从诗中反映的情况看,这个村落并非豪门世族,仅是普通农民村落。它说明,不但大姓世族聚族而居,普通农民也有结集居住的习尚。

从宋代兴起义庄以后,宗族聚居的风气更盛。聚居的同姓宗族既设有宗规族约等行为规范,又设有义庄、祭田等共同经济事业。元、明、清代因袭宋习,义庄、义田、祭田、宗祠、族谱等象征宗族聚居的标志随处可见。如清代张海珊的《聚民论》中说:“今者强宗大姓所在多有,山东、西江左右以及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