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15892600000014

第14章 杨绾刮节俭之风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唐朝中期的一位名臣,官至宰相。但他最出名的,也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节俭。

唐肃宗时,杨绾升至中书舍人。按照惯例,他因为年龄大而被尊为舍人中的“阁老”,而且中书省的办公官署及官员俸禄等款项,他可以分得五分之四。但杨绾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同一个品级的官员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不应再以年龄排出等级,这样不利于年轻人发挥才干,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因此,他便把办公官署及其他俸禄平均分给所有的中书舍人,以示公允。这样使中书省的所有人对他极为尊重,大家齐心协力,效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而且杨绾的为人也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赞誉。

到了唐代宗年间,杨绾又因政绩突出升至吏部侍郎。但杨绾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公平考选所有官员,精选能人贤才,受到众人称赞。

当时,元载掌握朝廷大权,满朝文武官员都去迎合巴结他,唯独杨绾不畏权贵,也不怕孤立受到排挤,从来不去私访或拜会元载。而元载对他也存有戒心,虽然表面很敬重他,实际在心里对他极为疏远。后来找了个机会,将杨绾明升暗降,让他做了国子监祭酒的官。这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官职。等到元载因为犯罪被诛杀后,杨绾又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之一)。诏令公布之日,朝野上下一片庆贺之声。

杨绾素来俭朴,品德高尚,所用车马的装饰也极为简单。出任宰相没有几天的时间,朝廷中俭朴的风气就形成了,这主要是杨绾的威信和俭朴美名所致。有个御史中丞名叫崔宽,是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弟弟。家中有万贯财产,平时衣食住行极为豪华奢侈,而且他还在皇城南边修了一栋别墅。别墅里亭台楼阁,建筑很是精美华丽,在当时堪称天下第一。在杨绾上任这天,崔宽就默不作声地让人把别墅拆掉了。

还有,中书令郭子仪听说杨绾当了宰相,就下令军营中的音乐减掉五分之四。有个京兆尹黎斡,在当时很受皇上宠信,每次出门都要带一支很壮观的随行队伍,单马夫驭手就达百人。杨绾拜相的诏书下达后,黎斡也马上减少了随从人员,总共只剩下十多人,由此可见杨绾的影响何等巨大。其他官员因为杨绾拜相而自觉节俭的不计其数。杨绾拜相好像是一道下令节俭的诏书。

杨绾在任期间总是以德服众,为人热情,执法公正,所以他的节俭示范和提倡节俭才收到如此效果。

言行导航

常言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风气的好坏,特别是奢侈与节俭的风气孰能占据上风,与拥有权势的领导阶层,特别是宫廷中重要人物的为人与品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杨绾之所以能服众,正是因为他的为人和影响具有导向作用。若上层领导带头奢侈无度,浪费现象严重,下层人民就会争相效仿,国家政权就有倾覆的危险;而反过来讲,若上层领导能够做到关心国计民生,为政清廉,注意节俭,忠心为国,那岂不是国之福也、民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