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巢已空情未了
15800400000030

第30章 巢起巢落篇(5)

在阿芬眼里,父亲始终是一位自立自强而又自尊的顶梁柱。想起第一次为他在床上接大便时,他是那样的羞涩无奈,为了让他舒筋展骨,教他一粒粒抓起鹅卵石投进碗里时,他是那样的听话认真,由于右侧瘫痪,扶着他的左手练习吃饭,他却执着顺从。阿芬不由想起父亲经常说的那句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的父亲,再苦再累,都值得。

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间。阿芬说,孝顺并非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不是人前人后的作秀,而是身体力行,真心实意,点点滴滴的尽心尽力。“爸,您放心吧!你们给我骨血,我给你们孝心,久病床前有孝女,这是我的承诺,是我的责任。”铮铮誓言,回报了父亲,也感动了母亲。

阿芬说,记得父亲第一次出院时,我推着他上楼,父亲突然伤感地说:“你爸现在连从九楼往下跳的力气都没有了。”那一瞬间,让阿芬万箭穿心,老是一种过程,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如果说老是生命时空坐标中的最终一点,人世间就应该都有一个年老的故事,而病痛折磨的老年又会是如何哀怨寂寥?一个曾经如此风光,要强的人,突然间生活无法自理,他失落了些什么,又心痛在哪里?阿芬恍然一悟,对老人在照顾好身体的同时,更要安抚他的心灵。

病中的父亲,也曾有过心情糟糕的时候。当他瘫痪后,觉得自己成了累赘,有一次,在病房给他喂饭,他以含糊不清的语调说:“不要喂我了,我不想活了!”阿芬和老公商量要让爸重拾生活信心,于是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公来到病房说:“爸,单位安排我去接待外宾,许多礼仪我都不懂,口语也欠缺,你外语好,有经验,能帮帮忙,教教我怎么接待。”父亲听后来劲了,脸上展露笑容,语调虽不清晰但介绍了好多经验。老公频频点头称好,父亲高兴地说:“我饿了,吃口饭再谈。”几天后,老公的同事们又按计划陆续来病房请教。气氛随之活跃,父亲提起精神对阿芬说:“我得吃好喝好,还有那么多事没做呢!”妙计得逞,乐透了阿芬,“爸,你早该这样了!你看,就是躺在床上都能发挥余热嘛!”父亲显得又有了成就感,笑了。

有人说,人老了心态仿佛会回到童年,要爱,要哄。阿芬感受更深,当父亲生病时尤其这样,要喂饭,要逗他乐,要扶他走路。看到父亲那挺拔的腰开始佝偻时,想流泪,听到父亲笑声时,又犯傻。真是岁月催人老,病痛不饶人。父亲的今天就是我辈的明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咀嚼品尝你的艰辛时,你们额头刻录着的岁月皱纹,已流逝了多少璀璨年华。过去总是东奔西走,淡化了亲情,今天多想抓住分秒的空间,来填补愧疚的遗憾。阿芬唯恐妈妈嫉妒,背转身来偷偷的说:“哲学家的话没错,父亲就是女儿前世的情人。”

不幸的一天最终到来,2009年9月王芬父亲去世。为了让老人走得安祥,阿芬强忍悲痛,请来心理专家和临终关怀医师,给父亲做了6个小时的临终关怀。阿芬紧贴着父亲的脸,握着他的双手,用最轻柔甜美的声音不断地告诉他:“我爱你,老爸!感谢你生我养我,感谢你几十年为女儿付出的一切;为女儿吃的苦,我永远不会忘记;下辈子我还要做您女儿,如果这辈子做得不好,下辈子我一定补上……”母亲泣不成声,扑向病榻上的父亲。弥留之际,父亲嘴唇翕动着,已说不出话来,但嘴角那一丝微笑,那和蔼的眼神表达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幸福的、满足的……

