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济南
15939700000023

第23章 外城激战(3)

林家有林世英的母亲、兄长林世达、二兄林牙德、三弟林世勋。林家一家自然是受了吴化文的福荫,门庭若市。这一家人的人缘儿不坏。精明的李昌言到了林家十分殷勤,打水,扫地,烧火,做饭,什么都干,在姨母跟前也是百般孝顺。不多日便与林家人混熟了。林世达喜欢打鸟,李昌言枪法很准,他们二人便常到四里山的树林打鸟取乐,这样,李昌言便在林家“扎下了根”。那时吴化文和妻子住在徐州,林家倒成了李昌言饭后茶余谈今论古的好场所。李昌言是山东掖县人,自幼家境富裕,读书不少,解放区的见闻也多,经常讲“解放区光明”、“蒋介石统治区黑暗”的革命道理,还说“不要仰仗吴化文的势力,过苟安生活的日子”,“蒋介石的统治不会长久,吴化文如不认清形势,幡然悔悟,必然自食其果”,等等。

李昌言的言行使林家刮目相看,他们越来越感到,作为至亲,再也不能听任吴化文在旧道上走下去,应该劝说他投向人民,走光明大道。

大明湖畔的杨柳绿了又黄,黄了又落,转眼又是冬天了。李昌言小心谨慎而又胆大心细地生活了一年。他感到应该寻找机会接触姨表姐林世英,通过他直接向吴化文进行工作。

1948年的春节刚过不久,林世英携女儿到济南来了。李昌言喜出望外,急忙到车站去接。他与表姐已有多年不见,他想象中的林世英一定是粉脂浓抹,狐裘大氅,高跟皮鞋,飞机油头,一个入时的官太太样子。真没有想到,林世英是个有文化教养、又受胶东古风熏染的人,虽然常随丈夫出入官场,可是厌恶那套妖冶风骚的媚姿丑态。她平素喜欢淡雅朴实,从来不擦胭脂口红。来济南时,她着一身鱼白色绸子大褂,白袜子,平跟白皮鞋,再加她一副俊美的脸盘,匀称的身段,倒像是一位满腹经纶的高洁女士。所以,林世英虽然携女儿从李昌言眼前走过,他竟然不曾认出。只待回到林家,相互见面之后,才叫他们好笑一场。

林世英女儿患病,李昌言为此昼夜奔走,探访名医高手,又常去医院看望、照料,颇得表姐好感。

李昌言见林世英终日郁郁寡欢,便陪她去逛公园。

他们先看了不断奔涌的趵突泉,又看了悄悄流动的金线泉。在漱五泉的李清照馆前,林世英念了几句“凄凄惨惨戚戚”和“寻寻觅觅”的词句,眼里涌着泪花儿。

李昌言开导她说:

“表姐。我看你总这样闷闷不乐,小弟真担心你愁坏身体。以亲戚份上说,我为表姐夫的前途担忧。国民党的天下不会长久,你应该劝说表姐夫寻找退路。再说,表姐夫有几房妻妾,你现在得宠于他,但家庭矛盾总是有的。你和孩子们的前途在哪里?咱们家乡是共产党管辖的地方,你也是从那里长大的,共产党里就讲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表姐,我看你应该劝姐夫投奔共产党,那才是你和姐夫的出路。”

李昌言的一席话说得林世英眼睛里涌满希望之泪。

她告诉他,她的四弟林世昌在北京朝阳大学念书,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去年腊月专程从北京到徐州通过她到河南朱集做吴化文的工作。她说:

“四弟对我说,绍周只有脱离内战,才有光明前途,我们家庭的纠纷和矛盾才能解决,我个人也能争得自由和平等权利,享有政治地位。他的话和你的话一个道理。昌言弟,表姐的苦处你该知道。我自嫁给你姐夫以后,虽然吃穿不愁,但心情是痛苦的。你姐夫先后有四个妻室,原配马玉珍,已经病故了。其实马玉珍在世时,他就和一个叫赵华珍的住在了一起。赵华珍比他大八岁,原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护士长。她和军统戴笠关系密切,你姐夫也怕她三分,对她言听计从。他父亲对他们的关系十分不满,老头子利用家长的权威,请了十几桌客,当众逼他们脱离关系,又亲自主婚续娶了我。可是,你姐夫并没有断绝和赵华珍的来往。这些事,我看昌言弟真心为我打算,我才跟你讲。”

