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立志篇
15894000000017

第17章 谢安东山再起

谢安,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安石,东晋政治家、书法家。

谢安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高,大家都认为他是有才干的人。尽管他想报效国家,但是他不想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须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应召出山。当时,他已年过不惑。

谢安“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20年的奋发争斗。

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1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慌了。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时年已63岁的谢安临危受命,出任征讨大都督。野草迷岸、浊浪翻滚的淝水边,谢安亲率8万“北府兵”,起用弟谢石、侄谢玄、子谢琰等一批足智多谋、满腹韬略的年轻将领,以逸待劳,智战骄兵,创下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言行导航

谢安能够东山再起,不负众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说明了他确实是一个是很有才华的人。谢安心怀国家,所以能放弃幽闲的东山生活,临危受命,担当起拯救社稷的重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个人的小利与自己的大志向发生矛盾时,个人小利要服从自己的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