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图书馆人丛书-图书馆自动化与现代化
15796700000005

第5章 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基本条件(2)

图书馆又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由于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从教学岗位转来的,普通缺乏业务知识,因而要想胜任新的工作,就必须积极钻研业务,努力以新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有关知识充实自己,并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必须经常通过网络密切注视教学科研的新资料、新知识。为随时向师生反馈新知识、新信息提供必要的保证。尽管计算机分类编目工作效率高,但如果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懂得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和科学领域各学科常识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时,他用计算机分类和选择主题词的速度和准确性无疑就更高;接受读者咨询时,他的回答和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速度就快得多。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也正在发生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以敏锐的目光,领先时代的气魄对本馆的馆舍、装备与管理实行现代化的统筹规划。要心中有远见,脑中有“蓝图”。随着声像阅览、复印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中小学图书馆中的运用、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对图书馆员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爱好的程度,自觉地学习,逐步训练出自己的计算机素养。计算机素养,也有人称其为工具素养或者直接称其为信息技术素养,其含义就是利用计算机或者说是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这一素养强调操作与管理利用的能力,而不是以人作为机器的奴隶。实质上,计算机素养应该是信息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将对信息的知晓转向对信息的工具利用与手段上。

作为一种素养来说,并不是具体一种技能的代名词。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应用需求,素养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层次。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对计算机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划分成5个层次,这5个层次分别是游客级(偶而为之的用户);寄居级(日常用户)

;航行者级(专业用户);探索者级(高级用户)以及最高层次大使级(大师级用户)。在此,我们只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介绍前3个层次。如能掌握到第3级,则在学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系统中就能从事较为专业的工作。

游客级:能够使用计算机上的预先安装的娱乐或教育软件包,或者能够使用文字处理器、电子试算表或数据库来完成简单的任务。这一级的用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使用相关技术,知道如何使用操作系统,并且能够在基本的层面上处理应用程序,包括装入和运行程序,管理文件,还具有一些管理在硬盘上文件的技能并能独立的学习应用程序,理解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的基本概念的知识。

寄居级:能够熟练运用一些较窄范围内的特定应用程序来完成,比如桌面出版、作业与工作任务,这些应用程序可能是文字处理程序、电子试算表、桌面出版以及图形制作等等。能够对一至两个应用程序掌握良好的技能,并且还熟悉许多其他应用程序,能够利用应用程序中的快捷键以及定制应用程序,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简单的交流以及利用万维网来查找信息。具有初步的解决系统故障问题的能力。

航行级:有能力运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应用程序如完成创新工作任务,包括多媒体的报告,高级的桌面出版计划以及管理一个大型的校园网,能够将许多的应用组合在一起,比如电子试算表、数据库和文字处理器等等,利用它们来管理大型的项目,并且为每项任务选择最合适的应用程序,专业用户应该能够引导以及创新地运用技术,能够创建并完成他或她不可能以其他方法完成的任务。能使用多个应用程序,他们很容易地利用电子邮件的附件及各种创新应用,利用万维网作为下载信息的来源(这意味着能够管理及操作许多不同的文件格式以及相应的工具。)能够完成简单的硬件安装与升级任务。

最近几年来,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在学校图书馆和家庭中的人们应用,不少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均已接触和掌握上网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对于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最新技术来说,还需要掌握更深更广的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组成模式,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因特网。其次就是熟悉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能够利用各种工具在网络上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或知识,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搜索引擎的掌握与使用。最后是具有在网上发布信息与服务的能力,这就需要对Web技术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能够独立地建立网站与主页,也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与资源共享单位或读者进行交流并提供服务。

归纳一下,我们认为目前对于图书馆员来说,最迫切需要掌握的专业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包括如下:网络搜索引擎,搜索技巧,对专业及重要的网站的熟悉,网上数据库的检索,解决PC等信息终端一般问题的能力,Email,对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等的掌握,建设网站的能力。

现代图书馆概念以及现代图书馆的建设事业,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应用领域现代图书馆来说,变化将会来得更快更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小学图书馆员必须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跟上甚至带动这个领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结果表明: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同样以图书馆员所应掌握的具体的计算机软件或网络知识来说,目前这样的知识更新速度也大体上是三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三年前掌握的具体的计算机技能三年后大多不适用了。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具有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素养与能力要比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多少重要得多。

(第三节)学校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对馆舍的要求

一、现代教育理念呼唤开放式的图书馆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加大了力度。其中教材的变化和研究性课程的逐步开设对图书馆乃至图书馆舍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学校图书馆大多设在一个或几个教室里,并分成藏书室、借书室、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采编室。有的学校这几个室不在一起,甚至不在一幢楼上,本来人员不足的图书馆就必须一个“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室之间几乎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其文献的利用率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图书馆界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革,加之最近几年学校强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办学规模,使学校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在迅速地扩大和提高,这样就促使学校图书馆的建筑模式必须以开放式为主,对读者服务应体现高效和人文关怀,成为文献来源广和服务功能多样的信息中心。因此,图书馆在校园的位置应该是学生们最方便去的地方,靠近教学区和休息区(宿舍区),为独立的、环境幽静的建筑。学校图书馆地点的选择和设施的安排都要考虑学生们的需求,使图书馆有易接近性,并从馆外到馆内,从入口到各个部分要规划合理,要有一个良好的导引系统。学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特别集中,到馆时间也相应集中,在馆舍设施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如走廊、楼梯等通道要宽敞,设计要合理,书架、阅览桌椅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书柜、书架、阅览架等不宜太高,应方便学生读者。图书馆外在的风貌和内在的设计要和谐统一,只有使读者产生亲切感,才能吸引读者,感应读者。图书馆便利和亲和的环境,不光有利于管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到图书馆去的习惯,提高他们对人文环境的感知品味。

