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核心竞争力(精装)
16004600000032

第32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文化(7)

多数学生都会从同伴那里学会如何与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打交道。他们往往运用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语言,并且描述的是教师和行政人员所期望的价值。在这里,重要的是要超出这两种文化的疆界,关注到学生实际拥有的价值和假设,以及他们作为学生在讨论他们的生活时所使用的框架,也就是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去认识他们的文化,在甄别出你个人的假设和参考框架的同时,形成倾听学生声音的能力。

3.运用文化的观点去诊断和分析

在试图改进学生群体之前,重要的是去理解它,要用文化的观点对他们进行考察,如是什么样的人造物把这些群体维系在一起了(如历史、传统、故事、杰出人物等)?是什么动力(如某些共同的动力和某一个悲剧性事件)和什么因素(如年龄、性别、居住地、共有价值)把这些学生集结为——个群体的?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使他们集结在一起会发生些什么(如持续的相互作用、形成——定的规范、有共同的经历等)?对这一群体的成员来说,他们共同的价值和假设是什么?

4.要认识到生活区域和交往密切的群体对学生文化的重要性较为密切的和持续的相互作用,是文化发展的强有力因素,为某些群体提供特定的生活区域是促使其形成亚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样,要抵制某种文化,将这一文化所属的亚群体分隔开来,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5.不要轻易地试图系统地改变学生文化,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文化是可以改变的系统地改变学生文化的企图往往会导致失败,但这并不说明学生文化不可以受到影响。如果有些学生文化所拥有的价值和假设与学校目的相违背,那么教师首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调查这种反学校的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要转变学生文化中与学校目的相拒斥的方面,最好是从学生刚刚入学时开始,此时他们尚未被其他高年级的学生社会化,要依靠学校的力量采用一些干扰手段,如向学生言明学校的价值规范等。

6.在与边缘群体相互作用时,注意运用文化的观点边缘群体指那些有残障的学生、年龄较大的学生等。对这些学生第一要寻找各种让这些群体的成员感到自己的“重要的”方式,如引导他们参与学校事务;第二.使这些学生积极地并持续地与其他学生相互交往;第三,提高这些学生在群体中(不是在他们所处的边缘群体中)的地位。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教学原则,应该说,这里所说的“材”应是包括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情况的了解在内的,学生的文化特征也理所当然地应涵盖在内。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文化特征、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等重视不够,了解学生文化、适应学生文化、引导学生文化、改变那些与学校文化相悖的学生文化,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如何从不同层面整合校园文化

新的教育观念下产生的校园文化的营造必须以创新为特征。否则将失去其自身的意义。何谓创新?创新即创造能力的展现过程。校园文化的生生不息,依赖于学校管理工作、环境建设及精神文化各个方面的创新。

一、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创造性校园文化的营造首先基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这可以从学校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创新中体现。

(一)学校管理体系的创新

人类的过去和现在都离不开创造,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的创造力,知识经济说到底是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培养创造性人才应该是当今教育的目标,相应地,也应成为学校管理体系的追求目的。学校管理体系是一个合目的性的系统,有着自己的明确指向,这个指向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如何调动学校和社会给予的资源最大可能地实现这个目的。

提出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教育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相对于传统机械、死板的知识性教育及其教育管理体系来说的确是石破天惊的一笔。卡尔·罗杰斯在《一种生存的方式》中感叹道:“多少年来,我们所受的教育只强调知识和智力,严重忽视了与学习生活以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我们否认了自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创造力被毫不留情地枷锁在牢狱之中,扑灭创造的光芒反成为我们追求的目的。众所周知,我们人脑的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左脑倾向于理性逻辑思维,右脑倾向于感觉形象思维。传统的教育只告诉我们左脑的存在而忽视了右脑的作用,梁先生所说的“半个人”,其实从生理层面来说也有它的立足点,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育的结果所致。把创造作为教育的目的,作为教育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对传统的扬弃,也有着十分坚实的现实基础。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股市上高科技股支撑着深沪两市股指频创新高,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一路飞升,高科技企业一片欣欣向荣……这样一股科技浪潮的背后都是创造力的推动。现代社会中,凡是有创造的地方一片兴旺,凡是思想僵化,固守成规必然穷途末路,说明创造性是时代的最强音。作为社会人才的摇篮,教育体系的重点,应该由强调知识掌握转向强调创造力培养上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到如今的知识经济,教育管理体系的方向改变已是无可非议。

在微观层面上也应相应地实现变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体系应该向民主靠拢,不能搞“一家之言”、专断独行,只有这样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个体的积极性;其次,教学机构要力求简明、精干,并有能够鼓励创造性教学和有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教学机构,支持校园文化的管理机构;第三,群团机构应该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支持,提倡多元主义的学术氛围,允许多种不同观点存在。

学校管理体系首要的创新是价值取向的变化,应该鼓励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同时在具体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系统,为校园文化的营造和繁荣提供生长的土壤。校园文化是创造热情的一种显现,其基本精神与管理体系的创新精神是一致的。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

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学校管理体系确立起来之后,必须得到制度层面的保证。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来说,当今的管理制度必须有它自身的创新性特点:

