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粹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不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基本文明规范
一、仪表
二、语言
三、礼节
四、常见的不良行为
一、仪表
(一)服饰
1.着装
(1)要有美感
这是对教师着装的基本要求。教师着装具有美感,既能体现出教师的文化修养,又可以反映出教师热爱生活、诚实朴素、精神饱满、充满生气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着装要想达到具有美感的效果,应做到:
第一,保持衣物的干净和整洁
衣物上不要有污渍、油渍、污点等,不要有异味。尤其在夏天,一定要注意勤换洗衣物。鞋也要保持干净,注意刷洗和擦拭。
第二,注意衣物的整齐
纽扣要扣齐,衣领、袖口、衣角、裤脚要保持平整。如果衣物纽扣系错,衣角等皱皱巴巴,就会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让人觉得教师对事不负责任,马虎,降低教师在人心目中的威信。
第三,教师着装应注意协调搭配
教师所着服装本身应注意搭配,使整体着装体现一种和谐之美,使人看后产生舒服、愉悦之感,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一要注意穿着颜色的搭配。男士的着装必须遵守“三色原则”的要求。所谓“三色原则”是指全身上下的衣着应当保持在三种色彩之内。女士着装也应注意不要有太多的杂色。所着服装可以是两个相隔较远的颜色相配,如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可以是两个相对的颜色相配,如黑白搭配,青橙搭配;可以同类色搭配,如咖啡配米色,深红配浅红;可以两个比较接近的颜色相配,如红色与橙红或紫红相配,黄色与草绿色或橙黄色相配。此外,鞋的颜色要与衣服的色彩相协调,各种颜色的鞋要与裙、裤等衣服的色调相配。在鞋袜之间要遵循一个原则,即鞋的颜色要深于袜子的颜色。在鞋、袜、裙或裤子之间,鞋的颜色与裙子或裤子的色彩接近或相似才最为得体。二要注意穿着款式的搭配。有几种穿着方式是不可取的:上身着职业装,下身着运动服;上身着运动服,下身着职业装;身着职业装,脚穿休闲鞋。这些着装方式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破坏整体的和谐。穿裙装的女士,最好穿连裤袜或长筒袜。穿西装的男士,最好不要内穿厚毛衣。万一非穿不可时,则最好穿一件单色薄型的“V”领羊毛衫。不要在西装里面穿开领、花哨的羊毛衫,更不要同时穿多件羊毛衫。
(2)应该适合自己的特点
教师所着服装的面料、颜色、款式等应与自身的性格、体形、肤色、年龄等相调节,以修饰个体某一方面的不足,凸显个体某一方面的魅力,达到服饰与个体的和谐统一,增加教师整体形象的美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一,教师着装应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
每一位教师在性格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某些特点或许对教育工作来说不太适合,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着装这一途径缓和这种矛盾。例如性格相对暴躁的老师最好不穿鲜红色的衣服,以免学生感觉你更加气势逼人,因而心中充满畏惧、惶恐与不安;性格相对孤僻、冷漠的老师,最好不穿黑色等冷色调的衣服,以免给学生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使学生不愿或不敢接近你。
第二,教师着装应适合自己的肤色
每个人的肤色都有一个基调,肤色不同的人适合不同颜色的服装。若衣服颜色与肤色基调十分合衬,就会增加人的美感,使人显得神采奕奕;反之,就会使人变得黯淡无光。
一般来说,皮肤色调较深的人适合一些茶褐色系,着浅黄、浅粉、米白等一些浅色调、明亮些的衣服,令你看来富有个性,着墨绿、枣红、咖啡色、金黄色等颜色的衣服会使你看起来自然高雅,也可衬托出肤色的明亮感。不宜穿深色服装的人,黑色的服装和蓝色系的上衣应排除在选择之外,否则面孔会显得更加灰暗。