林世英完全相信这位通晓古今、博学多才,而且这样体贴自己的姨表弟,渐渐地待他为上宾。每天饭后,李昌言就上小课般地讲述一番。终于,有一天,林世英问他:“四弟最近来信说,叫我转告绍周,四弟就是共产党,他到徐州和朱集见我和你姐夫那次,就是受华北共产党派遣的。昌言弟,我看你也是共产党派来的吧?”

李昌言笑了:“既然表姐已经猜到,我也就不瞒你了。”他向林世英讲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任务,要求林世英配合工作,并告诉她,解放军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接连失败,蒋家天下快完了,解放军下一个目标必是济南,如果她能帮助劝说吴化文起义,就是为革命立了大功。

聪慧、贤达而明事晓理的林世英在李昌言的循循善诱下,犹如换了一副心境。

1943年春末,吴化文奉调由河南移防济南。5月,他们的寓所便搬到了王耀武所赠的张家花园。

吴化文刚来济南,又一个地下共产党员从鲁南滕县乘火车追踪而来。他的名字叫李勇烈,一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外貌和内质均与他的“勇烈”名字十分吻合。

他是作为华东军区联络部特派联络员打入吴化文部的。

在张家花园的会客厅里。吴化文机警地打量着眼前站着的国民党军少尉军官——李勇烈;李勇烈递上他临来时从城防司令部开来的一张副官公差信函。吴化文看出来人蹊跷,喝退左右。李勇烈迅速地从鞋跟里取出刘子衡写给吴化文的一封信,吴化文急急地看下去:

……泗河堤上长谈,子衡曾向你转达了解年在沪与中共董必武会晤时,李济深所提,请先生对绍周在山东的处境和前途予以开导和照顾。

吾曾对汝指出,言行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哪怕一辈子尽做坏事,最后能为人民做一件好事,也将为后人称道,望勉之!尤其是,受子衡《打不得九论》之影响,你曾对我表示:利民之心是休养生息:益民之愿是反对内战。此两句颇善!你已深知莱芜、蒙阴两役战败之教训,发动内战之罪魁祸首必将自食其玩火自焚的恶果! 内战注定了国民党迟早走向覆灭之命运。望能不辜负周恩来和冯玉祥先生对你之重望。亦望能遵循泗河诺言,早日实现大义,以慰济深、子街之心。

吴化文阅罢刘子衡的信心情激动,但又有些担惊受怕。他低声地对李勇烈说:“任何人问你,你都不要提刘子衡大师,就说是徐州刘峙总司令派来的。”接着他便张罗车辆把李勇烈送到了留守处。数天之后,吴化文把李勇烈召到公馆,递给他一张八十四师的“谍报证”和18块大洋,又递给他一双新军鞋,用眼示意:这鞋里有文章。李勇烈心领神会,蹬上新军鞋火速返回滕县桃花村刘子衡的家,正碰上早已起义的王道在场。

李勇烈从鞋底取出吴化文写给刘子衡的复函:

……兖州泗河握别数月,尚好。时事变化证明先生高见,当受指教。深明已到穷途末日,寻求光明适为学生之愿……

李勇烈与王道认为,吴化文与刘子衡泗河堤上长谈已有半年,这半年来吴已看出时局发展于他不利,看到了国民党大势已去,表示愿意寻求光明,找出路。他们决定,一方面向华东军区联络部汇报,另一方面再请刘子衡写信给吴化文。王道也写信,再请李勇烈赴济送去。

刘子衡的信中介绍了他与中共中央的关系,说李济深在香港发表反蒋宣言,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方各地国民党军将领纷纷响应。并向吴化文表示,只要吴有诚意,他愿做向导。同时请吴化文选一适当时机在徐州议事。

