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15893800000022

第22章 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1)

我们来看看学生都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学生一:“课一开始,老师就和我们做了一个‘摸耳朵’的游戏,一会儿用左手摸左耳朵,一会儿用左手摸右耳朵,虽然弄得我们手忙脚乱,但我感觉到真快乐。”、“老师教我们用列举的策略解决了公园里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在最后的挑战星级题中,我灵活运用这种策略获得了5颗星。今天的课真是收获多多,乐趣多多。”

学生二:“我在公开课上力挽狂澜,奋力动脑,其他同学也在不断地努力,课堂仿佛成了战场,我们就像战士,举手就是进攻。我们打了一次不算漂亮的漂亮仗。”、“我是一个不太爱举手的同学,可我今天却举了4次手,但令我失望的是老师只请了一次。老师,您为什么不多提问我几次呢?”

学生三:“我想了想,马上举起手来,老师看见了,朝我笑了笑,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做作业的时候,我写得很快,不一会儿,又举起了手。老师看了看我写的,摸了摸我的头,好像在对我说,‘再检查一遍’,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便有兴致地思索起来。果然,我发现了一道题写错了,我感到很惭愧。”

学生四:“本来我已经想好了答案,但我就是不举手,因为我怕说错结果,很难为情。结果被别的同学抢走了回答的好机会。从这堂课中,我知道了一定要大胆地去面对每一件事,不怕说错,就怕不说。”、“今天的课让我懂得了列举时一定要有条理,这样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平时做事的时候也要有条理。”

为什么学生对老师的“辛劳”无动于衷

——《我送老师一朵花》课例谈起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说去,也只有“我生病住院,妈妈陪着我”,“妈妈喂我吃东西”,“妈妈送我上医院”之类的话,还有一位学生说“妈妈晚上为我盖了二十几次被子”。(其他学生对此话没有丝毫反应)我感到这两节都是内容丰富、属于情感体验型的课,都是让学生体验“人”的情感的课,而学生表达的对“人”的爱之情却让人不知所云。为什么?这是否验证了现行教育中的人性缺失?是否现在人对人的理解也只有以“物”传“情”了?而这“情”又只是一种功利的附加物?一旦离了“物”的传递,也就断了“情”的联结?教育的作用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在这节课中似无踪影。

其实,教材在没有“教师节”的上半年安排这项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是考虑到教育的时效性和作用性,避免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只在“教师节”尊师,“学雷锋日”学雷锋,“母亲节”爱母,而“过了这一天”就不置可否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让学生懂得理解与尊重教师,学会体谅与关心教师,并初步懂得师生交往是一种平等、民主的交往。通过本课教学,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不是无人的物质所在,教师是除学生之外在学校中生活和工作的人,教师也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也是有喜、怒、哀、乐的人。三年级的儿童以学校生活为主,除了父母家人,他们最熟悉的人可能就是老师了。然而,他们为什么对这样一群劳动者的“辛劳”无动于衷呢?

下面就对实录课例《我送老师一朵花》进行分段剖析。

一、谈话导入,配背景乐曲《在老师身边》

师:同学们,每年9月10日是什么节日?

生(齐):教师节。

师:在这一天,如果让你为老师送上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

生1:我会送一张贺卡。

生2:我会送一幅画。

……

师:如果是我,我就送给老师一朵花。

老师板书课题“第六课我送老师一朵花”。

剖析:老师选用了优美的《在老师身边》乐曲烘托真情的提问,意在让学生回忆起上届“教师节”的“尊师”情境。然而,这样的导入显然将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定格在“9月10日教师节”,这反映出教师不仅没有领会教材的意图,又在无意中强化了德育的“工具化”意识和行为。

二、感受“老师的辛苦”

师:大家一定知道,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把你印象最深的事告诉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不踊跃,在老师的再三启发下:

生1:老师为我们批作业。

生2:老师星期天还要备课。

生3:二年级时,有一次我生病了,老师打电话到我家。

……

剖析:在这一环节,老师本来是想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让学生从自己与老师的日常交往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辛劳和关爱,以使学生能情不自禁地想起老师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进而感悟到师恩深重,并以此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可从学生面无表情的回答中,从他们说的这些空洞、虚假的话以及老师茫然的表情中,我深知,学生并没有从心里感受到老师的辛劳,更谈不上对老师的辛劳感恩。他们发言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有感而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是什么使学生感受师之爱和感恩师之爱的情感丢失了?是他们没有感情吗?还是我们的教育无情无义?我不禁走神……

三、欣赏时刻

师:有位作家写了一篇怀念小学老师的散文《人间最美的笑容》,听老师来读一读。(老师配乐朗读。)

剖析:在老师声情并茂朗读的过程中,教室里非常安静,学生听得非常专心,似乎被文章感染。听课的我也有所感动。老师在此环节安排这项内容,意在“承上启下”,并借助他人的“真情实意”再一次引发学生对老师“辛劳”的感应,为引出“我让老师笑一笑”作铺垫。

四、讨论交流“我让老师笑一笑”

师:作家看到了老师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老师笑一笑呢?