阿芬动情的说:“我还不能停下来,没有了父亲,还有母亲。父亲去世的当晚,我泪流满面的拉过母亲,妈,我再也没有爸爸了,以后你就是我的国宝大熊猫,是我心里唯一的宝。”“以前我一心忙着照顾爸爸,疏忽了你,以后我会把全部精力用在你身上。”阿芬想到在父亲去世的最后一年,医院连续下了5次病危通知书,每次自己都会想很久。还能为他多做几件事?几个月?还是几年?可是,没了,才知道什么是真的没了。当父亲火葬后,离开墓地,准备跨下第一个台阶时,瞬间阿芬“哇”的一声大哭出来。天旋地转间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自己再也没有爸爸了。

阿芬告诉自己,母亲同样是我的“老宝贝”,千般宠,万般爱都不为过,只要她开心。于是带她去旅游,鼓励她走出家门,参加文体活动。所幸她的身体很棒,心态也在调整中,每天回来让她讲当天的所见所闻给女儿听。她还自豪说起大家对阿芬的夸赞,对她的羡慕。

历经父亲病缠十年刻骨铭心的感受,阿芬更加觉得做儿女的一定要抓紧时间尽孝,最好在父母身体还健康时,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提高生活质量。城市一族退休后的老人,他们会感到钱花不出去,也不再有那么多的物质需要,最需要的是儿女百忙中抽点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春节快到了,阿芬把妈妈当年全年拍的照片拿到影楼,请人设计、制版,做成一份挂历送给母亲。这样的礼物,不过只花了几十块钱。但可乐透了妈妈,正是这份用心,换回了老人一整年的快乐。真的应该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去做儿女该做的事。一旦有一天父母离开了,才不会有遗憾。阿芬说,我要衷心的告诫天下为人子女们,人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子欲孝,而亲已不在。

和老公商量后,阿芬决定接母亲去自己小家,但被母亲婉言谢绝了。母亲诚恳的表示,你的孝心我看见了,更感受到了。这里有你爸几十年苦心营造的窝,一物一件有他抚摸过的体温;一角一落留下他豪爽的笑声;坐椅床榻有他与疾病抗争的故事;有我俩甘苦与悲催的往事。就让我守着老宅品尝、咀嚼,你爸留下来的诸多精神财富,走完余生。但你放心我不会趴下,只要你们常回家看看。

老人西去,女儿难舍

爱女深情演绎生死亲情

爱情有时候总是不按逻辑发展的,没有办法去捕捉它,鸿影过墙,弃子之手,不与偕老。秋水的父亲就是这样,父母早年离异,留下一双女儿,让父亲艰辛地把秋水和她姐姐拉扯成人。幸好当时爷爷还健在,伸手相援秋水就一直跟着爷爷生活。单亲家庭总是有它的不同,虽然父亲从未放弃对女儿的爱,但彼此间的沟通很有限,再加早年秋水的生活动荡,辞职离家,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最让父亲操心。

大千世界有聚有散,有喜有悲,许多时候佛陀总是欢喜耍弄它的双手,将悲剧的种子给你埋下,又悄悄地躲在一旁,暗自得意地看它开花结果。终于有一天秋水的父亲被查出肺癌,又到了晚期,医生说已错过了动手术的最佳时机。

于是秋水和姐姐选择了刻意隐瞒。他们担心单身的父亲心理承受不了,一旦他知道,不仅会拒绝服药,甚至会自暴自弃。她的叔叔也曾患癌,父亲当时的态度十分鲜明——不同意化疗。结果是,化疗后叔叔去得更痛苦了。她想,不如就让父亲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过去下,反正治疗是无效的。然而,秋水又很矛盾。如果瞒着父亲,到不得已时才让他知道,父亲会不会怪我们?或许人在将死之际都会挣扎?或许他会拼死化疗?至少他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努力。毕竟,生存的权利是他的。现在他已经怀疑了,说我们合计着骗他。一次临睡前,他看着我们,眼里充满了悲伤与绝望,泪水就掉了下来,我的心都碎了。我也经常看见他独自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很痛苦。我又想,怀疑说明心中仍有企望,这总比绝望好啊。这可是女儿心境的历程与独白,渴望有处释放,有人指点。