王道在信中则分析战局,指出国民党的“重点防御体系挽救不了必将灭亡的命运”,说:“解放军扫清胶济、津浦沿线的国民党军后,围攻济南的时间不会很久了。”请他认清形势,悬崖勒马。王道还以自己在抗战中毅然率部起义,将功补过,受到共产党器重的经历,启发吴化文也走他早已选择的道路。

李勇烈再次到济,将信交给了吴化文。此时,正值潍县告急,吴化文正手忙脚乱地调动部队增援潍县,没顾上立即看信。

夜静更深。吴化文才展开信,看罢,不说话,用车把李勇烈带到一个营房的办公室。室内空无一人。吴化文将门窗关闭。突然从腰间掏出手枪。枪口对准了李勇烈的胸口,一声怒吼:“你是哪一部分的?是不是共产党?”

李勇烈虽说年纪不大,可这种刀光剑影的场面倒也经历过不少。对于吴化文的脾性他是早有耳闻的:发起火来会六亲不认,他稍稍镇定之后,若无其事地走到他跟前的椅子前,慢慢就座,然后庄严地说:“吴师长,我可以明白地告知你,我是中国共产党派来的代表,和王道一样是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派出的联络员。我们的任务就是来济南和吴军长搞联络的!”

吴化文进一步威逼道:“我只认识刘大师,和共产党没有瓜葛。今天不看在刘大师的面上,我是要动手的。”

“吴军长把枪口已对准了我,这不是已经动手了吗?”李勇烈已经看出吴化文动刀动枪是故意来个下马威,他转守为攻,义正词严地说:“共产党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我受刘大师和王道的委托冒险来济南,都是为了吴军长的前途。吴军长对我这点 ‘大礼’,对我这个人物倒是小事一桩,不知我回去后该向他们二位怎样回话!”

吴化文哑口无言,但手中仍紧紧握住着他的枪。

李勇烈继续说:“既然吴军长说和共产党没有瓜葛,那么,两年前吴军长到南京的情景你不会忘记吧!”

吴化文的手枪慢慢地垂下来,又轻轻地放在桌子上。他拉过一把椅子也坐下来,说:“在兖州和我见面的是你的首长?那是杨部长吧?”

“那是华东军区的刘贯一部长,鄙人就在他的统帅下工作。”

“哎呀呀,误会,误会!这是我吴某的脾气,看看你们共产党的骨气。共产党人可佩,可敬!”

“吴军长的这个脾气,可把我弄了一身大汗噢!”

“哪里,哪里,你老弟是共产党的硬汉子,咱们不打不成交。对了,是刘部长,确实在兖州和我见过面。刘部长,我的印象,他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懂兵书,识兵法,气派文明。可惜打那以后一直未见过面。你既然是刘部长的派员,就放心住在这里吧,我保你平安。”

李勇烈说:“平安不平安我从来不曾考虑,我所希望的是吴军长能遵守诺言。”

吴化文马上解释说:“王道和刘大师为我搭了桥,跟共产党联系,实在感谢。不过,困难很大呀!”

这时候,二人的对峙状态已经在对话中悄悄地消失。李勇烈从椅子上站起来。望着窗外黝黑的夜空,说:

“吴军长在国民党军队中一向被视为异己。频繁调动,吴军长自己当然更是身有感触的吧!至于目前战局,吴军长更为清楚,到了选择道路的时候了。王道先生希望你能和他走同一条道路。”

说到王道,吴化文关切地问起他目前的情况。

李勇烈说:“王道先生曾对我说过,他在任沈鸿烈的独立旅旅长时,你们来往颇多。感情较深,实为至交。

他在1944年率部于寿光起义后,中共中央发来了贺电,后来担任了益都市警备区副司令兼鲁中军区副司令。”

吴化文惊奇地说:“唔,王道干了副司令了,新闻!”

李勇烈说:“只要能放弃原来立场。为人民做点好事,就能得到人民谅解,得到共产党的重用。目前,吴军长正调兵遣将要开赴潍县去解陈金城的围。依我看,铁城、钢城也保不住。你要慎重考虑,替王耀武卖命打共产党,你有多少个旅?”