生1:我作业全对,老师就开心。

生2:我每门功课都考95分,老师就笑了。

生3:我上课认真,让老师开心。

生4:我做个鬼脸,说个笑话,让老师开心。

生5:我认真学习,让老师开心。

生6:我考出好成绩,让老师开心。

……

剖析:从学生的回答可看出,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只有读书、作业、考试“优秀”了,老师才会笑。由此,我才明白学生为什么对老师的辛劳没有真情实感了。在他们看来,老师只是教书——管我的学习成绩,限制我喜好和自由的“NO.1”。确实,在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学生们感受颇多的就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更在意这个学生的作业是否做得全对、考试是否考出好分数。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眼中只有成绩、分数,而目中无“人”。教师凸显了“教书”职能,而忽视了“育人”功能。由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常与教师的功、名、利挂钩,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承载的可能是“焦”情、“急”情,而无“热”情和“爱”情。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要我……”,“我要为老师……”,“我要让老师……”学生只有被迫和被支配的体验,而无快乐可言。也许正因为如此,学生对老师的“辛劳”才无情无意、无动于衷。

五、回报“老师的辛苦”

1.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一篇日记,要求学生体会:关心和理解是双方的,老师关心学生,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理解和关心。

2.征集让老师开心的方案。

师:老师也有苦恼和生气的时候,请你设计让老师开心的方案。

生1:我好好学习,让老师开心。

生2:我在作业本中夹笑话纸,让老师开心。

生3:我认真学习,热爱劳动,让老师开心。

……

剖析: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发言与“我让老师笑一笑”环节发言重复、雷同,再一次表明学生不能发自内心理解老师,对老师作为普通人的情感、需要不理解。其实,他们对老师这样一群社会人是陌生的。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一切有序安排的时间都被学习、作业挤占了。即使有与老师的对话,也只是知识灌输中的问题、作业对错中的订正以及所谓的“行为不规”中的批评,而无有情有义的精神和情感对话。学生感受到的教师的关爱只是在不断地要求学生学习、学习,作业、作业,改正、改正让学生不断地重复做不开心、不乐意甚至是冤枉的事,学生感到的尽是压力而无快乐。因而在教师看似“辛劳”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学生生命活力的扼杀。

六、精彩创意

1.自由读《教师节的由来》。

2.表达敬意。

师:教师节那天,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呢?

生1:我送一张贺卡给老师。

生2:我画一幅画给老师。

生3:我送一朵花给老师。

生4:……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小礼物吧。

剖析: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表达“敬师”作“精彩创意”,但并未见“创意”之“精彩”。全班几乎是统一行动做贺卡,未见有个性化的敬师表现。一方面可能是老师以为只有做贺卡才能在课堂看见“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敬师”的道德认知与态度还存在模糊认识。

七、课外延伸

1.把自己设计的方案实施一下,看看能不能让老师开心。

2.把做的礼物送给自己最喜爱的老师。

剖析:老师考虑到了“课外延伸”活动,表明了对品德教育延续性和时效性的把握,也表明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从课内延伸课外践行必要性的理解,但有要求和行动,却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下课后,我应接不暇地收到了很多礼物,但我接受时虽在嘴上不断地说着“谢谢”,内心则是沉重的,也是“无情无义”的,因为,这里面有多少学生是真心表达心意并包含了“敬意”?不可而知。我同时也看到了有不少学生把自己制作的礼物随意丢在课桌里。他们无意去送?还是竟没有老师值得他去送?这难道不是教师的悲哀吗?

……

综观全课,尽管学生对敬师、爱师的情感漠然,但也看得出课的设计比较肤浅,老师未能挖掘出课程教材内容隐含的内涵,在现行大多数学生厌学、厌师的背景下,如果我们只是肤浅地去让学生感受师爱、师劳,这只能让学生以假话、空话敷衍搪塞。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行政工作人员和广大教师不能只是空喊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和口号,或时不时举行一次空而浅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而无踏踏实实、平心静气、联系实际的践行过程。“教”的不道德必然换来“学”的反道德发展,而这令人不堪设想。教师如何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切实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切切实实、脚踏实地以及“耐得住寂寞”的“教学科研”的引领和推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价值以及教育结果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道德,是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道德。如果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生命发展,最后导致的,不只是教师的辛苦白费,而且是学生厌恨、家长抱怨、国家损失……

根据这节课出现的问题,我们重新设计了教案,主要环节如下:一、交流揭题,引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老师深情地回忆、讲述小学时一位教师对自己的真情关爱(不是有关学习的),以此引导学生静想、回忆、交流。

二、体会“老师的辛劳”

1.观看录像《教师的一天》(课前拍摄本校一位教师一天的工作情况)。

2.交流观看《教师的一天》的感受。

三、回报“老师的辛苦”

1.欣赏散文《人间最美的笑容》。

2.阅读日记。

3.问题:我该怎么做。(做老师的开心果,精彩创意)

四、理解老师

1.我和老师是朋友(根据班级里曾经出现过的实际问题)设置人际—社会情景问题。讨论、辨析、感悟。

2.创意“让老师了解自己”的诀窍。

3.写下最希望老师了解自己的话语。

五、课外延伸

1.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写一则笑话、画一幅漫画或制作一件工艺品。

2.观察、寻找、发现、记录老师的辛劳。

尊重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主体性原本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人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被引入教育领域后历提出的学生主体性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主体性教育,经过近20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尊重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念已经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但是,如何将这种主体性教育观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而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还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主体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少研究者和教师都已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因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存在大量误区。

一、学生参与现状的定量分析

通过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我们对学生在一堂课40分钟内积极参与的平均时间,以及好、中、差三类学生积极参与的平均时间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调查所得平均结果,对学生在一天、一周内的参与情况进行推算,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按照学生每堂课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平均水平推算,一天之内,他们因不参与而浪费的时间就达2节课,累计一周则耍浪费10节课。更值得注意的是,好、中、差三类学生在课堂参与的时间方面存在十分巨大的差异,差生与好学生相比,一天之内,相当于要少上3节课,累计一周则要少上15节课。固然,差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通过以上对课堂参与时间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差生将会不断产生,而且,他们与好学生、甚至与中等生的差距还会不断加大、加深。

二、学生参与现状的定性分析

上面仅从时间角度进行分析就已提示我们,目前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不容乐观。但是,真正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此,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参与的范围、形式、目的、角色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