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15860900000059

第59章 惠及桑梓

家乡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干事业的大本营。每当他事业受阻、心灵受到创伤、感到过分疲惫的时候,他会重新投入到家乡的怀抱。在这个僻静、熟悉而又温暖的港湾里,他能够吸取足够的养分,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他再次信心倍增、意气奋发,蓄满势后又扬帆破浪,驶向四方。因此,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充满了感情。每次回家,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们都会争着出来看一看村里几辈子才能出来的一个“大能人”。每当此时,他眼里噙满了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临走时,他给每个老人留下了50元钱的生活费补助……老人们感动得一直把他送到很远的地方。王永平的成功,无疑给村里人树立了榜样,使他们能够剔除自卑的心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从那片狭窄、贫穷的黄土地里走出,到外面广阔而精彩的世界里一展身手。

他对家乡的回报也是丰厚的。1994年3月,王永平发现家乡父老乡亲们种完庄稼就没事干了,整天蹲在墙根闲聊,他就无偿投资修建了一栋砖房,并出资3万元购置了图书、象棋、扑克、乒乓球等。同年12月又捐款40000元,改善了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还为家乡修公路近两公里多。去年,当他看到永靖县三塬乡政府办公楼破败不堪时,就投资70万元(乡上拿出20万元)给乡政府修建一栋办公楼,工程在去年10月竣工。临夏州永靖县黄河集团建材总公司,举步维艰,面临破产,王永平拿出1180万元毅然买下了这个企业,安排了该厂95%的职工407名,使他们重新上岗生产。

现在,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王永平对未来是如何思考的呢?当我们向他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无疑是如何管理好现已形成规模的企业,以其整体实力迎接市场经济大潮的挑战。我们相信,随着镍都的腾飞,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开拓精神的王永平一定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会以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现代化的城市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