如何面对亲人的病危,没有亲身体验的人绝不会理解其中的痛苦。秋水在闷郁、彷徨,不知所措时想到网络上曾经相识的柯老师,整宿没睡,犹豫到底该不该告诉他,向柯老师请教能帮我吗?在绝望中挣扎的秋水,最终发出了邮件。网络一端的柯老师,开始有些迟疑。生与死从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事。怎样对待生与死,不仅仅是人伦亲情,还涉及多方面哲学课题。“死”是一个人们相当避讳的字眼,身边的许多朋友往往在亲人罹患绝症后不知所措,大多数会刻意隐瞒直到亲人离去。

面对一位真情企盼心理疏导的女孩,柯老师觉得不忍旁观,于是以自身的阅历和参悟,围绕孔子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一严肃、玄奥,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进行着真情的告白。柯老师给秋水回信:

“父亲突然得了绝症,你还年轻,缺少精神准备,可以理解。生是一种生命状态,死亦是一种生命状态。其实我们的先人对生死有着相当达观的态度,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的即是丧事。但死亡毕竟是令人恐惧的事情。”“是否将病情告诉患者,要根据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情况而定。有些人能够平静地面对生死,对医学也有一定了解。得知真相,不仅不会引起惊吓,反而会使他更积极更坦然地面对余生。但许多人得知身患绝症后,无法面对,恐惧反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对你父亲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总之,一切以患者更乐观的精神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为要。”

几个月后,秋水告诉柯老师,他的父亲已经安然去世。秋水的叙述传达出了一切。

“父亲过世了,走时极平静,作吉祥卧,如深眠。这几天在家中给父亲守灵做七。说不清楚自己的心情,是自己都没有想过的伤心。家中摆有两个人的照片,一张是爷爷,从小带我长大,我在十年前送他离开。还记得那时父亲哭的样子,十年后父亲也只留下了一张照片。”

“离异后的父亲,孑然一身,既要拼搏职场,又要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姐妹,各种的痛苦艰难,为什么做子女的就没有多一些理解?就这样,父亲离开了,再也无法叫一声爸爸了。”

“今天在他的灵前,我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看着他的照片,我忽然恨起老天爷,为什么那么多人长寿,却只给我的父亲64年?我买了别墅,跟他说了留一层给他,他可以跟自己爱的小女儿一起住到老的,他当然很高兴。可是,为什么不给他这么一天?为什么不给我那么一天,让我能用足够的成熟与温暖去爱他?一时间我真不知接下来的生活怎么过。”

“虽然在人前我依然坚强地打拼我的事业,但只有自己知道,我的心里对生活的热情已经快速退化死去,就像一根神经,它曾经敏感,现在已无知觉了。我非常沮丧。”

柯老师被震撼了,说,一个年轻人在父亲离去后的第一时间告知了我,我感到了一种责任。迅速的给秋水回信:

“亲人离去造成的情感空缺很难用别的东西弥补,甚至不是时间可以消散的。特别是你还年轻,完全没有准备。很能理解你的痛苦。但生者的悲哀往往在于不知逝者去向何方?他们离去后是否安好?我想,对于那些一生善良的人而言,与其长期身陷病榻的苦痛与煎熬,另一世界的景象一定是好的。你说父亲离去时,极平静,作吉祥卧,如深眠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你应当得到安慰,他已经得到了解脱。”

“生命总是有来有去,就像春夏秋冬的转换,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亦是大自然的魅力。许多人对逝去的亲人都会心怀愧疚,觉得相伴时间太少,觉得许多恩情未及回报。但人生就是如此,一切都不可能重新来过。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思维和特点。即使回到原点,如果其他因素未变,你还照样会为世间的风风雨雨奔忙,人生的轨迹仍会如此。所以,希望你平静。”