皮肤偏黄的人着淡紫、紫蓝等蓝调或浅蓝色服装较为适宜,酒红色也可,这些色彩能令面容更白皙,但强烈的黄色系如褐色、品蓝、群青、蓝紫色、橘红等上衣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些色彩会增加面色的黯黄感。
以健康小麦色这种肌肤色调为主的女性给人健康活泼的感觉,桃红、深红、翠绿等鲜艳色彩最能突出人开朗的个性。黑白这种强烈对比的搭配也较为适宜。
肤色以黄白色为基调的人适宜穿粉红、橘红等柔和的暖色调衣服,最好不要穿绿色和浅灰色衣服,以免显出“病容”。
皮肤相对粗糙的人应选择穿着杂色、纹理凸凹性大的织物,如粗花呢等,色彩娇嫩、纹理细密的织物,如金丝绒及拉毛衫等,不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气色不好,最好不要穿青灰色、紫红色等颜色的衣服,以免显得憔悴。可选择穿白色的衣服,显得健康。
第三,教师着装应与自己的体形相协调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的体形都十分理想,而是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欠缺,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穿着适合自己体形的服装,用服装修饰不完美之处,就能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使服装美和人体美实现和谐、统一,凸显美感。
一般来说,高身材的人应着适当加长的上衣,配以低圆领或宽大而蓬松的袖子,裙子和衬衣也应选择宽大的款式,这样能给人以“矮”的感觉。所着衣服的颜色上以深色、单色或柔和的颜色为宜。身材较矮的人,上衣应稍短一些,使腿比上身突出,宜穿浅色的套装,服装款式以简单直线为宜,上下颜色应保持一致,最好不要穿大花图案或宽格条纹的服装。体形较胖的人所着服装的衣料以小花纹、直条纹为宜,颜色最好为冷色调,这样可以达到显“瘦”的视觉效果。在服装款式上,要力求简洁,中腰略收,后背扎一中缝为好,采用“V”型领为最佳。体形较瘦的人所着服装的衣料以方格、横格为宜,色彩鲜明、大花图案的衣料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衣料都可以给人宽阔、健壮的视觉效果。在服装款式上,尺寸宽大、上下分割花纹、有变化的、较复杂的、质地不太软的衣服是瘦人的最佳选择。对瘦人来说,着紧身衣裤和深色的衣服是不适宜的。
第四,教师着装应适合自己的年龄
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穿着要求,教师在穿着上要注意自己的年龄,与年龄相协调。年轻教师的穿着应鲜艳、活泼一些,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之美和精神状态。中老年教师的着装则应以庄重、雅致、整洁为宜,体现出成熟和稳重,透出中老年特有的成熟美。无论你年龄大小,只要你的穿着与年龄相适宜,那么都会使你显出独特的美来。
(3)着装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穿着服装之前,要注意务必将位于领口、上衣袖口等之处的商标、纯羊毛标志等先行拆除,因为它们并非与服装的档次、身价有关。第二,穿着完毕后,注意检查纽扣的扣法是否符合服装的要求,是否扣得准确,若衣服有拉链,拉链是否已拉上。此外,还要注意检查衣领、衣角、裤脚是否平展,鞋带是否已系好。第三,衣服的内套件、袜口不要暴露在外。不仅在站立之时外露不合适,就是在行走或就座时外露也不合适。穿长袖衬衣时,需要注意将下摆一律束在裤腰或裙腰之内。袖管不可以挽起来,袖扣还一定要系上。
2.饰物
饰物是佩戴在人身体上或衣物上的起修饰作用的小物件。饰物的选择与佩戴可体现出佩戴者的爱好与修养,也可体现出佩戴者的品味和个性。饰物的搭配是一门艺术,选择得当、运用巧妙会增添人的光彩,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给人一种难以言传的美感。
(1)女士饰物
女士常用的饰物主要包括耳环、项链、手镯、胸针、戒指等。这些饰物大多以金、银、合金、珍珠、水晶、丝绳、荧光绳等为材料,颜色各异,造型、款式、图案等也各不相同。
第一,注意佩戴方式和寓意
