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已
15900700000032

第32章 更换赛马(1)

时光本应逆行倒转。我们应该生下来就年老且经验丰富,然后随着时光流逝,我们应该越来越年轻,直到某一天走进娘胎,消失于这个世界。

如果那样,我们就会明确知道这一生该如何度过,人生中做出决定也会更容易,事后之智也会变成先见之明。

奇怪的是,许多人在做决定时仿佛时光真的在倒流,他们带着一种空茫的自信为未来做出种种计划,仿佛将来的一切都会按照这些计划展开。“我打算去上大学,然后再念医学院。实习之后,我会结婚,然后我们要买一栋房子,生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我们要去打高尔夫和网球,并且要加入一个乡村俱乐部。我们甚至打算在佛罗里达州买一栋房子,以便安享晚年。”

类似这样的设想肯定在你脑子里出现过。无论你的个人设想具体是什么,这些设想恐怕都只会是一条持续不断的线,它永远只会向上、向前延伸。在大多数这种设想中,类似于员工被炒鱿鱼、雇主破产、身体状况恶化以及离婚这样的坎坷和曲折都是不存在的。

无独有偶,在这些设想中,诸如彩票中奖、取得惊人发明或者邂逅某个能改变你人生的贵人这样突如其来的大喜之事也不存在。换言之,我们的设想中一般不会出现找到一匹坐骑这种事。

其中原因之一在于,坐骑要求我们做出改变。你也许需要改行,要搬到另一个州去,或者要接受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谁喜欢变化呢?事实上,人人都安于现状。当然,每个人也都希望境况能更好一些,挣的钱更多一些,买更好点的房子,并且买一辆更高档些但又不会贵很多的汽车。我们都希望人生的曲线能平稳地按照我们的期望向上延伸。

但是变化(而且常常是意外的变化)才正是人生取得极大成功的必要条件。当你找到一匹坐骑的时候,你必须在心理上做好上马准备。否则的话,它就会成为一番空想。如果你总是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只能得到你惯常所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只是稍有野心,那还不够。大多数人都不曾接近过自己的真实潜力,这并不是因为努力不够,有时候甚至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找到一匹坐骑,而是因为他们害怕变化。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总是做自己过去一直在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只能得到你惯常所得到的东西。

你必须强迫自己打破这种模式。你必须放弃熟悉所带来舒适感,而甘愿忍受不熟悉所带来的压力。有些人是被逼无奈,他们都是失败者,比如那些总是出于某些原因而失业的人,也许是他们所在的企业倒闭了,也许是他们被炒了鱿鱼。这一切也许是他们自身的过错,也许不是。

大街上这样的失败者很多。大致来说,在他们的事业生涯中,约有一半的员工会遭遇一次或者多次被炒。如果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你身上,请振作起来。

失败者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取得巨大成功,而比起那些从来不曾经历过被解雇之辱的人中成功的比例,这个比例要更高一些。

被解雇会迫使你从头开始,所以你会四下寻找机会,然后你也许就会找到一匹可供骑用的坐骑。而当你拥有工作的时候,你会停止搜寻。你会专心致志于自己的职位、企业和晋升的机会。你此时的策略是努力工作,这样也许他们会注意到你。这样你就成了一匹被蒙上双眼的马,一门心思都放在赢得比赛上。

有些人在同样的赛道上奔跑了二三十年,但却成就甚微。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更为努力。我们称此为“掉队心理”。(安飞士汽车租赁公司在汽车租赁公司中只排名第二,那为何要与我们同行·因为我们会更加努力。)努力工作蒙蔽了你的头脑,它使你一直重复过去的老路。

也许你并没有注意到,安飞士仍然是第二,它仍然更努力。不易得手的东西恐怕根本就不会得到。

也许你可以改进策略:更换坐骑。但最难的一点往往在于做出更换坐骑这个决定,而找到另一匹赛马反倒并不十分困难。

你应该在何时更换坐骑呢·就业指导领域里最古老的陈词滥调恐怕是这个:当你原来的工作不再充满乐趣的时候,你就应该寻找另一份工作。

如果你也持这种观点,那么你的问题就比较严重。远在你的工作给你造成困扰之前,你就应该抬腿走人了。许多人都惯于因循苟且,他们知道自己应该离开,想要离开,而且必然会离开,但是他们就是不断地推迟找工作的事。与此同时,他们会端坐在办公桌后,看着这份工作境况不断恶化,直到忍无可忍。

此时,你需要另找一份工作,而且要尽快,所以你接受了出现在面前的第一份还算像样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并不如你所愿,但是你已经不顾一切了。其结果是:又是几年忧烦的日子,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我们认为你应该在目前境况还算乐观的时候就更换坐骑。如果你这么做,那么你就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然而,有些人非得迫在眉睫之时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采取行动。如果你认为自己属于这一类型,那么有一种办法可以使你摆脱此种境况。

问一下自己:“从现在起,我打算在这家公司干5年吗?”如果答案是“绝对如此”,那么你已经找到自己的坐骑了,你应该竭尽全力骑上它。

如果你的答案是“绝对不会”,那么你就不应该再犹豫不定,继续浪费5年时光,而应立刻着手寻找另一匹坐骑。

慢慢来,不要仓促行事。你现在的工作尚有乐趣可言,不是吗·所以你还有一段缓冲时间,可以慢慢选择,而不是饥不择食地接受第一个上门的机会。然而,你要记住,你要找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匹赛马,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不同。

工作指的是一份与职责、工时、薪水、医疗福利、养老金、额外津贴等相关的职位,而赛马则指的是一个创意、一种产品或者某个人。当你接受某个工作岗位时,你就等于是置自己于流水线之上,要求自己提供具体的服务。而当你骑上一匹赛马时,你等于是要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事共命运。你最终所做的事情可能与你最初的期望完全不同。只要你的坐骑能载着你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何必管它那么多呢!