过去学校图书馆功能一般比较简单,主要以收藏纸质文献和借阅服务为主,因此图书馆大部分采用固定的、单一功能的设计,书库即书库,阅览室即阅览室,每一部分有特定的不可改变的功能。如今,由于现代化图书馆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入藏载体的变化,加上现代技术对图书馆传统作业的影响等因素,使原有的图书馆建筑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可变性成为图书馆首要考虑的因素。现代化图书馆应该是大空间、便于灵活隔断的开放性建筑。它的优点是在将来扩展时可灵活延伸,在藏书空间和读者服务的提供方面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为快速发展的中学教育,迅速增长的图书资讯留有足够的拓展空间。现在开始建设设计的学校图书馆都要考虑到其弹性和可变性,为中学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代化的学校图书馆应该具有教育功能、信息功能、传播及娱乐功能,图书馆不光有藏书库、阅览室、视听室、办公室等部门,有条件的还要设立影视播放厅、音乐欣赏厅、报告厅、展示厅、甚至有休闲式阅览厅等等。有些历史较长的百年老校还有善本书库和藏品库要保留下来,一些古籍和珍贵书籍的入藏有相当严格的环境要求。阅览室可分为多类阅览,图书、报刊、多媒体等分门别类,既可合一也可为独立的阅览室。大量资料,多种阅读手段,为开放式教育提供保证。让学生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知识,感受温馨。报告厅可举办各类讲座、演讲、学术报告、读书会等活动。播放厅举行电视、电影艺术欣赏活动。播放音乐、新闻、外语等节目。展示厅可举办各种鉴赏介绍、沙龙和各类展览等活动,而休息厅又能让读者将阅读与休闲合为一体,在阅读欣赏中获得知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发现读书的乐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发展,为学生带来宽松和丰富的生活情趣,推动阅读风气,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品位。

现代化的学校图书馆应该是大跨梁、大空间,各室之间少有人为障碍,自然光照充足,便于读者自由阅读的地方。室内修饰徉简洁明快幽雅,富有人情味。小花园设在馆内,休息区、小卖部都应该成为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让读者感到图书馆不是机器书本堆积的冷建筑,而是温馨的知识乐园。

进入21世纪,图书、期刊等纸质载体不再是图书馆资料和入藏主体,如视听资料、机读资料等都已开始进入学校图书馆,图书馆的入藏范围在不断延伸,入藏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1世纪中小学图书馆也应该像公共图书馆一样,形成数字图书、印刷型图书、视听型资料共存的入藏结构,但是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更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搞特色收藏。如古籍、外文、音乐、美术、职业教育等有关资料的集中入藏,突出学校的教学特点,使图书馆逐步发展成为学校各类文献信息的中心。因此,在设计图书馆舍时,要充分考虑上述诸多的因素。

二、自动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学校图书馆舍的功能需求首先,21世纪新型的学校图书馆,其文献收藏的类型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非纸质文献和数字信息的介入,对馆舍功能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199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并同时发出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图书馆设计规范〉的通知》(JGJ38-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对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文献资料防护、建筑设备、藏书空间、阅览面积、乃至消防疏散等都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范。我国中小学中的一些重点名校中的图书馆,也开始比照这个原来主要是针对高校和公共馆的标准,建设了一批有一定面积、布局合理的现代化的中学图书馆。

同时,不管是从实现为师生读者的服务,还是从实现图书馆计算机管理上考虑,学校图书馆都要逐步实现全开架借阅。所以对馆舍的要求一是不能太分散,二是要有足够的面积来存放图书并给读者一定的活动空间。实行计算机管理,对馆舍的防漏防潮及保温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管理要设计布置网线,所以馆舍在若干年内应无大的改建和搬迁。到了21世纪,一般来说建造一所新的现代化的中学图书馆,建筑面积大约需生均一平方。一个3千学生的中学,图书馆大约需3千平方米左右。因为这里面除了传统的图书馆部分外,还要扩大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性学习和配套服务的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及报告厅等。

实施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图书馆舍设计,要尽量考虑大跨梁,大空间,然后根据功能需求用矮橱柜、盆栽植物、尼龙软索来分割组合。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和相对发达地区的学校图书馆在对读者借阅方式上已向借阅一体化发展,在一个大的开间内,布置成书库区和阅览区,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借书,也可浏览图书,还可以找寻资料自主学习。这样就方便了学生,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有的馆将计算机检索终端摆放在阅览室,读者可以通过此终端了解本馆文献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查找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

三、中小学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配套馆舍建设实例本书著者因工作关系,到过全国800多所中小学,为400多所中小学的馆舍新建和改建中的功能布局,进行过设计或接受过参考咨询。下面就举几所学校图书馆在实施自动化工程时,本书著者为这些学校画的图书馆功能布局示意图为例,介绍设计的意图。另外,为方便将来某些读者本馆设计计算机管理工作橱柜的操作,特地在本节末附三张櫉柜图:图2-7,2-8,2-9。

常州市某学校1998年旧图书馆改造时的功能布局图。当时这个图书馆只是一个过渡,2003年,该校新建的现代化的图书馆大楼已落成。因此,1998年的这张图已成历史。

但它以旧教室改造成基本符合自动化管理功能要求的图书馆的这种模式,给后来许多类似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