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任务的实施,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既有宏观上的调控,也有微观上的操作。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进行教改科研,既要了解宏观的要求和环境,更要着眼于微观上的实践,这是实现教师师德规范目标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在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上,作为教师要注意三点:
1.明确指导思想:每位教师都要确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每位教师还要善于从这个宏观的指导思想出发,制定出具体的微观的目标和措施,把前者落实到后者,让后者充分体现前者。
2.坚持认真实践:成为教育家是要求,是目标,要求能否达到,目标能否实现,关键还在于平时的实践。特别是教改科研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戴帽穿靴式”地对待,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作为教师既要结合自己平时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也要积极参加备课组、教研组、学校组织的课题,甚至还要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课题,对教改科研要做到真抓实干。
3.注意立足自身:教育工作的成果有集体性,教师工作的方式有个体性。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关键在于自觉性。教师创造性的成果,首先在于主动性。对于教改科研教师应注意立足自身。教改科研是软任务,但是硬实践,而这种实践取决于教师的自觉性,教改科研能否进行、能否坚持,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努力。
四、学校的特点是超前,面向未来是师德规范的特色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通过教改科研来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使自己最终能成为教育家,还必须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特别是当前正处在世纪交替时期,面向21世纪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新型人才更是每位教师进行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每个教师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一)新世纪新形势,要求教师有新思维
新世纪新形势的主要标志是:和平、发展、友谊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社会经济,增进各国友谊,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言行准则。这种新形势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新条件,同时也对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新形势所提供的新机遇,确立有利于教育新发展的新思维。21世纪的教师,从事学校教育在思维上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任何国家的学校教育,均以本国的文化为基础,以本国的历史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是客观的、正常的、必要的。在新世纪和平、发展、友谊的大潮中,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既有基础,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负责学校教育中,必须在保持民族性的基础上,摒弃封闭性、排外性、单一性,吸取世界精华,发扬时代精神,以形成新的特色;而这种特色既不是完全外国化,也不是纯粹民族化,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在学校教育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三个基本点进行教育,即围绕“培养学生辩证地、唯物地、历史地、完整地看待本国和外国的文化与社会、现实与过去”这个中心,抓住“突出本国语文、历史、地理的教学;加强外语、世界历史、地理的教学;介绍当今世界关于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大事、要闻和热点”这三个基本点,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把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落到实处。
2.区域性与全球性的统一: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交通的飞速发展,在和平、发展、友谊的大气候中,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广泛了,频繁了,密切了,深入了,立足本国,面向世界不再是一句空话,应在学校教育中得以体现和实施。在新世纪的学校教育中,可以采取平时与集中的结合、通讯联系与人员交流的结合、软件交换与电脑联网的结合等方式,及时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以达到资源共享、改革共商、成果共创之目的。人员的交流可以在平时资料、软件、信息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短期考察、互派学者、交换师资、假期修学等途径集中进行,这样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养成面向世界、面向全人类的情操和修养。
3.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进行教育的丰富资源,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学校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不是清规戒律,发展才是硬道理。优良传统本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的,不断被赋予新鲜的、生动的、切合现实的内容,这就是传统的生命力、鼓舞力。面临新世纪新形势,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坚持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在学校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必须注意三点:一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二是要突出基础性和对青少年的针对性;三是要赋予时代内容,要充实、有新意、还要有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4.规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世界各国的教育都经历过从贵族阶层(有钱阶级)到平民、从个别教育到集体教育的发展过程,至今均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规范。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固有的规范,办教育讲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规范并不是停滞,也不是单一,更不是僵化。21世纪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友谊,这一主题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在具体的办学模式和方法上,既要讲规范不能违背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形成有利于世界和平、共同发展、人民友谊的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新局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1世纪不仅发达国家的升学竞争进一步缓和,就连发展中国家的升学竞争也将逐步缓和,中国当前高中的四类办学模式,即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就业预备教育为主、升学就业预备教育兼而有之、特色学校等,将会在全世界有一定的普遍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样性的办学新格局。