语重心长,话虽如此但秋水伫立在刚买来而又空荡荡的楼层,仍然一片茫然。从凡俗生活中萌发出来对父亲的愧疚,从失去唯一亲人精神伤口中流淌出来的鲜血,一滴滴的敲打着秋水的心灵,总是椎心刺骨的发出质问,真不该在父亲患病期间,还因为一些琐事引起误会与他争执,让父亲很伤心。虽然在他病情恶化,一直挤时间守着他,喂他吃东西,逗他开心。晚期,他已经偏瘫在床了,但思维单纯,求生欲望忽然很强,医生说他拖延不了几天了,可是我们不能告诉他,怕他绝望。秋水再次打开柯老师的邮件读下去:

“担心自己的善意和孝心不被父亲理解,其实不必。思维很神秘,潜意识可以把彼此最隐秘的感情和愿望沟通和传递。虽然你与父亲有过争执和误会,但我相信,如你知道父亲爱你一样,他亦一定明白你亦爱他。中国人的感情表达一向十分含蓄,即使至亲至爱,也羞于将爱字放在嘴边。放在嘴边的情感表达反而会显得浅薄。”

“父亲曾赋于你生命,并养育你长大,你成年后希望用足够的成熟与温暖去爱他,这是人之常情。而现在,父亲过早地离去了。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

“以父亲对你的爱,你生活得幸福快乐恐怕才是他最深切的愿望。”

秋水的心理得到疏导,独自走进别墅,决心把留给父亲的一层,按照父亲生前的爱好与习惯,构思并设计图样,打理出父亲曾经渴望而未实现的新居。必须有的四壁图书,翰墨飘香,典雅优静。尤其不忘将父亲最佳的一张照片,微喷扫描刻录成巨幅彩照,悬挂客厅中央。让父亲那睿智善良,慈祥中暗含忧郁的双眸,永远雍容庄重的凝望着我们,鞭策鼓励着后辈,勇于承担,敢于向上。

父亲生如冬梅傲然,逝如秋水静美。留下的虽是空巢,却非空灵,是子女们永远凭吊追思的生死亲情,心灵的“方舟”。

无奈中的老人们

跪求清白,糊涂酿祸,老年人生

摩天大厦,奔驰宝马,风驰电掣,红男绿女,商贾如云,人头挤攒,营销飘红,GDP攀升。好一个城市风景,刺激感官,为城市赢得加分,而身居其中或外来宾客,感受最真切的却是其间一些人性冷暖,人文培育,政治生态。透过城市的温暖小事,人们会产生靠近它的渴望,体察到和谐与温馨。而它的任何冷漠,诚信的缺失,亲情的疏淡,则会让人们产生对它的距离、陌生和失望。

最敏感而又能折射城市精神风貌的,应当从弱势群体中去观察、追寻。当它一次次的冷漠弱者,慊弃弱者,甚至让弱者在屈辱中求生,玷污的不仅是城市名片,更让城市在冷漠中磨损了精神。让我们走进老年一族,书生窥豹,则略见端倪。

什么叫老年?避开医学的定律,最通俗而又精辟的界定,莫过语言大师候宝林先生的一句台词:“过去的忘不掉,现在的记不清,未来的不敢想。”年纪大了,手脚失灵,举止迟缓,思维零乱,脑子糊涂,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来关爱老人们的晚年?他们的言谈行为,既会让人怜悯同情,又会使年青人啼笑皆非。

2011年5月21日20时,72岁的汪婆婆在武汉家乐福光谷店购物结账时,因4袋促销赠送的麦片是否要付费与收银员发生争执,当场被家乐福店当成小偷,还被强迫拍照签字。

21日晚,汪婆婆与老伴再次前往家乐福光谷店,在家乐福相关负责人面前下跪,请求家乐福书面致歉,还自己一个清白,引起舆论哗然。家乐福中国“官方微博”不得不回应“进行严肃查处”。

事后,汪婆婆证实,该店已派人登门致歉,还送了一些东西。汪婆婆声泪俱下的说:“不过我们没要。我们不缺那点东西,我们是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们对我们的伤害太深了,现在晚上都不能睡觉,光想哭。”汪婆婆坚持要家乐福给官方书面检讨。在赞美老人家求尊严讨公平的伟大精神同时,谁来熨贴这受伤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