吴化文频频点头:“也是,也是,是打不得。”

一次短兵相接的长谈,先是惊涛骇浪,后是涓涓细流。此后,李勇烈成了吴化文门下的神秘人物。

吴化文毕竟是在旧军队里生活几十年的人,既对国民党存有幻想,又有弃暗投明的愿望。针对吴化文这种矛盾的心理,解放军一方面加强策反工作,一方面靠军事压力彻底击碎他尚残存的幻想。

9月19日,策反工作已经瓜熟蒂落,攻城兵团首长终于下达了停止对吴化文部进攻的命令。

东方已经发白,天快亮了。解放军敌工部三名干部,按照吴化文事先告知的接头方式,在路边等候吴化文派出的接头人。

不一会,一辆黑色卧车由远及近飞奔而来,在解放军三名干部面前“嘎”地一声停下。一位副官迎上来说:

“军座让我前来接你们,请上车吧。”随后,汽车急速地向吴化文的办公地驶去。

在指挥室门口,吴化文的脸上充满了感激、惭愧和欣喜。

解放军代表中的一位中年汉子开门见山:“吴军长,解放军华野三纵司令员孙继先和政委丁秋生让我们转告您,是攻城兵团总指挥部下命令停止对你们九十六军进攻的。目前,解放军东线兵团已逼近城东关,济南解放指日可待,忠告吴军长——继续负隅顽抗,将是死路一条。你们的南线兵团不会驰援济南,望吴军长不要一误再误!”

吴化文痛心疾首地说:“兄弟这次已经铁心了,今天就召开紧急会议,退出内战!”

为了表示诚意,他决定先将眷属送往解放区。

下午,济南西南方向的任家山口。

两辆卧车和数辆美式吉普先后开抵这里。林世英、吴化文的父母亲和其他亲属从车里走下。吴化文也抽空来送他的家人,并毕恭毕敬地对父亲说:

“儿多年不听父教,实是不孝之子。今投向光明,终于遂了您老心愿。请老父先行一步,儿随后就到。”

吴化文的父亲吴一斋哈哈大笑:“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早就相信共产党能成气候。好吧,我们先走。”

吴化文站在妻子跟前,眼里涌满泪水。他顿感妻子如同自己的老师一般,说:“世英,你先走吧!”

林世英将头埋进丈夫怀里,流着喜泪,说:“你终于觉悟了。我们终于走上这条大道了!”

李昌言走过来,林世英对他说:“昌言,好好保护你姐夫,有你在,表姐才放心。”

李昌言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你们先走吧!”

吴化文的眷属上车,车子缓缓启动,终于远去了。

送走了家眷,吴化文的身上如释重负。也就是在此时此刻,他与蒋介石集团的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感情才彻底断裂。一种幡然悔悟后的激奋促使他快步奔向任家山口的高坡。他遥望西方,希望解放大军即刻飞奔而来。 吴化文对身边的黄志平提出要求:“我要同贵军首长见面!”

两军对峙,枪弹横飞,此时会见,谈何容易?黄志平说服了吴化文,建议马上架设专线电话。

电话通了。吴化文与三纵司令员孙继先直接通话。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吴化文的心情有些紧张:“孙先生吗?我是吴化文啊!”

强渡大渡河的先遣营长、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济南军区中将副司令员的孙继先,用他一直未改的山东曹县乡音回答说:“我是孙继先,我以个人名义,并转达山东兵团、华野首长的旨意,欢迎吴将军投奔光明!请你命令你的部队今晚撤出阵地,我军将趁你部撤离时迅速推进。你的部队要于今晚12点撤完。带不走的东西,留人员看守,以红布为信号,不带武器。”

吴化文:“我决心听从贵军命令,我将严令我的部队绝不准向贵军开枪,请贵军只管放心向商埠攻击。”

9月19日晚9时。在激烈的枪炮声中,月亮慢慢跃上东方山巅。

在济南西郊孔家庄营房——吴化文的整编九十六军司令部内。在异常严肃的气氛中,九十六军团以上军官举行紧急会议。

吴化文以少有的严肃大步走到与会者们的面前。他没有就座,用威严的目光瞅着每个人。那目光仿佛在告诉人们,眼前将发生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