(二)新世纪新任务,要求教师有新实践
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三方面任务:一是资源与环境,二是人文与科技,三是信息与教育。发展教育既是新世纪新任务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为全面落实新世纪各项任务服务与贡献的历史责任。教育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新任务要求的新型人才,教师必须要有新实践。就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而言,教师应在以下四方面进行创造性实践:
1.教学内容理论化: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特别是近代知识急增达到了爆炸的程度,把前人创造的所有知识机械地传授给现代学生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无必要。知识的丰富性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对矛盾如何科学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把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让学生从知识的体系上来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的理论化应是教师在新世纪努力探索的新实践。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家,同时也应与教育、教学理论家密切配合,努力使自己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家。要深入到学科教学领域,探索建立符合科学性、适合青少年学习的学科理论体系,并以此理论框架来统帅学科知识,使学生能提纲挈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居高临下。如数学可以以集合、关系、映射、群、环、域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对算术、代数、平几、解几、立几、三角等进行科学的处理;物理突出原子结构的理论;化学突出化学键理论;生物突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
2.课程结构综合化:随着知识、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多,传统的学校课程结构已明显不适应,教师面对新世纪的新任务,应把研究和实施课程结构综合化的问题作为新实践的又一内容。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类,设立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这是新世纪实施课程结构综合化的基本趋向,而且只有实施课程结构综合化,才能使教学内容逐步做到现代化。如数学中集合理论、数理逻辑、程序设计、线性规划;物理中热力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核子和空间科学;生物中进化论、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均能从基础上、整体上反映到学校的综合课程中。
3.教学方法实践化:新世纪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教育均有突破性的改善,一个人在入学前和在学期间,从社会和生活的本身就能直接受到各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无疑为学生在校接受知识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要坚持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联系实际学,把学、思、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学会、学深、学活,学以致用,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上的一种新实践。如何使教学方法实践化呢?应该看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有法”指有规律可循,“无定法”指年段的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师风格的不同、学生素质的不同,教学的具体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实践化的教学从规律上来讲有五个基本点应该掌握,这五个基本点就是:重视观察、强化思考、注重实践、突出研讨、激发创见。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上的新实践应在掌握这五个基本点上下工夫。
4.教学条件视听化:现行的教学方式,因教学条件的限制,是沿袭了几百年的传统方式,即一个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新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应面对并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视听技术来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条件视听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这也应成为教师新实践的重要内容。教师抓教学条件视听化,我认为应该进行三方面的实践:一是视听手段;二是教学场所;三是学习方式。关于视听手段,我觉得要有数量和质量的结合,普及和提高的结合,也就是说,既要有大面积的安置到每个教室的常规视听手段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等,也要有专门的带有多媒体声像同步系统、可进行电脑辅助教学的资料室、阅览室、研讨室、自修室。从教学的场所来说,教学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发展到具有不同功能、多种类型的学科专用教室,直至电脑普及后的学生家庭。在学习的方式上,可以是老师辅导式,也可以是同学使用电脑自学式,还可以是在学校与家庭电脑联网后学生在家学习式。所有这些组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教学条件视听化。
(三)新世纪新特点,要求教师有新水平
新世纪的来临,有三大特点;一是国家交往的全面深入,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知识积累的爆炸力度。与之相适应,学校教育应是开放式、信息化、丰富性、高效率。教师要有新水平,这也是新世纪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新世纪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在工作水平上应体现在以下四个具体方面:
1.会电脑:新世纪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以电脑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广泛运用。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多媒体的普及,使人类对信息的获取、积累、分析、传播、处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跨世纪的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应会使用电脑,能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教师使用电脑关键是掌握三方面的技能: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使用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具备这些能力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项工作能做出迅速、正确、科学的处理,使老师对学校的全方位管理真正做到科学化、创造性、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