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已
15900700000031

第31章 家族型赛马(3)

然后,两兄弟突然相继去世。约翰去世于1920年年初,而霍勒斯也于数月之后去世。他们二人都年仅50多岁,留给妻子、前妻以及8个孩子的是一大笔财富。不幸的是,关于如何处理这笔财富,所有的继承人都一无所知。而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他们也毫无头绪。

小霍勒斯·道奇曾经在工厂里工作过几个星期,然而正如他对媒体所说,最令他痛苦的事情就是在早上6点起床。他的母亲也赞同他这种行为,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进入上流社会,而不是像其父亲那样在又热又脏的工厂里辛劳一生。由于没有工作,没有责任心,道奇家的继承人们耽于上流社会生活,且为了争夺更多家产而争斗不休。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道奇家的衰事几乎每天都会在媒体上上演:经济问题、离婚、监护权之争、超速被罚,甚至还有人被判入狱。家族型赛马指的并不是金钱本身,甚至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东西,它指的是金钱所代表的机会,即利用家族关系获取一定地位的机会。这种地位包括权力和职责,以及最重要的东西—自重。

正如道奇家族一样,有些家族将自己的机会虚掷在内部纷争和花天酒地之中。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

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他于l877年去世时,他给自己的继承人所留下的资产比美国国库还多。然而,他去世还不到70年,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豪宅中的最后一座就已经成了废墟,这座豪宅曾沿着第五大道而建。1973年,当他的120名后人齐聚范德比尔特大学举行家族首次重聚活动时,他们当中没有一个百万富翁。

女性骑手

对于希望有一份事业的女性,尤其是那些想进入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女性来说,这个时代令人心灰意懒。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是由女性掌管的。这位女性名叫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erine Graham),她是华盛顿邮报公司(Washington Postcompany,拥有《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杂志,还有4 家电视台)的董事长。格雷厄姆女士并不是从底层开始做起然后爬上高层的。(在今天这样存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无论一位女性如何富有才华,要做到这一点都是不可能的。而且企业越大,女性要单凭个人能力进入公司高层,其可能性就越小。)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骑着家族型赛马进入这家在美国排名第269的大公司的高层的。这个职位原本属于她的父亲尤金·迈耶(Eugene Meyer),他在1933年经济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通过竞拍买下了这份报纸。当他于1946年成为世界银行的总裁之后,他把《华盛顿邮报》交给自己的女儿及其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PhilipGraham)打理。菲利普在此15年后去世,直到这时,该公司的大权才落到凯瑟琳一人手里。

女性要进入高层是非常难的。《财富》杂志调查了其排行榜上1 000家最大的工业及服务企业中所有已上市公司所提交的委托书。

在4 012名薪水最高的高级职员和主管中,只有19名是女性,所占的比例不足0.5%。

1978年,当《财富》杂志对6 400名高级职员和主管进行类似的调查时,只发现了10位女性。尽管可以说女性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因为在12年中,在大企业里担任高层职位的女性增加了200%。

但是女性人数仍以211∶1的悬殊比例远远落后于男性人数,所以说这点进步实在微乎其微。

而且这种情况在短期之内也不大可能改变。“我们这一代是在15~20年前毕业的。”一位46岁得女主管说,“男性已经等着掌管大型企业了,但女性却不行。情况就是这样。”

现在你知道了,如果你是男性,关于你能否骑上企业型赛马并走向成功,我们半信半疑。但假如你是女性,我们会非常怀疑你是否有机会。

把宝押在家族型赛马上更好一些。假如你有合适的父母(当然,只是假设),那你就可以骑在这样的赛马上一路飞奔。它是通往成功之巅的“门票”,这一点几乎确定无疑。

伯纳德特·卡斯特罗(Bernadette Castro)是卡斯特罗折叠家具公司(Castro Convertibles Corporation)的总裁,这是一家极为成功的家具制造和零售企业,创始人是她的父母,起步之地是位于纽约的一个阁楼。在20世纪50年代,该公司通过让伯纳德特在电视广告中担任主角而使她成了名人。(现在,该公司的商标上仍然把她描绘为一个正在打开一件卡斯特罗折叠家具的小女孩。)

