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巢已空情未了
15800400000035

第35章 巢起巢落篇(10)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而这位亲生儿竟用茶几上的杯具(悲剧),酿造了全家人的餐具(惨剧)。

今年86岁的何老汉,家住贵池区秋江街道万宝村,育有4子,妻子已去世,现暂住大儿子家中。2011年3月4日中午,61岁的大儿子便来到共居处,和他商量四个儿子如何赡养他的问题,和父亲起了冲突,老父气急之下拿起菜刀砍向儿子,大儿子被砍后夺下菜刀,将老父鼻子割下一大块,耳朵也割去一部分。

在池州市人民医院躺着的何老汉,其左眼、左耳、鼻子全部围着厚厚的纱布,左手腕处和颈部也缠着纱布。

医生说,当时何老汉的鼻子被砍掉一大块,挂在嘴唇上,左耳也少了三分之一,伤势很严重。而大儿子头部受了伤,伤势稍轻,也安排了住院。

据了解,被儿子砍伤后,心情悲痛的老人,曾用刀割破自己的左手腕自杀,喃喃着:“自己不想活了”,并极力拒绝警方和医护人员救助。

躺在病床上咳嗽不断的何老汉说:“我先拿刀砍儿子不对,不然儿子也不会砍我。”显然不愿儿子为此事遭受法律的严惩。

村民们说,除了赡养老人问题,还有个重要矛盾就是田地的分配,为此两人经常争吵,就在之前,老人还准备去法院起诉儿子。

现在社会一些浮躁现象,让人们失去了太多美德,而教育的缺失,则使真、善、美,失去了培育的土壤。隐忍和沉默似乎从来就是可怜天下父母与生俱来的品质,而隐忍却催生并助长了儿子的娇惯与戾气。更多的类似人伦悲剧则因为父母的善意和隐忍而沉寂。

须知筑巢难,守巢更难。好的,坏的都是人生,乐的悲的,都是命运。莫让眼泪在时代中飞,亲情被孽缘追。

我们的晚年该交给谁

摔伤,喝尿,养老院中老人受煎熬

78岁的老人张立玉在合肥一家护理院里摔成骨折,在护理院躺了20多天一直未得到及时治疗,老人家如今躺在病床上,痛不欲生,而护理院却不愿承担责任。

张某夫妇在外地打工,出于一片孝心在父亲同意下,将老人送进合肥瑶池老年护理院安度晚年。2011年8月8日晚,张某突然接到护理院负责人汪某的电话。告诉他最好来趟护理院,称张老很想念儿子媳妇,同时汪院长透露张老不久前不小心跌了一下,不过,伤情不重。

第二天晚上,张某和妻子来到护理院,看到躺在床上的父亲。媳妇回忆,当时掀起被子,看到老人左腿有一点肿胀,但不严重。院方告诉家属,老人是8月4日上午在活动室看电视时不小心跌伤的,护理院一直在给老人吃消炎药,应该没有大碍。见护理院如此尽心,夫妇俩便放心地离开了。

20天后,张某准备去外地打工,临行前,夫妇二人再次来到护理院看望老人。张某看到躺在床上老父,眼前一幕却让他几乎落泪。父亲身体下面压着一张塑料皮,左腿肿得很高,肿胀处呈黑紫色。因为疼痛,老人不停地呻吟,儿子心疼地扶起老父,却发现老人身上长了褥疮,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异味。张某推测,父亲这些天肯定一直没有下床,护工也没有及时给父亲清洗身体。

第二天,张某将父亲送到花冲二院治疗。经诊断,老人的左腿严重骨折,需要入院治疗。

次日下午,记者来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张立玉老人,老人身体很虚弱,左腿已上了夹板固定,可能因为躺的时间太长,背部不舒服,老人时不时咬着牙,双手紧抓病床上方的拉手,艰难地将上身抬起。

张某说,本来很信任护理院,将父亲送来颐养天年,没想到最后让父亲遭这么大的罪,真是越想越气。

媳妇质疑护理院,父亲伤情加重时为何不及时采取措施送医治疗,或者电话通知家属,“如果我们29日那天不来看老人,还不知道老人要被折磨到什么时候!”

媳妇告诉记者,父亲受伤住院后,关于治疗费用以及责任问题,护理院一开始态度很强硬,称这是老人自己不小心摔伤,与护理院无关,将责任全部撇清。

后来,媳妇找到庐阳区民政局,在该局老龄办的斡旋下,双方坐到一起就责任认定问题展开协商,遗憾的是,双方始终没能谈拢。用媳妇的话说,协商失败的关键是护理院方面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压根就不想担责。

护理院对此究竟是何态度,记者致电院长汪某。当记者刚提到这起事件时,汪院长忙打断记者,抛下“我不清楚,不方便回答你”,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由于护理院不愿正面面对,这让记者无法全面了解这一事件。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庐阳区民政局,老龄办一位工作人员称,民政局一直在努力调解此事,但最终因赔偿标准问题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位人士表示,民政局接下来将进一步做双方工作,希望双方互相理解、理性处理,倘若真的无法达成和解,那就建议双方走司法途径。

