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15892600000012

第12章 清廉的卢怀慎

卢怀慎,是滑州人,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被提拔为宰相。年轻的时候,卢怀慎就很节俭;做官以后,更是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

尽管卢怀慎的身份高贵,但他清廉节俭、衣食朴素。唐玄宗给他的俸禄他都给了亲戚和朋友,而他的妻子和儿女却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他平时随身带的东西也只有一个旧衣袋。

卢怀慎认为靡奢之风不可长,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了饭吃,想吃禽肉,有了禽肉,又想吃山珍海味;有了衣服不满足,还要有高级华丽的服饰。求奢之风令人胸无大志,一心只想享受;正因为极力追求奢侈,才有了一切罪恶。奢侈之事要远离,才能成大事,因为追求奢侈的生活,就要贪赃枉法。须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呀。安于平淡,清廉自守,是做人的高洁品质的一个方面。

卢怀慎对史书记载的晋代司空何曾“每天进餐耗费上千万,还说没什么可吃”一事极为反感,认为:“何曾奢侈过度的名声传遍天下,按谥法,名实不符。行为放肆叫丑,应给他一个谥号‘缪丑公’。”

卢怀慎在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染了重病,好朋友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那时,卢怀慎就躺在一张破席上,屋子连个门帘也没有,每逢刮风下雨,只得用席子遮挡一下。

卢怀慎晚年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来了,心里特别高兴,把他们留下来并让家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蒸豆和几根青菜。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的手说:“我们的皇上是个贤明的君主,但是国家统治时间长了,大臣就会有所懈怠,小人就会乘机讨好皇上。现在国家急需人才,你们将来做官以后,一定要督促皇上勤政爱民。”

在病危之际,卢怀慎心中仍牵挂着大唐江山,不忘写奏折,向唐玄宗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可见,他对朝廷社稷的一片忠心。

言行导航

一个人要是以节俭修身,就不会有忧虑;以节俭治家,则无求于人。品格高尚的人,注重的是自我修养,看重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对于身外之物毫不介意。所以说,能保持俭朴生活的人,才能没有贪欲、没有私欲,才能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才能抵御奢侈之风的侵蚀,才能培养一个人的浩然正气。

在俭与奢的问题上,卢怀慎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保持了高度的言行一致。他要求人们忍奢就俭,勤奋工作,并处处身体力行,为人表率。

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节俭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这是因为她不但是培养艰苦朴素优良传统的需要,而且是防止奢侈腐败丑陋劣习的需要。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俭以养德,德之共也”,这些古人留下的金玉良言,我们当以警钟长鸣,常品、常思、常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