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15892600000019

第19章 范仲淹教子俭朴济困

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直到十几岁才上学读书。为了读书,他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每天熬一锅粥,冷了凝成粥冻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每餐就用几根咸菜下粥。经过刻苦的学习,范仲淹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做官以后,他牢记穷苦百姓,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他对两个儿子更是严格要求,常将自己艰苦求学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要他们保持勤俭家风。在他的教导下,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孝顺,也都学有所成。

二儿子范纯仁结婚前,想把婚事办得体面一些。但他深知父亲的脾气,便列出一张清单征求父亲的意见。范仲淹看后皱起了眉头,然后摇摇头说:“这太过分了,哪能这么铺张!”说完见儿子低头不语,不像平时那样乐意地听取自己的意见,于是范仲淹便又亲切地说:“孩子,我不是舍不得花钱,我也知道是亲家那边想风光一下,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范家的家风,不能忘记‘先忧天下’的信条啊!”一席话说得深明事理的儿子点头称是,忙把清单改了又改,最后办了一个简朴大方的婚礼。

范仲淹年老以后,儿子想给他造间大宅养老,他坚决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现在的房子虽然比不上他的同僚们,但已经比大多数人的居住条件好得多了。

儿子们也赞成他的意见,就将父亲积攒的俸禄拿来周济贫困亲友、部下和老百姓。对此,范仲淹欣慰地笑了。

言行导航

范仲淹为政多年,始终坚持清正廉洁、勤俭节约,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特别是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更是严格要求、毫不懈怠。正因如此,他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良好品德和高尚人格才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赞扬。

勤俭节约,受益无穷!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讲,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既然如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