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核心竞争力(精装)
16004600000033

第33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文化(8)

1.校园文化生活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

校园文化生活在过去整个大教育系统中充当的是补充的角色,是第一课堂的调味品,其建设也拘泥于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余生活。而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则被纳入学校培养人才的教育规划中,因而过去那种只重视课堂教学的培养已经为课堂与课余同时并举所代替,校园文化生活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个性在校园文化中,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寻求广博的知识和富于创造性的思维,以适应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新世纪到来之初,许多学校都在力图实施自己的21世纪人才素质培养工程,全方位地体现校园文化蕴含的价值。

2.校园文化生活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社会和时代的挑战校园文化生活不只求典雅而固守“象牙塔”,高分低能问题与校园文化生活过重的学生气息和理想气息不无关系。这里所说的开放姿态,首先是对实践开放,当前学生越来越明白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务实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意味着对各种理论观点提供碰撞的空间,掀起激烈的探讨,构成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性。让校园文化生活从内涵和形式上都向着多元方向发展。开放性及开放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观念,是校园文化生活观念创新的主要方面。

3.学校对校园文化生活的领导不妨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一段时间以来,管得太多,统得太死,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现在学校更多地把组织、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的“权力”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生活作为自己创造力发挥的天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主体性得到了弘扬,校园文化也日渐丰富。

(二)校园文化生活内容的创新

校园文化生活的创新在内容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社会相关性原则

学校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封闭系统,而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系。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性很强,离开社会环境,离开了人的文化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限制在宿舍和课堂、实验室与饭厅,而应该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应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游览、联欢、劳动、服务咨询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丰富社会经验,不断接受来自社会的反馈信息,从而改变自己不切实际的思想作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社会所认同,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

2.政治方向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应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学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基地,反思过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凡是没有坚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或坚持较差的学校,不管其校园文化形式如何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最终都会付出沉痛的代价。所以校园文化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方向,不得违犯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学校的纪律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措施,形成一种既朝气蓬勃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格调高尚、健康文明、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

3.时代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时代特征。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有时代特点。当前我们面临改革开放、知识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趋势,培养具有现代眼光和心胸的创造型人才,实现祖国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应该是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校园文化展开的起点。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应具有时代特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人的价值观念、人生观等发生了许多变化,国际国内环境要求人们独立的、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上应体现这些现代精神。最后,在校园文建设的方法上要体现时代性,校园文化活动不能光停留在舞台、唱歌、打球、下棋,应增加体现时代内容的方式,比如摄影、电脑、网络等。

4.多样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年龄、专业及性别的差异,对精神生活的心理需求也不一致。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使之各得其所。

(三)校园文化形式的创新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革,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如思想教育型,以对参加者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思想方法等教育为主的方式,像党章学习小组、英模典型参观学习活动;有扩充知识型,如讲座、信息发布会;有交际型,如各种沙龙、恳谈会、舞会、集体旅游等;有审美型,如文艺表演、诗歌朗诵、作画、游览风景等;有竞赛性,如田径运动会;有娱乐消遣型,如抚琴下棋、歌舞游戏……可谓多姿多彩,无所不有。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变革创新应向理性层面发展。应以充分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和广博的知识为目标,注重效果,这正是校园文化逐渐成熟的标志。如河北某校的“热点专题讲座”、“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生存能力训练小分队”、“学生环保宣传自行车考察团”……这些形式不仅体现了时代性、创造性、实践性,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体现内容的需要,只有真正地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形式,才是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形式从当初的感性杂乱向理性纯粹转变,无不说明只有与现实教育目标相连接的校园文化形式才是当前文化形式创新的立足点。

如何承担学校文化现代化的使命

与教育现代化相比,教育本土化的研究在我国要更少一些。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教育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以及教育自身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应该说,这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是合乎情理的。然而,我们还应注意到,现代化虽然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是世界范围各国家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它要具体在每个国家实施,必须要经由一个本土化(在我国则是中国化)的过程。离开本土化,现代化就成了一个空洞之物,无法具体落实到各个国家或地区。

本土化问题发生于世界上的任何文化区域之中,不仅是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要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存在着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且先进国家也会吸收其他国家包括较为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并因自己的文化背景去诠释、应用这种文化,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是一个绝对的文化进化论者,认为文化在每个民族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不存在或者说很少存在文化的交往、传播,那么,就会承认世界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本土化的资源与素材。不同的文化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采借、吸收、适应、整合,世界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本土化的历史。

有关“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几乎与“现代化”一样长久,它与“现代化”一样,是起源于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注意和思考。当西方文化在20世纪初对中国文化传统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中西文化的碰撞、激荡震撼着一些有识之士的心灵,他们关注着中国文化的走向,倡导中国走现代化之路,步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后尘;另一方面也关注着如何借鉴、吸收西方文化,将西方先进文化融汇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当时明确提出了“中国化”问题,也间或有“本土化”的提法。

本土化并不是割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它所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及社会条件下的更新、变迁,这种更新、变迁是由外来文化的冲击所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融汇了本来价值取向与之有较大差别的外来文化,使双方都发生了一些转变。一方面传统文化改变了自己固有的形态,揉合进了外来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改变了自己的表现形式,以适应传统文化的要求。两者间的双向流动、更迭,才使得彼此都有生存发展的契机。可见,“本土化”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必然要出现的一个阶段。

由此,教育本土化可以理解为外来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的会通、融合,是使外来教育思想转化为我国教育实际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因而体现出本土特征的过程。

一、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从上面对现代化与本土化概念的检视中不难看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是两个相异而非相斥的命题。现代化与传统相对,本土化与外来文化相悖,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对立范畴;它们之间并非没有关联,而是相互重合密切相关的。四者的关系似可用下列这样一个图形来表示:

在此图形中,传统与现代化、本土化与外来文化构成一个菱形,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外来文化只有经由传统文化的甄别、吸取才能达成本土化;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既要经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要受本土化程度的影响;外来文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但它在促成现代化的过程中既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也不能忽视自身的本土化。上图说明了外来文化与传统的依附性,外来文化与现代化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其一,教育的现代化并不排斥教育的本土化,因为即使是像现代化运动这种世界性的文化内容和现实内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会因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基础以及环境条件等呈现出各自的特色。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现代化体现出的地域特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其完整性就在于两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