张立玉老人摔伤一事,护理院到底有没有责任?安徽徽达律师事务所方达夫律师认为,护理院与老人之间存在合同服务关系,护理院有照顾老人饮食起居以及保证其人身健康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另外,一旦老人患病或突发意外,护理院也有义务及时通知老人家属,履行告知义务,“据家属说,张立玉老人伤情后期加重,护理院并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因此其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2011年6月3日,新华社电讯:目前,一段揭露郑州市《畅乐园老年公寓护工残忍虐待老人》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载,引起众多网民关注和极大愤怒。这段视频由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冉亚阁等蹲守一个多星期拍摄所得。视频中可以看出,郑州市中原畅乐园老年公寓一到凌晨4时,这个老年公寓的灯全亮起来,一名护工就叫老人起床,老人不起来,就把老人拖起来,打耳光、殴打老人、进行捆绑,强迫老人喝尿,无论怎样哀求也没有用。据闻芜湖市,某老年公寓规定,凡老人死于某位护工当班时,为奖励其善后“辛苦费”,发给当月双倍奖金。因此当老人弥留之际,当班护工(尤其夜班)则将老人双手分别捆在左右床栏杆上,再用被紧紧裹住其头脸和全身,活活将老人闷死。至于有的民办老年公寓为节省开支,让护工每天到菜场捡边叶烂菜,甚至垃圾箱中丢弃的食物,做为食堂供应老人的餐食,等等怪事无奇不有。

据安徽省公布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该省民办养老福利机构230多所,床位9000张,收养老人5600人,空床率占37%。一边是养老机构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供需矛盾突出,另一边是有限的养老床位在空缺,原因何来,耐人寻味。

2011年11月22日《合肥市城区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已出炉。空巢原因,31.7%为与子女分开居住更自由;22.16%为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22.06%怕给子女添麻烦,或为房子小、子女不愿意、子女不在身边等。他们的生活来源,近三分之一空巢老人收入在低保线以下,靠退休金、社会救助、子女资助、配偶遗属补贴、亲友资助、企业养老补贴等维持。不足一半的空巢老人能够或基本承担日常的医疗费用,超过半数表示承担有困难或根本无力承担,有病只得硬扛着。

当前,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矛盾相交识,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

“冷血护工”让人震惊,刺痛人心的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与其揪着那些人的无德言行捶胸顿足,不如反省其背后真正问题。撇开护工的无德,再看老年养老机构现用的所谓护士等医务人员,有的根本连正确的测血压操作也不会,简单的应急处理更不会实施。如老人烫伤、跌倒、乃至心脏骤停等专业应急手段更是缺失。生命不能待待,目前国际公认的心脏骤后的5分钟内为抢救黄金时间,每耽误1分钟,生存几率会下降7-10%,10分钟后死亡率达90%上。现在的民办养老院或公立养老机构能做好、做到吗?

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建设事业,子女在外地打工,拼凑所有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却在如此冷漠中独自承担身体磨难和生活孤独。面对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人员普遍老化,服务理念落后,监管机制不明确,缺乏合理的行业标准与行业管理规范的混乱养老服务,又岂是一些养老院纷纷上马,楼房一栋栋建得漂亮的形象工程,所能粉饰得了地?

服务与漂亮的硬件名实不符,其弊病更加可怕。老年问题日趋加重的今天,社会养老就是一面镜子,它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一旦折射出的是诚信缺失,人心冷漠,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和利益诉求渠道梗塞,只会让人们对社会更加陌生,让公德更加失落,让社会心态迷茫。无论年龄老幼,都企盼重构社会信任,追求生活安全、幸福和谐。

勿忘李白的名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不仅是老年人的诘问,更是所有将老而未老的人们共同的纳闷。老了应该相信谁?依靠谁?一步一回眸,长亭更短亭,何处是他们该得到的归程?

灵位岂能成诉求道具

冰心夫妇墓碑遭孙儿泼漆

春残夏始,东风劲吹,四季花香,北京八达岭不远处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里,蓝天白云,庄严肃穆。这里荟翠名人,典藏人文,夏衍、田汉、叶圣陶、曹禺、冰心、吴文藻夫妇等文学巨擘的纪念碑耸立平台之上。有的墓碑前还端放着来瞻仰者留下的康乃馨、勿忘我,草坪无尘,三色堇盛开,妍丽鲜花拉近了天堂与人间的距离。

2012年5月31日下午,踏上冰心夫妇纪念碑的一刹那,天旋地转,两眼呆滞,但见两位老人慈祥雪白的头像上红漆泼写:“教子无方,枉为人表”碑上方,贴有一张白纸,上写道“两位伟大的教育家,请睁开眼,看看你们不孝之子。你们是怎么教育的?真是教子无方”。经调查,这名男子竟是冰心的亲孙子吴山。内容除控诉父亲吴平的感情生活外,还描述了母亲每况愈下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吴平是冰心与吴文藻的三个子女之一,也是唯一的儿子,现年82岁曾有过两段婚姻,吴山的母亲陈凌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这段婚姻持续了40余年,直至2011年结束。

记者联系到吴山本人,他承认这件事确实是自己所为,但是“被逼无奈”,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自己不会揭露这些家丑。吴山说:“我当时还想把墓碑给砸了,后来被自己的几个朋友给拦住了。

谈到这次行为的原因,吴山说:“我父亲对我母亲极不公道,我这样是为了我的母亲,想引起社会重视。”吴山说:“父母离婚官司前后打了6年,但离婚时房产分割不公平。奶奶(冰心)去世时留有11套半房子,分给三个子女,每个子女差不多能有4套房,但父亲与母亲离婚时,却并没有对这些房产进行分割。”关于父亲的真实财产,吴山认为父亲应该有上千万元的身家。

吴山与其父吴平的财产纠纷一度诉至公堂,吴山要求吴平给予其两套房子并现金300万元,但吴平拒绝给予现金,经法院两次审理,最终都判吴山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