伯纳德特也许是纽约地区最为有名的女主管,她应有尽有:一家价值2亿美元的公司、坐落于长岛海峡附近的一幢有30个房间的豪宅、一艘长达30多米的游艇,当然还有4 个孩子和1个丈夫彼得·吉达(Peter Guida)博士。(伤心去吧,唐纳德·特朗普。)

另一个例子是克里斯蒂·海夫纳(Christie Hefner)女士。尽管看起来可能性不大,赫夫纳女士在年仅29岁时就当上了花花公子实业公司(《花花公子》杂志的出版商)的总裁,当时她甚至比一些该杂志中的插页女郎还年轻。正如你可能已经料到的那样,她父亲休·海夫纳(Hugh Hefner)在该公司拥有70%的股份。

但是你可能料想不到的是,克里斯蒂·海夫纳女士曾在艰难的环境中在花花公子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1984年,她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1989年,她又成了首席执行官。年收入达1.66亿美元的花花公子公司是一家巨型公司,潜力巨大。克里斯蒂·海夫纳试图把《花花公子》打造成与《华盛顿邮报》齐肩的出版业巨头,她的路还很长,毕竟现年她才36岁。

虽然很明显男性能做的事情女性也都能做到,但是女性如何才能进入“游戏”圈子·这一点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在疯狂忙乱的商品交易所(即曼哈顿商品交易所)里,女性寥寥无几。其中之一是37岁的唐娜·里德尔(Donna Redel),她是里德尔贸易公司(Redel Trading Corp.)的执行副总裁。

大约10年前,她父亲让她加入家族的商品交易公司。她照办了,然后帮助把里德尔贸易公司建设成了曼哈顿商品交易所里的重要公司之一。她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并被选为该交易所运营委员会(交易所中一个重要的监督机构)的主席,这可是个时代错位现象。

为什么没有涌现出更多像唐娜·里德尔这样的女儿呢?就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了卡丽·施瓦布·波梅兰茨(Carrie SchwabPomerantz),她是查尔斯·施瓦布的女儿,而查尔斯是美国第一家折扣经济公司的创始人,一位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士。“事实上,我也去为查尔斯·施瓦布工作过,”她说,“我接受了培训,成了一名持牌股票经纪人。”但之后她因为结婚而离开,然后加入了宝威制药公司(Burroughs-Wellcome)—艾滋病防护药AZT的生产商,在这家公司她取得了一个重要的营销职位。

为什么卡丽·施瓦布现在不为查尔斯·施瓦布工作呢?她宣称:“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而不是仅凭老板的女儿这一点。”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度,也许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益,而且这也是富人和名人的儿女们的普遍想法。

这也正是我们写本书的一个原因,你不可能完全单凭自己取得成功,每个人都需要一匹坐骑。为什么不骑上你生来就有的那匹赛马呢·如果你是父母,请不要在家族企业里仅给孩子一份底层工作,而是要鼓励他们,理解他们。“我知道你想凭自己取得成功,但是每个人都需要一匹坐骑。我就是你的那匹坐骑,所以尽管跳上来。”

要诚实。你甚至可以跟他们分享一下你自己是如何取得你那耀眼的头衔并成为这样一位显赫人物的,换言之,就是跟他们说说那匹令你踏上成功之途的赛马。它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个事物。告诉他们,多年来你一直把它深藏心底,因为你也曾“希望凭借自身取得成功”。

