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立志篇
15894000000008

第8章 司马迁立志写《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卒年不可考。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经学家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经受命出使巴蜀地区。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的职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他读了很多史官收藏的图书。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他却经历了一场巨大灾难。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带兵3万,攻打匈奴,打了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

当时,李广的孙子李陵担任骑都尉,带着5000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3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5000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有救兵支援,最后只剩了400多人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抓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的消息震动了西汉朝廷。汉武帝非常生气,把李陵的家人打入大牢,并且召集文武大臣来讨论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想知道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5000,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杀了那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一定是想将功赎罪,日后再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勃然大怒。他认为司马迁是在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于是大声说:“你这样替投降的人强辩,是存心反对朝廷啊!”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打入了大牢。

经过廷尉的审问,司马迁被定为腐刑,由于司马迁拿不出钱来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大牢里。

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史记》。受腐刑的司马迁想过自杀,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失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300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历史,编写成130篇、52万字的巨著《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相结合,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出了大牢以后,担任中书令,最终还是郁郁而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言行导航

腐刑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在古代是很辱人格的事情,司马迁曾经也活不下去了,但是他的心愿还没有实现,于是忍辱负重,写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千万不要想不开,心里要有所寄托,不能失败一次就万念俱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