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15883100000009

第9章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陕西编号:Ⅷ-8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铜川市

耀州窑刻花团菊大碗(北宋)

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100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宋代时,此地辖于耀州,故名耀州窑,其产品称为耀州瓷,或名耀瓷。耀州窑以黄堡为中心,沿漆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坊”。同时还有立地、上店村、陈炉镇、玉华村等窑场,依次排列,绵延百里。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进入鼎盛期。此时的耀州窑自成窑系,它以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进而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和代表。这时期所制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 纹饰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

宋代以后,耀州窑又继续烧瓷数百年。因金元兵灾及各朝代的动荡变迁,至明代中期,耀州窑衰落,各陶场均已停烧,惟有陈炉镇延续至今,成为西北地区的制瓷重镇。

陈炉镇11个村庄几乎家家烧瓷,被誉为“陈炉不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镇作坊并为国营陶瓷厂。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专家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但近20年来,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冲击下,陈炉镇的陶瓷业一度萧条,加之年轻人纷纷出外打工,年纪大的“匠人”相继去世,使得流传了1000多年的传统陶瓷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急需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