如果你有个女儿的话,这一点尤其必要,因为许多父母都会提携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女儿。凯瑟琳·格雷厄姆让她的儿子唐纳德接管了《华盛顿邮报》,却没有选择唐纳德的姐姐伊丽莎白,原因何在?20世纪80 年代初期,当其女儿埃米莉·辛纳达尔(Emily Inadar)从丹佛大学毕业后,阿瑟·辛纳达尔(Arthur Cinadar)让她加入他的公司克鲁集团(J. Crew Group)。从此之后,克鲁集团鸿运当头。

自从1983年寄出第一份产品目录之后,该公司的年销售额直线上升。

而现在(1990年左右)克鲁集团几乎同拉尔夫·劳伦的POLO衫、巴黎水(一种有气矿泉水)、宝马汽车以及和夹心饼干里的冻酸奶一样,成了雅皮士们的身份象征。1989年,克鲁集团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

埃米莉现在是克鲁集团的总裁和设计总监,她现年才28 岁。

在别的哪个地方你能在30岁之前就当上一家价值3亿美元的公司的总裁呢?持批评态度的人可能会说,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完全是因为她的父亲。没错,可是那又如何?每个人都需要一匹坐骑,每个人都期盼这匹坐骑能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持批评意见的人可能还会说,当她父亲去世之后(他已经62岁了),克鲁集团可能会因为她的经营不善而坍塌。这一点不大可能成真。事实上,由父母所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其业绩记录相当不错,通常都胜过那些从外面聘请来的陌生人的业绩记录。

发挥家族姓氏的作用

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品牌名称影响巨大,它常常决定着某个产品的成败。在受众营销中,这一规则却常常被人遗忘。

如果你生来就拥有一个品牌名称,请充分利用它。你总不会认为,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能成为纽约州州长以及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能成为西弗吉尼亚州州长完全是因为他们是优秀的政治家吧。实际上,他们那广为人认可的家族品牌名称帮了他们大忙。

在纽约的广播领域,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名称是甘布林(Gambling)。这个王国是约翰B. 甘布林(John B.Gambling)于1924年在WOR电台创建的。1959年,他把早点电台节目《与甘布林漫谈》(Rambling With Gambling)转交给了他的儿子约翰A. 甘布林(John A.Gambling)。现在,第三代人约翰R. 甘布林(JohnR.Gambling)正准备接手这一广受欢迎的早间节目。

这三代甘布林人不仅仅创建了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品牌名称,他们还把《与甘布林漫谈》打造成了一个在美国播出时间最长的电台节目。在电视和电影界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比如,方达王国是资深演员亨利·方达(Henry Fonda)通过《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这样的影片创建起来的,他的儿子彼得又通过经典影片《逍遥骑士》(Easy Rider)捕捉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中的反叛心态,而他的女儿简则通过一系列极为成功的健身录影带和热门电影成了家族中最大的明星。(即使是河内之行也没能阻挡简·方达的星路。)

除了一长串成功影片和电视节目之外,劳埃德·布里奇斯还有两个同样是电影演员的儿子博和杰夫,电影《一曲相思情未了》(The Fabulous Baker Boys)就是布里奇斯兄弟二人主演的。

休斯顿家族的三代人分别是沃尔特、约翰和安杰利卡,他们都赢得过奥斯卡金奖。除此之外,还有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和他的女儿杰米·李·柯蒂斯(Jamie Lee Curtis)、约翰·卡拉丹和他的儿子戴维、基思和罗伯特,以及马丁·希恩(Martin Sheen)和他的儿子查理(Charlie),最后还有科克·道格拉斯及其儿子迈克尔。

电影王国的一个流行说法是,才华是可以继承的。情况也许如此,但其实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品牌名字也是可以继承的。如果不参演电影,你是不可能成为电影明星的。而如果你拥有某个“品牌”姓氏的话,你就很容易在某个电影中得到角色。

好莱坞里的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大多数人没能成为电影、电视、电台明星或者首席执行官,并非因为他们不具备那种才华,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在成功的配方中,进入“游戏”圈子这个因素至少在其中占了3/4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