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华体育奇葩——武术
15888300000003

第3章 武术基本知识(1)

(第一节)武术的基本概念

在人类漫长的历程中,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武术概念的描述是有所不同的,人们认识和研究武术主要是以武术本身作为其依据。它的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着的。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属于武术类的名词。在春秋战国时称为“技击”(这属于兵技巧一类);汉代时期就已出现“武艺”一词,并延用到明朝未年;到清朝初期时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的“武术”一词;民国时国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后一直沿用“武术”一词。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慢慢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和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经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武术的体育化让武术的内容、形式和训练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在进行不断的变化。武术发展到今天,它的基本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不单是一个运动项目,并且也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千年来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节)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一、武术的特点

第一,武术具有很强的技击性。

武术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以军事训练的手段出现的,和古代军事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技击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在现实实用中,武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杀伤和制服对方,它一般会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让对方没有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现在在军队和公安中被采用的比较多。武术现在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技术上仍然是具有攻防技击性的、并且把技击融合在套路运动与搏斗运动中。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搏斗运动中达到了集中体现,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大体上是相同的,但是从体育运动这一方面来说,它有一定的竞赛规则,一定要以不伤害对方为基本原则。就像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所以我们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特别强大的攻防技击性,但这又和实用技击有一定的不同。

第二,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广泛的适应性。

中国武术的又一大特色是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我们所指的内,就是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我们所指的外,就是说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互相联系并统一的整体。武术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以武术的功法和技法体现出来。“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门派练功的基本准则,武术的练习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还有和其他相适应的各种练功的办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去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还比较低,被称为“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还能够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和练习的内容和方式,即便有时候没有带上器械,也没有关系,可以空手练拳和练功。所以我们说,武术的练习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也相当的小。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较,武术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

二、武术的作用

第一,健体防身,提高素质。

武术套路运动的动作主要有着屈伸、翻腾、平衡、跳跃、跌扑等,人体中的每个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进行系统的武术训练,对人体的速度、耐力、力量、灵巧、柔韧等身体素质的要求都高,人体的每个部位“一动全动”,基本上都会参加运动,让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人体中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强身健体都非常有好处。

第二,培养品德,锻炼意志。

练武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是非常全面的。如果要练好基本功,就一定要不断克服疼痛关,人们常说练武要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首先要克服枯燥关,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的锻炼,能够培养出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第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武术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不管是套路表演,还是用散手比赛,都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中国大诗人李白的好友崔宗宗称赞李白“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这些都表明不管是显现武术功力和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能够引人入胜,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所以说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第四,技术交流,促进友谊。

武术运动技理相通,蕴涵丰富,入门之后会就有“艺无止境”的感觉。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促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还能够增进和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很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爱好武术套路,也喜欢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来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等途径,在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它。

(第三节)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一、一般规则及评分

(一)竞赛类型分为:

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

(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

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

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

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

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

(四)武术竞赛项目

1.长拳。2.太极拳。3.南拳。4.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5.刀术。6.枪术。7.棍术。8.其他拳术。9.其他器械。10.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11.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1.形意、八卦、八极。2.通臂、劈挂、翻子。3.地躺、象形拳。4.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1.单器械。2.双器械。3.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

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

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

(1)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

(2)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3)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应在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比赛通则和评分的标准:

1.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开始计时;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计时结束。

2.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太极拳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3.青少年组和儿童组不得少于1分10秒。

4.裁判员组用两块表计时,时间不足的扣分,以规定时间的一块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