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16000700000016

第16章 听课: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2)

听什么?怎样听?主要应听:1.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2.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3.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4.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5.是否有创新的地方。6.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

看什么?怎样看?主要应看: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包括多媒体等)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记什么?怎样记?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主要思考是: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2.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3.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4.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5.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6.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总之,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就要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在板书和学生在演练时,就应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在练习时,就应以思考为主等。

(六)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型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是不同的,有关的听课要求等也是不同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听课记录中,可能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但常规的听课记录一般有听课记录本和听课评价两个方面组成。

另外,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

2.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3.一段时间后,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

(七)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以鼓励为主

评课时要积极参与,对教师的自评和听课教师的评价应认真地记录和思考,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借鉴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听课后要尽可能地同被听者进行交流(这种反馈同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关评课的内容在稍后会详细阐述,这里不再具体分析),要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例如,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存在的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要尽可能挖掘他们教学中的闪光点,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感觉;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进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让他们继续努力,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听课的反馈更多的是与教师的研讨和交换看法,虽然也需要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进的地方,但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多谈优点和经验,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要尽可能以平等商量的语气,以鼓励为主,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案例】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

[背景]

一天,我在QQ群中与一些常往来的教师交流,“悬浮列车”突然向我邀请,加我为“好友”,我应允而至。原来,她看了我的《评课》一书后,发觉自己连听课都不会,希望我再去写《听课》的书,“带着思想进课堂”是其中的对话。

[纪实]

悬浮列车:我听课都不会,还会评课吗?

撼城:没事,那一位老师天生就懂得听课呢?象我们这样的老师,见习就是从听课开始的,实习也是从听课开始的,你还是在校生,不知道听课不奇怪。

悬浮列车:那听课要作哪些准备呢?

撼城:听课者在听课前要明确听课目的、计划和要求,对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真实的听课信息,也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

悬浮列车:要明白这些内容,应该怎么努力才能实现的?

撼城:要熟悉课程标准,了解编者的意图与教师拓展的空间。如:在教材把握上,就要做到“三准”,即对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对本堂课教材重点、难点把握准;对课后训练目的要求掌握准。

悬浮列车:哦,这倒是很有必要的。

撼城:听课教师应对所教的内容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的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大体的教学框架,或者最好能在课前研读执教者的教案设计,对该课的教材、教法、学情、目标达成乃至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有一个预先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听课时,就能将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案加以对照,就能有更多的时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仔细观察、理性分析,从而发现执教教师处理教材的技巧、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为听课后的评课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悬浮列车:是的,自己没有深入其中是无法做到主动听课的,被动听课那是件无聊的事。

撼城:应对班级的学生情况做一些调查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科基础、班风学风等,看一看授课者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是否融入了学情因素,从而有利于我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出切合实际的价值判断。

悬浮列车:听课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撼城:对,这话讲得很对!听课就是要树立将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理念。把自己当着局内人,站在上课者的角度,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应在头脑中设计出所教内容的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对比优劣,促己深思、善辨、慎取。同时,还要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状态,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听课是带着思想进课堂的。

悬浮列车:“听课是带着思想进课堂的”讲得太好了……

分整几种类别

听课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总的来说,课的类型决定了听课的类型。不同性质的课、不同形式的课等对听课的要求是不同的。

我们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及相对稳定的共性要求,将听课划分为检查型听课、评比型听课、观摩型听课和研究型听课等几种类型。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的教学研究和听课过程中有可能是交叉的,听同一节课有可能达到几种听课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听课中,既能做到功能的区分,更要做到有机的联系和整合。

一、检查型听课

(一)什么是检查型听课

检查型听课就是为了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过程、某一方面或某个问题的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

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督导评估中的听课、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听课、中考和高考复习调研听课、学校领导听新教师的课、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性听课等都属于检查型听课的范围。

检查型听课是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监督、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普遍的一种听课形式。

(二)检查型听课的特点

1.突然性

听课者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去听课,对被听课的学校、教师、班级、哪一节课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事先是不十分清楚的或提前知道的时间不会太长。学校或教师对这类听课总是有被“突然袭击”的感觉

