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立志篇
15894000000033

第33章 鲁迅以笔言志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绍兴城里一个封建家庭。他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很早就开始读书。

1898年,鲁迅离开家乡,先后进入南京水师学堂、铁路矿务学堂学习。他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新知识的书,对外国侵略中国十分痛恨,对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也产生了不满。1902年,他又赴日本留学,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又转到仙台学医。后来他醒悟到,“医学救国”是行不通的。一个人无论体格多么强壮,如果精神麻木,也只能做围观的看客;再高明的医师也只能医治同胞的肉体,而无法医治同胞的灵魂;只有振奋中国国民的精神,让沉睡的祖国惊醒起来,才是当务之急。于是鲁迅决定放弃医学,从事文学。

从此,鲁迅开始了早期文学活动,翻译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还写了《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等文章,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

1918年5月,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它以日记的形式,通过对一个“狂人”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狂人日记》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青年争相传看,并互相打听鲁迅是谁。鲁迅以他的《狂人日记》为我国新文学奠定了基石,他也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开创者。

继《狂人日记》发表之后,鲁迅又连续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像《孔乙己》《风波》《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祝福》《伤逝》《药》等都是最有名的,其中《阿Q正传》影响最大。

1926年3月,为反对日本侵略,学生们到政府前请愿,竟遭到血腥镇压。在被打死的人中,就有鲁迅的学生。鲁迅得知这个消息后,悲愤极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连写了《无花的蔷薇》等文章,痛斥反动军阀的暴行。

鲁迅的文章刺痛了当权者。不久,反动派要抓捕他。他只得离开北京,到南方去了。1927年初,鲁迅来到了广州,在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0月,鲁迅到达上海,开始了他一生最后10年的生活。

当时的上海,已是一片白色恐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加紧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一方面对进步文化也进行镇压。鲁迅没有退缩,而是在斗争中和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在一起,并且成为革命文化的领导者。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了,鲁迅作为左联的领导人。

“左联”成立后,进步文化运动在上海等地开展起来。鲁迅热心培养青年作家,指导他们写作,帮助他们走上革命道路。青年作家殷夫、柔石、萧军、萧红等人就是其中优秀的人才。然而,敌人却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进行血腥镇压。1931年初,“左联”的五位作家:李求实、殷夫、柔石、胡也频、冯铿在参加一次会议时,不幸被捕了,同时被捕的还有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

为了反对大屠杀,宋庆龄、蔡元培等人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专门营救被捕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鲁迅也参加了这个同盟。蒋介石又恨又怕,就命令特务暗杀了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还计划暗杀鲁迅。

鲁迅在后半生,没有创作小说,而主要是写杂文。他的杂文像匕首和标枪刺向敌人;他的杂文又像春雨和甘露,滋润着人民和朋友的心田。为了反对敌人的攻击,鲁迅和各种错误思想展开了“笔战”。他的杂文又多又快又好,而且非常深刻。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最有成就的作家,鲁迅的大量著作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言行导航

鲁迅先生很小就立志救国,他经历了由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的转变。当他坚定了自己的文学道路以后,他就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救国救民的斗争之中。人生有很多选择,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要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服务,而且一旦认定就要尽心竭力,不能顾此失彼,抓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