在学生管理制度方面,应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校学生十分关注的制度有学籍管理制度、奖励与处分制度等。其中学籍管理制度的规定包括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方法、升级与留级、转学(转业)、休学、停学与复学、退学、毕业等内容。在新的教育管理体系中,常规制度应适合新的需要并与整个教育目的相符。比如说成绩考核,以前以期末一张试卷定优劣,而现在应更多地把平时的作业、论文和试验情况考虑进去。在奖励、处分方面,不只看成绩,而应参考操作社会活动、体育达标情况等有利于引导学生成为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综合型人才。

在教职员工的管理方面,应明确规定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注重老师水平的提高。否则无法告诉学生该读哪些书,学校应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外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除了经常性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之外,提倡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比较系统地研究自己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为创造性校园文化的营造提供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作为教师,只有自身是一个有创造性的老师,才能唤起学生内在的创造性,并对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

一大批博学、活跃的教师、学者的存在是校园文化的支撑,正是他们奠定了校园文化的底色。学生,特别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所创造的色彩缤纷的成果,得益于老师这种不断向未知探索精神的指引。校园文化根植在学校管理和老师道德学问的土壤之中。

(四)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

新的教育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确定后,一个开放而富于创造性的校园文化就有了一个大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学校管理机制也应该从根本上改观: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应走上校园文化的前台。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怎么干。以下一类群体性的活动可由学生自己来主持:学生组织由学生自己推选负责人,自己计划和安排活动;参加活动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活动小组和社团的指导老师,由学生自己聘请;各种活动的情况和工作总结,由学生自己撰写;等等。

学校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应以一种引导者身份介入校园文化的营造,引导学生开展内容健康的活动,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自身能力,保证校园文化的纯粹性及其高层次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总之,校园文化的营造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开明的管理体系的宏观条件,制度层面和运作机制层面的保障,只有这样校园文化的创新才能真正地成为可能。

二、学校环境建设的创新

学校环境是全校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大致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教育设施三个方面,自然环境以美为原则,人文环境以传统与现实相结合为原则,教育设施要力求完备适用和先进。

(一)校园自然环境的创新设计

校园环境作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处所,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外观体现,应该从审美的角度来加以创造,基于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特殊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秀为美

学校虽然不是风景区不可能有奇山异水,但有山有水配合雅致,体现一种秀美并非难事。

即使无山无水,但大力绿化,各种建筑之间和谐配合,建设一种宜人的环境是可以做到的。如武汉大学的校园山势多姿,东临东湖,内有水池,树木四季常青,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与建筑巧妙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校园环境以秀为美的典范。

2.以幽为美

校园环境的建设,要讲究幽静美,宜多植树木花草。如历史较长的学校一般都有高大的树木显其幽静,阻隔外界的喧嚣,同时也可使校园空气清新洁净、益于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形成学校深沉和富于内涵的气氛。

3.应以和谐为总的原则

校园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建筑、道路等的分布要讲究和谐统一。新建筑的选址,新建筑的风格都必须与原有环境建筑相融合,不能有突兀和脱离之感。

(二)人文环境的创新设计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任何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之外的存在和空间之外的存在,同样是极大的荒唐”。建筑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因而建筑便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及时代性。建筑的民族性及地域性属于反映过去了的时代传统,而时代性则主要反映当代精神的创新。校园建筑作为建筑的一种也应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同时也要体现自身特有的个性,把继承传统与拓展创新联系起来,不能单纯搞复古主义,只是遵循传统,毫无生气和现实感;也不能如现代派建筑似的“矫枉过正”

,完全否定传统,过分强调其物质功能,将建筑的功能和形式的联系又看得过于“机械”,忽视历史文化的差异,以及民族的、地域的、人们精神需要的差异,不考虑与原有环境的协调和谐。校园建筑应从各校的特点出发,在讲究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其历史情况和地理环境,结合二者去追求其审美价值,体现出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三)教育设施的创新设置

教育设施的设置是校园环境建设中直接与学生培养相关的部分,它的设置成败与否,直接制约着校园文化的营造。

1.教育设施设置从横向看,不仅要有针对教学的教育设施,诸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还要有第二课堂需要的设施,还有与教育相关的后勤设施,各种管理设施。实验室、图书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文体娱乐方面的设施为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挥提供舞台。校园文化作为让学生个性在最大范围发挥的领域,没有完备的设施的支持,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随着时代和教育观念的变化,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本设施的完善势在必行。

2.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设施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当前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对于教育来说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体系,建立开放的系统;扬弃以获取知识为唯一目的,确立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教育;开创现实性、信息化的教育局面,这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设施的更新也应以此为目的和导向。例如为加强外语教育,相应的语音室、试听室及全套设备都应该拥有;社会信息化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也需要有大量的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接入基础。没有人能够想像没有一台计算机的校园网页大赛如何开展,一个没有计算机和互联网设施的学校如何让自己的学生面对信息化的社会。

学校教育设施应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学生各方面才能展示的需要,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创新

校园文化高层次的个性特征如何体现呢?——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创新是最为重要的方面。

(一)校园文化生活观念的创新

当前,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都逐步认识到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对校园生活的理解有了许多新的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校园文化观念的创新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