一般来讲,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业务指导部门的听课,还是学校领导的听课,只要是出于检查的目的,作为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为了得到客观、真实的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很少会提前通知被检查的学校或教师。

对于听课者来说,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随机的,听哪一位教师的课往往也是不确定的。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检查中的听课,也有时候往往是下级部门给予安排好的,听课者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2.真实性

检查型听课活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学校和教师很少提前刻意做好准备。这样,学校或教师呈现给我们听课者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他们的正常状况。当然不可能完全的一致,因为,外来听课者的介入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学校和教师,至少他们在主观上要尽最大可能力求上好这节课,但由于教师的心态变化,有些课可能比平时好,有些课可能还不如平时。从总体上讲,我们听到的课及了解到的教学情况基本上是客观的,最接近、最真实反映学校和教师平时正常情况下的教学实际。

3.灵活性

听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和工作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听课,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较少。

如为了了解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转变的情况,就应该进行检查型听课,但什么时候听、听哪些学校的、听什么类型教师的课、采取什么形式、是集体调研还是个别调研等就可以灵活掌握。

(三)检查型听课的要求

1.要明确检查的目的

无论是检查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进行一些有关新课程的专题检查,都应该目的明确、要求清楚,否则,将影响到听课的质量。

检查什么?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检查?要达到什么目的和得到什么结果?都应该让听课者知道。

2.要在常态下进行

检查型听课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是“突然袭击”式的,有时可以作为工作计划提前下达给有关的部门和学校,有时可以以适当的形式提前告知教师。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教师按照有关检查的要求做好工作,因为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为了确保检查的客观、真实,尽量不要提前通知,即使必须通知,也应尽可能将影响听课客观公正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样,教师即使准备,对正常的教学的客观性影响不大,听课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3.要熟悉听课的要求

对于听课者要进行适当的培训或提出要求,这种培训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培训,根据听课活动的实际情况可以灵活掌握,但至少要使每一个听课检查者明确听课的相关要求,如:需要检查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使用有关的调查表格和调查工具以及怎样评价等。否则,即使是每一个听课检查者都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听课对象,听课的过程和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出人,因为不同的听课者在学科知识、专业特长、教学经验、评价方式等方面是有差异的。

4.要尽量减少被听课者的戒备心理

因为这种类型的听课活动带有临时性、突然性,外来听课者进入学校或课堂时,往往会引起被听课对象的戒备,从而影响到听课的真实性。为此,检查者要设法尽快取得被听课对象的理解和配合,灵活处理听与被听的关系,避免以检查者自居。

5.要准备好与听课对象交换意见

检查型听课虽然不一定都要同教师交换意见,但是在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同教师交换意见或探讨一些问题。原因如下。(1)课后与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换意见是听课的常规要求。

(2)这是对教师的尊重,特别是教学研究人员更应该做到,因为这既是处理好同教师关系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提高自己的重要方式。(3)教师需要听课者的指导,绝大多数教师把听课者作为比他水平高的“专家”来看待,教师平时接触听课者的机会很少,他们想知道“专家”对他的看法,即使我们不一定是该门学科的专家,但总会有可思考的向题及可研讨的问题。

6.要进行总结

通过检查性听课活动,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有时候还要拿出具体的总结性意见或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由于检查对象仅仅是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从全局的角度进行以点带面的综合思考分析,并得出共性的定性意见,提出对全局有指导性的要求和措施。

二、评比型听课

(一)什么是评比型听课

评比型听课主要是为了对教师做定性评价的听课活动。如评优课、考核课及评优秀学科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的听课就属于这个范畴。

(二)评比型听课的特点

1.筛选性

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评比及各种考核课中,被听课的教师是通过各种形式筛选出来的,他们应该是某一方面的在各种层次上的优秀者。

听课者要求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筛选,通过听课保留一部分教师和淘汰一部分教师,或推荐到上一层次去继续参加评比,或直接评出等级,或做出定性的评价。

2.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