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自动化与现代化
15796700000018

第18章 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中的读者和流通管理(1)

学校图书馆在手工管理时代,由于其开放形式相对封闭,借还率低,所以办证率和与读者交往的频率也低。对读者的管理是“一个借书证,一张书袋卡加一个脑袋瓜(凭记忆和印象)”。但计算机管理后则不然,在本书前面所介绍的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编、计算机录入、加工、典藏、排架以后,图书馆不仅变得井井有条,而且一切都已规范和代码化,每一种、每一册文献都有标准的条码、索书号、典藏地,而且文献本身原有的主要特征——ISBN号、题名、责任者等都被一一揭示出来。因此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把中小学图书馆的读者,也用图书的管理办法,即用条码,年级、班级以及读者本身原有的主要特征——姓名、性别、职业、特点把读者的阅读情况和图书的流通情况记录下来。但如何把读者的信息与特征通过相关的关联对应和中转、交换,使馆藏文献信息能通过计算机“为书找人”,使读者信息能通过计算机“为人找书”,那么这种关联对应和中转、交换并产生动态记录的系统就是流通管理。有人说图书的生命在流通,图书馆的活力在运用。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生命,也在于文献读者的信息交流交换并经处理后产生的动态结果——馆藏文献的流通。

(第一节)读者管理

一、与读者有关的代码设置

(一)读者类型

一般中小学校把读者分成教师、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读者证号的组成由代码拼音字母加阿拉伯数字组成,而学生的证号最好与入学的学籍号相关,这样可一个号码全校通用。证号或学籍号一般也由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如教师可用“J”,高中生就用“G”,初中生就用“C”,小学生用“X”,如某校2003年新生入学高中一年级5班第50个学生,就是G20030550共9位。一般来说,一个年级不全超过99个班级,一个班级也不会超过99个学生。

如职业中专,也可把专业特点用英文字母表示,如经管专业,可用“经管”两字的拼音首字母“JG”,也可只有一个字母,只要有正式约定的规则就行。

(二)部门或专业和班级类型

一个学生在校数年,只能有一个学籍号,但他所读专业和所在班级会有所变动。所以要有专业和班级的组合规则和称谓。如2003高三(2)班,即一学生由升到高三后组合的班级,因该班的学生并不全是原来高一、高二升上来的,这是文理分班所致。所以学生的类型有两种归属。另外,还有男女学生性别的区分等等,这些都是为了今后多方位、多角度的流通统计作好准备。教师证号则可以“J”为首,其部门类型如教务处、总务处、语文组、数学组与他们职业或所教学科性质有关。同时也与他们以后借阅何种资料的权限有关。

(三)借阅权限类型

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只能阅不能借,又如初中学生,一次最多借书2册,高中生3册,借期为二周、四周不等。

另外,寒暑假学生借书时限的顺延,顺延的时间多少?首先软件中可以由图书馆设定,其次,图书馆作为二种规则,设定后一经输入系统,就必须认真执行。否则计算机倒是一丝不苟,而人为干预或改变原定规则,那么设定的程序就会逐渐被废弃。

二、与文献资料有关的代码设置

(一)文献类型代码

这一类在文献编目前的整理和编目加工时就已确定。如条形码前的拼音字母;图书学科性质的分类号等。前者是代表文献的物理形态,后者代表文献的学科性质。它们为以后与读者文献借阅范围密切相关。如装订并分编后纳入系统的学科期刊及教学音像资料,一般情况教师可借、学生不可借,又如计算机类书,信息组的教师哪怕比别人晚预约,但可享有优先借阅权。其他如音乐磁带对于音乐教师、美术理论书对于美术教师等等,都与读者权限和文献特征代码经过规则处理后发出的借阅信息有关。

另外,还有文献所属典藏库的代码,如“A”库,为师生共享库,对所有读者开放;“B”库为教师资料库,只对教师读者开放借阅,或高三学生可前来“阅”(如研究性学生课);“C”库为学校文献特藏,任何人只能阅不能借。

(二)与读者的文献借阅规则有关的代码设置这类代码可以阿拉伯数字组成变成一种可挂读者也可挂文献的规则代码。如01为可预约1本,02为可预约2本;051为预约的书5天内代为保留。052为10天内代为保留。这四个规则挂到某个读者身上,那么他预约的书,图书馆为他保留5天或10天,超过这个期限,就要借给别人了。

又如文献特殊借期代码。如“A”必须48小时归还,“B”必须72小时归还,“C”必须96小时归还,目的是加快那些人人都欲先睹为快的图书的周转率。如“神舟五号”返回后,宇航员杨利伟出的书,中小学生的《哈利·波特五》刚出版的头一个月等。都可由这些规则代码来临时设定。

三、读者办证和读者信息的储存和检索

为了让读者办证时,登记好相关信息,最好由图书馆印制一张登记表,做成64K大小的小纸口袋。代中装读者需要的1寸彩照1张,要求照片反面写姓名和学号或班级,纸袋的正面印有1张小表格需读者填写的,主要信息如:姓名、性别、学号、班级或部门专业,电子邮箱号、电话号码、手机号。反面印制一张特殊要求一栏表,印几个内容供读者打勾。如信息需求栏可以有新书信息等。活动信息中有:名人演讲、阅读交流、应聘管理员等等供读者选择,以便日后用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方式予以通知。

图书馆把这些信息和照片一一对应录入读者管理系统。一般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都能打印出读者彩色照片,有读者证号条形码的借书证,并可塑封后发给读者。这种借书证简洁、漂亮、成本一般不超过2元,这对中小学来说是再经济不过的了。

图书馆的师生读者,少则几百人,多则五六千人,这么多的读者,而且每年有三分之二的读者出,三分之一的读者进,离馆退证的毕业生,其借阅信息一般还要保存三年以上,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评估活动,都要以往三年的流通率,所以,人走证退但不能清除读者档案和文献的借阅信息。

本书前面所说的读者办证信息一经录入,读者开始到图书馆登记进行借阅,便产生了借阅信息。从此以后,读者信息就开始与借阅信息关联。图书馆管理人员、读者本人经常要查阅群体或某一读者的借还记录。所以,这一部分的程序设计应能查某一读者、某一专业、某一班级、某一年龄段(以年级为基础)的男生或女生的相关借还、预约、超期等信息。为图书馆的借阅流量和阅读心理分析提供准确而又及时的数据。

(第二节)流通管理

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给图书馆带来的最明显的效益就是分编录入和流通,速度也大大提高。快捷、方便、记录准确的流通管理模块,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图书流通率和为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给过去开放程度低的中小学图书馆,几乎带来了一次办馆理念的革命。

而这一革命性的具体变化,又反映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流通过程的实现和流通结果的统计分析这两方面的工作上。

一、流通过程和流通的主要形式

(一)文献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