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尊师篇
15890100000015

第15章 岳飞祭师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岳飞从小就参加劳动,身体锻炼得很结实。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能拉三百斤的硬弓了。汤阴县有一位武功师傅,名叫周同,他擅长射箭,好多青少年都拜他为师,学习箭法。同村的长辈见岳飞小小年纪竟有那样大的臂力,就推举他到周同门下学射箭。

学过一段时间以后,一天,周同把弟子们召集在一起,当众连发三箭,都射中了百步以外的靶心。弟子们见了,都为自己的老师喝彩。周同对弟子们说:“你们练到这种程度,我才能向你们传授更精深的射术。”

岳飞急于学到老师的全部本领,马上走到周同面前,恭恭敬敬地行过礼以后,说:“请您让我射三箭试试吧。”

周同点头答应。岳飞拉弓搭箭,瞄准靶心,嗖的一声,靶子上原来周同的箭(箭的末端)应声而碎。紧接着,岳飞又发一箭,同样射中另一支箭。

周同高兴极了,当即把自己最心爱的两张弓送给了岳飞。这以后,周同把自己平生的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岳飞。

在周同的传教下,岳飞的箭法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后来,他又跟随名枪手陈广学习枪法,练就了一身出类拔萃的好枪术。

就在岳飞的武艺一天天长进的时候,老师周同不幸去世了。

岳飞的心里非常难过。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置备一些酒肉,到周同坟前祭奠。他自己没有钱,又不愿增添家中的负担,只好典卖衣服。不久,父亲岳和发现岳飞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了,就询问他。岳飞跪在父亲面前什么话也没有说。父亲气坏了,动手打了他几下。岳飞忍着疼,还是一声不吭。

岳和觉得奇怪,就留心观察岳飞的活动。到了初一那天,见儿子又出去了,他就悄悄地跟在后面。只见岳飞来到周同的坟前,先取下弓来连射三箭,又恭恭敬敬地跪下,把肉埋在老师的墓侧,再浇上酒,脸上显得非常悲伤。

岳和看到这些,感动得热泪盈眶,三步并作两步跨到儿子面前,问:“你跟随许多老师学过武艺,为什么单单祭奠周师傅呢?”

岳飞说:“老师肯在几天的时间里,把他老人家一生摸索出来的本领全部传授给我,使我有今天这样的武艺,老师生前,我无法报答他的恩情,如今我只能来他的坟前祭奠了。”

岳和听了,感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他抚摸着被自己打伤的儿子的脊背,问:“你对恩师都能够这样怀念,如果以后国家需要你,你也一定能忠心报国了。”

岳飞昂起头,坚定地回答:“孩儿将来定要拼杀疆场,尽忠报国!”

言行导航

古语“明师之恩,诚为过了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岳飞对自己的老师非常尊重。老师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岳飞都要拜祭自己的恩师。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师恩难忘,从古到今,尊师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请今天的青少年继续发扬这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