为一个赢家当洗碗工也胜过当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对“我打算从现在起在这家公司工作5年吗”这个问题,假如你的答案是“也许”(不要担心,这个答案并不罕见),那么你应该采取行动,就像自己不会在目前这家公司再工作5年那样。要睁大双眼,四处寻找。

研究一下那些成功人士的事业历程,你会发现他们的头脑都十分灵活。他们不仅能发现机会,而且还能在机会消失之前果断出手抓住它。最令人悲哀的是那些仿佛被凝固于时间中的人,任何好事都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似乎不思变迁。最近,在颇负盛名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主管校友事务的主任离开了该学院,在“街头顽童” (New Kids on the Block)流行乐队中当了一名经理。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好注意,但是你能看出这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种心理弹性,而这正是取得巨大成功所必需的。我们并不建议你频繁跳槽,忙于从这家企业跳到那家企业,尽管有许多成功人士在事业初期确实都经历过一连串的跳槽。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于,在找到合适工作之后他们就会定下心来。所以并不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会使你成为成功人士,而是你的最后一份工作。

当你离开的时候,请不要过河拆桥。世事难料,也许情况会发生变化,新的领导团队入驻,他们想留下你,会大幅提高你的薪水并给你提供一匹相当有吸引力的坐骑也犹未可知。

你怎样才能辨别出哪些境况能为你更换坐骑并创造机遇呢·下面是一些指导原则。出现新兴行业之时时光倒退到1983年,当个人计算机行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简·尼格伦(Jan Nygren)卖掉了自己的钢琴,买了一台个人计算机。她现在已经是计算机培基有限公司(computer Basics,Inc.)的总裁,该公司是长岛(位于纽约州)最重要的计算机培训公司之一。

在探索计算机世界之前,尼格伦在格伦科夫一所学校任教。具体来说,她对计算机能以何种方式给予孩子们帮助进行了探索。很快,她将自己的车库改成了一间工作室,开始开办培训班。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首要关注对象(她说仅次于她的家庭)。

她到世界各地参加研讨和会议。

现在你能做与1983年简·尼格伦所做的相同的事情吗·当然,你也可以卖掉自己的钢琴然后买一台个人计算机,但是你恐怕已经不可能借此来创办一家企业了。个人计算机所开启的机遇之窗已经基本上关闭了。

当一个新行业兴起之时,大多数人都恐避之不及,因为他们在这个新行业里毫无经验。但是不要忘了,其他人也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新行业代表着黄金机遇。

吉姆·曼兹(Jim Manzi)在找到发财之路之前也晃荡了好几年。1973年从柯尔盖特大学毕业之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在学了12星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他加入了《国家评论》( National Review) 杂志, 为小威廉· 巴克利(WilliamBuckley)研究一本与联合国有关的书。1974年他跳槽到了位于纽约切斯特港的《每日文献》(Daily Item),在这里他因为几篇关于一位固定合同投标的乡村职员的报道而获了奖。3年之后,在塔夫特大学学习期间,曼兹决定经商。因为不确定该做哪一行,所以他加入了麦肯锡公司做一名顾问。1982年,他被派加入了一个小组,该小组当时正在为莲花发展集团(Lotus 1-2-3电子表格软件的发行商)撰写一份商业计划。

1983年,曼兹加入了莲花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销售。1984年,他被任命为该公司的总裁。1986年他又成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而在1987年,他的薪水和优先认股权为他挣到了2630万美元,这使他成了美国薪水最高的首席执行官之一。

当时吉姆·曼兹只有35岁。对于一个在加入莲花集团之前从未编写过计算机程序,而且也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来说,这样的成就颇为显著。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其他人在这方面也没有多少经验,个人计算机行业当时才刚刚起步。

1971年,哈罗德·卡茨(Harold Katz)创建了营养系统公司(Nutri/System),当时他34岁。他没上过大学,而且在减肥行业也没有任何经验。(他曾在其父的杂货店里工作过,之后又卖过保险。)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动力,多年来他曾亲眼目睹自己的母亲与肥胖苦苦斗争。他还想出了个好点子:他的公司根据顾客希望减少的体重而向其预收巨额的费用。(谁能抵挡得了提出一个大数字这种诱惑?)

10年之后,卡茨将营养系统公司上市。截至1983年,这家公司已经在50个州成立了680个中心。卡茨发了大财,他拥有该公司65%的股份,账面上的资产净值3亿美元。尽管随后股票跌倒了最低点,不过这是后话了。

当竞争态势转变时

在一个行业发展的早期,形势往往波动剧烈。各个企业兴衰沉浮,最后秩序逐渐趋于稳定,然后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个人计算机行业也不例外。微型仪器和遥感系统公司(MITS)的Altair于1975年1月在《流行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的封面上出现后不久,市面上就出现了5种机器。除了Altair系列之外,颇具竞争力的机器还包括苹果Ⅱ代、科莫多宠物(commodore Pet)、IMSAI 8080 和雷莎(Radio Shack)TRS-80。

苹果已经成了个人计算机领域的主宰,而科莫多宠物和雷莎逐渐被边缘化。这样,市场上就只剩下了MITS的Altair和IMSAI 8080,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有趣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