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备课上课
15999300000009

第9章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4)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二重统一,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二重统一,人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二重统一。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从实践的角度讲,这种学习观的变革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从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即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亮点。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与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二、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材

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青少年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使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见的更好。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有关学校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这种思想在一些地方的大面积实验造就了一批成功的范例。

考试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考试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乡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

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二、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材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以往的专业资格和文凭随时可能过时,从业者可以没有学历文凭,却不能没有办事的能力。因为直觉与悟性、觉察力与判断力、创造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与团队紧密协作的能力,不一定是持有最高文凭的人独具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自古以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社会信息激增,知识浩如烟海,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却极为有限,这就决定了现代部门的组织结构,往往需要各个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相互组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促使我们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青年一代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他们有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的志向,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伟大祖国各项事业中去,认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就一定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各行业的“状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化,任何社会成员,只要具有了兢兢业业的事业心、主人翁的责任感、团结合作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勤奋努力,就可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就能够赢得社会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成功,这是教育的本意和真义。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教育的广泛普及,那种选拔少数学习尖子、淘汰大多数“失败者”的教育模式需要给予根本性改造。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承认差异,扬长避短,“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

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年幼并非无知,教育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学生的潜能像空气,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只要教育者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带到一种力所能及、引人入胜的探究性活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

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和敢于批判的精神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二、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

在升学重压下,传统教育观念仍束缚着大批教师。首先是传统的教师观。在当今的中小学中,教师的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靠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笔打天下,俨然一个“传教士”。其次是陈旧的教学观。教师单向地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知识和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唯一结论,使学生变成书本和分数的奴隶。再就是“惟师是从”的专制性的师生观。许多教师在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创造性思维便无从产生。最终变成一群只会听人吩咐,不会思考也不愿应考的学生。

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特别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愿我们每个教师不辜负党中央和人民的重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我们要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扎实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广泛深厚的学科以外的科学文化知识,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熟知学生心理,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新和改革,有教育科研能力。开设多元式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引导、点拨、讨论多种形式,让学生从内心需要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特别是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以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去填补,形成师生互相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往往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比学识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民主化的课堂生活是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基础,课堂上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负担的前提。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二、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创新教育。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得具备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中最重要就是批判精神,即敢于和勇于对前人和自己的已成定论的知识进行怀疑甚至否定。这不仅需要批判的勇气,更需要批判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重在传道解惑,其前提是教师即是真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化身,他要做的仅仅是将已有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手段、工具已经不再限于教师,而且,仅仅靠接受前人的东西已难以适应今天这个以创新为检验教育成效的社会。

那么,对新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显然不仅仅满足于传道解惑授业,而应当学会创新,即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21世纪的教师不再迷信权威和书本,他们坚信,一切现存的文明对都是对人类过去经验的总结。要做的是如何站在过去人的肩上向新的高度攀登。终其一生,他也许难以攀上新的高峰,但他们可以努力去开辟蹊径,在综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知识。

21世纪的教师将不再迷信自己,不再把自己的职业角色神化。学高为师,不仅在于为知识容量,更在于知识的创新,这就要求敢于批判自己,甚至敢于否定自己。事物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教师不可能穷尽过去和未来,他要做的就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中创新。

21世纪的教师还要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不再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一切都是那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