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文明教育
16001100000008

第8章 教师思想文明(6)

把学生当学生还要做到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毕竟是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或者由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分辨是非、辨别真假、区分善恶的能力,或者由于涉世不深,经验尚浅,缺乏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不分原由地对其大声斥责,而是应该“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你就会发现学生眼里的世界和我们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们考虑问题的思路与我们也是不相同的,进而你就会理解孩子,明白孩子们犯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

(四)学生是发展着的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坚信:学生是发展着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世界人口的智商分布表明,95%以上的人智商是正常的,所谓的“天才”只占极小的一部分。智商正常是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站在我们面前的所有学生都具备这一基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信任、关爱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那么,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内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心理学上的许多实验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五、坚持正确的教学观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所以,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工作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所持的总的态度、看法和见解以及从这些认识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实际表明:无论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观。教师的这些教学观,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不明显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有的是系统的,有的是不系统的,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尽管如此,教学观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还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支配着教师各个环节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才能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技能的场所,使教学不断优化。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就必须抛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主要包括:

第一,重教师作用,轻学生地位。课堂活动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是一种双边活动。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主宰课堂一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设计的去做,不能提出异议。这种观点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重灌输,轻启发。传统教学观将学生视为容器、罐子,教师只是一味地将教材上的知识和课本中的内容“灌”入学生大脑中,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启发。这样的课堂毫无活力,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重考试训练,轻学法指导。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考试为中心,都围绕着“分数”转,不考的内容则只字不提,要考的内容则采用各种方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使学生疲惫不堪。

第四,重传授知识,轻能力培养。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有了知识,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只强调学生“学会”,忽视指导学生“会学”。

第五,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传统教学观主张在教学中实行平均主义,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教学内容、课程目标等遵循统一的标准,作业布置千篇一律,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现代的教学观摒弃了传统教育观中的糟粕,主张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教材、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材施教,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事。具体体现在:

第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正确的教学观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认识主体,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

第二,主张实行全面发展。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全面发展,一是指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二是指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仅某一个或某些学生得到发展。这种观点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又不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既重视智力因素的作用,又不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塑造;既强调全面发展,又不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掘;既强调学习的结果,又不忽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第三,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内容讲解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注重启发诱导,反对满堂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学、乐学。

实现有机的统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以发挥课程教学的最佳效果。

第五,提倡双向或多向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在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同时,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矫正、调控教学信息,使得教与学同步,从而令学生的思维随时处于积极的状态,在教学单位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多讨论,交换不同的见解,从而开阔视野,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第六,提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对于学生获取知识和训练能力来说,课外活动是最佳场所。通过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才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观点主张将课外活动置于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仅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只有将课外活动视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才能使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案例蔡元培:称新生为“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那时的交通工具很简单,走马上任还需要坐马车,当蔡先生从马车上下来以后,看见学校门口,有许多人在夹道迎接。原来,这是学校的规矩,工友们必须遵循礼仪表示欢迎,随行人员对蔡先生说了声:“您请。”蔡元培先生一边往前走,一边脱帽向两边欢迎他的工友们致意,并和颜悦色地对工友们点头致谢,不住地说道:“谢谢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们见此情景,非常感动,纷纷赞叹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这件事情要是发生在今天,当然没有什么可以大肆宣扬的。但在刚刚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国初期,蔡元培先生抛弃了旧官场上的那一套官礼陋习,对普通老百姓谦恭礼让,这种礼待庶人的行为,不能不令人佩服。

当时,有一位叫马兆北的学生,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报到那天,天空晴朗,气候宜人,马兆北踏着轻快的脚步,迈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谁知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张公告:凡新生来校报到,一定要交一份由现任的在北京(北平)做官的人的签名盖章的保证书,才能予以注册。

马兆北看完公告以后,欢欣的心情一下子烟消云散,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霎时涌上了心头。他怀着忿忿不平的心情,给蔡元培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不远千里而来,原是为了呼吸民主空气,养成独立自尊的精神。不料还未入学,就强迫我到臭不可闻的官僚面前去磕头求情,未免令我大失所望。我坚决表示,如果一定要交保证书,我就坚决退学。”言语中不免流露出对蔡元培先生为首的校方的不满。信发出去以后,马兆北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本来嘛,人家是举国上下鼎鼎有名的校长,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入学的学生,能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不过是借此保持一下自己的自尊,泄一泄自己心中的愤恨情绪而已。于是,马兆北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追求自己新的前程。

谁曾想,过了几天,马兆北突然收到一封来信,猜了半天也猜不出究竟是谁写给自己的信,打开一看,见开头写着“元材先生”(即马兆北先生),急忙再看看下边的署名,居然是蔡元培校长的亲笔:“弟元材谨启”,马兆北激动得差点没喘过气来,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急忙观看全文,只见信中写道:“查德国各大学,本无保证书制度,但因本校是教授治校,要改变制度,必须由教授会议讨论通过。在未决定前,如先生认为我个人可以作保的话,就请到校长办公室找徐宝璜秘书长代为签字盖章。”

信中表现出蔡元培先生虽然身为一校之长,但他办事绝不擅做主张,独断专行,而是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教授和教授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尽管他本人也对交保证书的做法并不赞同。字里行间还表达了蔡元培先生对自己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恳之情。马兆北看完信以后,心情很不平静:蔡元培校长在百忙之中,竟然对我这样一个不知深浅的无名小卒以礼相待,真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后来,马兆北先生在一篇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件事使我一辈子受到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