不同的饰物有不同的功能,而且许多饰物的不同佩戴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寓意,佩戴首饰时应加以注意。例如,戒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不宜随意佩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订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上,结婚戒指则一般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未婚姑娘应将戒指戴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上,否则会令他人产生误解,从而使追求者望而却步。国际上比较流行和通用的戴法是:将戒指戴于左手,食指上表示未婚但想结婚,中指上表示已经在恋爱中,无名指上表示已经订婚或结婚,小指上表示独身主义。对于将戒指戴于右手,在传统上也有一个说法,即戴在无名指上。据说戴在这里,表示佩戴者具有修女的心性。此外,一般的花戒只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代表性不强,不具备任何意义,你可以戴在左手或右手的任何你想戴的手指上,没有特别的限制。对于手镯也要注意佩戴方式。一般来讲,若佩戴一只手镯应该戴在左手上;如果戴两只,可以左右各一。这样的佩戴方式给人以平衡感。如果戴三只,不宜左二右一或右二左一,应都戴在左手上,这种戴法更能展现手臂的线条,而且给人一种个性美。若同时佩戴手镯与戒指,最好选择颜色与风格相近的款式。手镯不同的佩戴方式也有不同的寓意。手镯如果佩戴在左手腕或同时佩戴在左右两腕上,表示佩戴者已经结婚;如果仅戴在右手腕上,则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另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手镯的戴法也有所区别。中国人习惯将手镯戴在右手上,而一些西方人则习惯戴在左手上。
第二,注意饰物之间的搭配
饰物的搭配组合形式多样,应注意饰物之间的协调。一般来说,佩戴饰物应遵循一个原则,即全身的饰物最好不超过三件,否则会给人复杂或沉重的感觉,虽全身珠光宝气,但却庸俗不堪。女士佩戴手镯或手链就无需再戴手表。爱戴耳环者,最好尽量避免上身佩戴太多的其他饰物,如项链、手镯、丝巾、胸针等,以免呆滞。尤其是戴眼镜的女士,在佩戴上显得清雅脱俗的穿耳洞的小耳环后,不可再戴项链或胸针,以免给人凌乱之感。
第三,与着装相协调
佩戴饰物要与服装相协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款式上相互配合,色彩上相互补充。所着服装式样简单,宜佩戴色彩鲜明、图案夸大的饰物或配件。所着服装式样复杂,则饰物的颜色应单纯些,否则就会过分的突显出配件,喧宾夺主,不能衬托出服装的美。在颜色搭配上,可以采用同色系搭配方式,也可采用对比系搭配方式。所谓同色系,是指饰物颜色与服装颜色相同或相近。如黄色可以配上橙色、棕色、浅咖啡色、白色等;红色可以配上黑色、紫色、粉红色等。这种搭配方式能给人以柔和的感觉。所谓对比系,是指饰物颜色与服装颜色相对。如桃红色服装配以灰色的饰物,草绿色服装配以酱紫色饰物。两种相对的颜色相配可以使颜色更加鲜明,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清一色的搭配法是最忌讳的,比如全身着咖啡色衣服,穿咖啡色鞋子,佩戴咖啡色帽子、耳环、胸针等,这种搭配方式常会给人俗气和呆板的感觉。
第四,与外貌特征相协调
饰物品种繁多,搭配方式也多种多样,佩戴何种饰物以及如何佩戴,应因人而异。佩戴饰物要以仪容为中心,适合自己的容貌、体形等特征。若搭配合适,可对五官和体形起到重要的修饰作用,突出优点,掩饰不足。
体型偏胖的人看起来显得粗短、臃肿,一般应选择色调偏暗淡、造型较简洁的饰物。脸型较圆且身体较矮的女士最好佩戴细长且带坠子的项链,项链挂坠最好为长而华丽、大而多姿的造型,这类项链明亮迷人,容易吸引他人的目光,从而使人的注意力从佩戴者的体型转移到饰物上。体形偏胖的人的手臂和手腕相对比较粗、肥大,所戴手镯或臂环的造型宜选宽而阔的。胖人的手指一般短而扁平,戴一只流线型戒指已经足够了,这样会使你的手指看起来似乎长了一些,具有美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