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自我的主体社会,必然以诚实作为最为基本的品质,因为这是进行自我认知的基础,离开了诚实作为保证,真实的自我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自我价值可言。
在这样的社会,人们的真实情感往往会通过直率的方式表露出来,即使是嫉妒、怨恨都以相对直白的方式得以呈现,不会碍于表面的礼节而将这些掩盖起来。
主体社会在人们看来并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在模式化社会的人看来,甚至会觉得它具有某种野蛮性,但这又恰恰是人的真实状态。也只有在人们能够真实地呈现自我的情况下,才能够真实地认知自我,从而回归真实自我的自由状态。
人的诚实品质并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而是人的意识“本我”自由特性的必然产物。只有自由展现才可能表现得真实与诚实。
在主体社会人与人之间会坦诚布公,当然这种所谓的真诚面对并非都是好的方面,只不过在主体性社会,人们更有勇气面对现实。根本的在于人们有勇气面对自我。
归纳来看,在主体性的社会,人们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是人们思想的充分展现。在主体性社会中,人的意识状态更有可能达到自由自主的状态,并从潜意识的模式当中获得解放,也因此会表现出极强的思想创造力。因此,在主体性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语言总是表达得非常充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非常重视思想的力量。知识与思想相比,人们更看重思想的重要性。
在主体性社会,虽然经济形态往往会较早地进入所谓知识经济阶段,但在这个阶段对知识的重视,实质上是对人的思想创造力的重视,这才是主体社会能够源源不断产生知识创造的源泉。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并不在于对知识的吸收,而在于知识的创造。
我们常常会将知识捧到很高的位置上,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看到了知识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却并不清楚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仅仅是从“食利者”的角度,急功近利地去看待知识本身,结果知识就成为了物质化或者利益化的存在。
在此情形下,人们往往将知识当成是高于人本身的存在,其结果就是知识本身变得僵化。实际上知识的产生只不过是人本身的实现方式,所以并不是知识本身有多么神奇,而是在于思想的巨大威力,知识只不过是人实现自我的产物而已。人没有意识的觉醒是不可能产生创造的。在对知识的重视过程中,往往会颠倒知识与人之间的关系,将知识当成了人之上的存在,结果人就成为了既有知识的奴隶。人们越是以这样的方式重视知识,就越是脱离开知识的本质,就越是处于知识创造的匮乏当中。
脱离开人本身而盲目追求知识,就会使得知识异化,也会使得人本身异化。在人的潜意识模式之下,知识仅仅是继承而来的,不可能真正产生创造力,顶多用来进行重复生产。
在潜意识模式之下,知识往往成为取得优势地位、获得权力、进行掠夺的手段。于是知识常常成为地位与权势的象征,脱离开价值创造的知识本质,异化为能够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的工具。这样的知识不但不可能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反而使得社会堕入创造力衰竭的深渊,知识被权威所垄断,而使得普通的社会大众在知识教条的束缚之下失去了思考力,这样的知识有比没有更加可怕。
知识凌驾于人之上,并不是简单的教条化问题,而是那些所谓掌握知识权威的人,可以利用知识凌驾于他人之上,这实际上就是潜意识掠夺模式在知识领域的扩展。
可见,单纯的知识并不必然促进人的进步,在人本身没有实现觉醒的情况下,知识往往会被异化。知识本身的目的,仅仅是人们创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但是在知识异化的情况下,掌握知识的人不但不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而会利用知识获取优势地位,去奴役和支配他人。
摆正人与知识的关系,就是要找到知识的源头,不是将知识本身作为僵化的教条去崇拜。对于知识本身的崇拜,本质上都是自我失守,不但不能够促进知识的不断创造,反而会扼杀知识的进步,使固化的知识成为人的束缚。
知识并不是创造力本身,人的思想才是人类最为核心的推动力和生产力,也是不断创造知识的源泉。真正重视知识的时代,恰恰是重视人思想的时代。既然人的存在本质上是意识的存在,那么重视思想本身,也就是重视人本身。
二是价值贡献。主体社会称得上是价值社会,人们会充分认知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也会认知到一切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人自身。“本我”无限量的价值创造力,为价值的衡量提供了无限量标准,使得人们能够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去衡量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也就不断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贡献。
人对于外部事物的价值衡量,实际上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衡量。主体社会是充满生命意义的社会,人们不断探求生命意义本身,并且用价值创造的方式去实现这种意义。
对价值的重视能使得人们的意识更加自由,也更加务实,将主要精力放在价值创造的行为中,而不是停留在主观臆想的层面上。在主体社会,并不是进行务虚的思想探索,而是将意识思想的无限可能性,落实在现实的价值层面上,使人们找到自己的真实存在。
意识的自由使得人们有了“我”的觉醒,而“我”的觉醒又形成了关于“我”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的价值创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