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年鉴2001-2005
15860400000031

第31章 教育学研究成果简介(1)

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与办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

王恩涌(兰州城市学院)/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2年项目(AGA010005C01),2005年结项

课题在大量前期调研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了研究的整体结构,从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分析人手,结合我国中、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寻求找出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和特点,同时考虑了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应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等。该项目详细研究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市场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政府职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找出了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共性的问题,得出了合理的结论,认为今后我国劳动力的主体应是需要经过职业技术训练的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也是我国实现人才战略转移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顺利实现农村人口平稳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并提出把高等职业教育列入实现西部对东部的经济追赶,迈出“跨越式”经济发展步伐的发展战略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应作为一个与学科型教育并列,共同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西北三省区特贫困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深化实验研究

马金玲(甘肃省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DMB010804),2004年立项,2007年结项。

课题通过对西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现状进一步调查,分析女童教育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对这些地区的儿童特别是女童入学率低、留级率高、辍学率高的原因从教育的价值、公平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理性思考、深入反思。针对女童教育发展缓慢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显示,从哲学、社会学、跨文化学、民族学多角度审视,在其理性化层次上开展研究,以探究新理论的支撑。还对女童教育的行动,提高失学儿童就学教育机会的策略,女童教育参与式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课题对还未“普初”或“普九”的县,针对性开展实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对特贫困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研究具有一定创新。

教育公平论

李介(陇东学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力求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两个角度探索研究教育公平。一是从宏观角度对我国西部教育、女童教育、民族教育、残疾人教育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关注教育公平;二是从微观角度对教育内部的课程、师生交往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问题的研究,使教师、学校管理者认识到教育内部公平的重要性,并树立公平的教育观念,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宏观上教育公平应坚持基本权利领域和公共教育资源领域的平等原则、非基本权利领域和非公共教育资源领域的不平等原则。应因地制宜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发展的地方化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应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包括城市薄弱学校、偏僻农村地区儿童教育、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女童教育、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应建立“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优先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应完善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各种制度,使低收入家庭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微观上教育公平应使教师消除课程中的成人化倾向、城市化倾向、男性化倾向。应建立课堂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消除课堂教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应重构教学的空间格局。应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甘青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

黎军(兰州大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

该书采用教育学、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以及实证主义分析的方法,对甘青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论着共分为导言和五章正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甘青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价值、研究范围和方法以及论着的逻辑结构;第二章概述了现代远程教育结构与理念;第三章对甘青宁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作了横向比较,提出了具体的运用模式和具体的应用;第五章从宏观角度就甘青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该书通过界定现代远程教育的概念及其构成体系,论述了在甘青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现实性及其组织模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对该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探寻一种系统的、执行成本不高的、能够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建立一个目标的、实际的、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成果还对现代远程教育在甘青宁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和对策;同时,根据甘青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情况和基本条件,论述了甘青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从法律上寻求规制与保护的必要性。全书通过梳理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范围、体系构成、学科价值,论述了在甘青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区位特征、生存基础、发展规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远程教育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发展和实施的框架与模式。

多元文化与西北民族教育研究

万明钢(西北师范大学)/民族出版社,2005年/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研究项目(04JJDZH011)成果

多元文化教育始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理念,但它一经形成,便成为一种世界民族教育的发展趋势。尽管中国与西方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长期彼此漠视对方,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二者却在民族教育发育与多元文化的共存上“殊途同归”,多元文化教育已不再意识形象领域的“戒备”概念,而是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理念。

该书就是一部关于多元化教育的比较研究专着,内容涉及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方法及对象,多元文化教育概念论争,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及其批判,中国多元文化教育史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等。该书从藏族、汉族、回族中的大、中学生的交往和生活人手,探讨了不同民族之间学生的民族认同问题,系统的分析了其中深层次的文化适应问题。全书共八章内容: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研究;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族际归因研究;自我概念与宗教意识;不同民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回族青少年宗教价值观社会化研究;回族社区女性宗教生活研究;回族中学生的宗教世界;民族心理学的历史与目前研究主题。

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赵怀让(兰州大学)/《科学·经济·社会》2001年第2期

该文就高校重点学科(博士层次以上基地)建设问题展开讨论。该文首先对改革开放20年的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进行了回顾。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211”工程的实施,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迅速。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学位制度和博士后流动站制度;评选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11工程”。其次进行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以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和有关“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为人选条件,设计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5个,对全国99所高校的重点学科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发现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很不平衡,重点学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融合的产物。该文认为,国家仍是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如果让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完全依靠市场去调节,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国家主要要通过作用是政策的引导和经费的支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要融入社会主义大市场。通过为社会服务,互惠互利,密切高校与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关系,找到为国家经济建设、地方发展和科技进步做贡献的位置。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必须坚持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融合。高校之间的差距,说到底是科学研究上的差距,重点学科建设就像一根转动的链条,可以提高转动的速度,但不能逾越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区域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区域教育学的创建

焦瑶光(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