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秦腔名家
16016400000029

第29章 三意社名角小志(1)

苏长泰(1863—1919)戏曲活动家。字子和,陕西商州西荆乡井沟村人。从小酷爱戏曲艺术,经常在乡间庙会上吹打演唱。富有组织才能,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带领一些民间戏曲艺人,从商州山中来到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在华岳庙三月古会上演出,从此,拉开了三意社百年演艺活动的序幕。后来人们传颂的那句歌谣:“商州蛮子下了山,十几个人走平川。”正是这次演艺活动的写照。

就在当年三月华岳的古会上,苏长泰以商州吹鼓班子为基础,并吸收西安、华阴、华县和渭北等地的江湖艺人,组成以其兄名字命名的长庆班,三意社的雏型就此形成。

长庆班最初在商州、华阴、潼关、华县、大荔等东府一带演出。几年后,由于经济的困苦,苏长泰忍痛解散了长庆班,随同艺人葫芦儿、李金鸣等人在三原、富平、蒲城等地搭班演戏。后因关中连年干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只得离乡背井,远走兰州卖艺谋生。

1904年(光绪三十年),苏长泰经历了长期困苦和波折,终于在西安东关东新巷定居下来。在艺人王治安的支持下,辍演多年的长庆班又在繁华的东关敲响了开业锣鼓。可惜好景不长,尽管有其徒耶金山和跑班长潘长三的鼎力相助,由于业不抵债,只得在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八仙庵农忙古会上,在山西会馆(今二十二中)墙壁上张贴解散的通告。一个民间职业班社要维持生存权,是多么的不易啊!

长庆班解体了,但苏长泰还作着组班立社的梦。为了养家糊口,他搭人西安榛苓社演出,并教授学生。直到1915年(民国四年)秋后,苏长泰和其徒耶金山在东关栗店借得八十石麦子为开业基金,并有秦中社社长李金鸣将全部戏箱让给苏长泰,愿与苏氏合股,重新开办了长庆社。聘请了秦腔名艺人三斗金、张寿全、梁箴、雒福生,王德孝、陆顺子等,招收一批学生,其后出名的有阎国斌、刘光华、王禄林、李益中、李桂芳等人。这时的长庆社,已是西安剧坛上耀眼夺目的主要班社之一。

1919年(民国八年),苏长泰在东关寓所病故,终年五十六岁。因三个儿子均尚年幼,托徒弟耶金山继任社长,使这个民间职业班社得以延续。苏长泰之子苏哲民、苏新民和苏育民均为秦腔一代名流。

耶金山(1893—1944)戏曲活动家。小名进财。蒙族。陕西长安人。自幼家境贫寒,学唱秦腔,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经其师高云桥介绍参加西安长庆班学艺,拜苏长泰为师。开始经管杂务和日常事务,后当跑班长,逐渐显露出外交和组织才能,为长庆社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19年(民国八年),苏长泰在西安东关寓所病逝,其三子均尚年幼,委托耶金山掌管社务,继任长庆社社长。

1921年(民国十年),耶金山以苏长泰三子的小名如意、双意、三意的“意”字为由,将长庆班改名“三意剧社”。由于他管理有方,经营有道,三意社逐渐成为名震西北的着名秦腔班社,为秦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执掌社务的近二十年间,聘请了一批西北秦腔剧坛上的名老艺人,其中有李云亭、陆顺子、王德孝、王文鹏、张寿全、安鸿印、雒福生、和家彦、何振中、李怀坤、李金鸣等,他们在三意社的舞台上演出了自己的拿手剧目。繁荣了秦腔艺术,同时也为耶金山培育了三期学生。学生中优秀的有苏哲民、姚鼎铭、王庆民、李益中、姚裕国、苏育民、张镜堂等,他们和一期学生阎国斌、刘光华、王禄林、田玉兰、曹安民等成为三意社主要演员。耶金山能团结知识分子,李逸僧先生为该社编导了许多新戏,对三意社作出了贡献。这一时期,三意社人才辈出,新戏连台剧目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群众说,要看文雅易俗家,要听桄桄三意家。

1938年春天,三意社内部发生重大的变故,刘光华、阎国斌、李益中、王庆民、骆彦芳、田玉兰等十六人离开三意社,另组新社,耶金山无法在三意社继续维持,于当年一月二十日在《西北文化报》上刊出《耶金山启事》,申明脱离三意社,社务由苏长泰之长子苏哲民负责。耶金山离开三意社后,闲居在家,心情忧闷,1944年病逝,终年五十一岁。

苏哲民(1908—1943)秦腔演员,工生角。乳名如意。陕西商州西荆乡井沟村人。其父苏长泰为三意社社长。在苏长泰病逝后的第三年,即1921年从东关景龙学校毕业,遂入三意社第三期学生班学戏,出科后为该社台柱演员。

他师承秦腔名老艺人王德孝、陈德裕等,勤学苦练,得其真传。有一次,王德孝与安鸿印、雒福生、陈德裕、晋福长几名老艺人合演《穷人计》,临开戏前,主演王德孝突然患病,苏哲民自告奋勇说他会演这个角色,大家不相信学戏不到一年的苏哲民能演这个人物,但当时无人上场,只好让苏哲民试试看。万万没有料到,他不但演下来了,而且获得极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和赞赏,真是一鸣惊人。从此,这出戏就成了他的看家戏。

苏哲民的贫生戏独步秦腔剧坛。他在《木兰寺》中扮演吕蒙正,一上场就把一个在风雪中饥寒交迫的穷书生,勾画得淋漓尽致。他的《折桂斧》极具艺术魅力,一出场那句“每日里在深山研肩磨担”的二音子拉腔,既豪放又优美,令人神往,再加上那柴担的闪动和快步如风的舞蹈动作,使一个纯朴、勤劳、敦厚的劳动人民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出戏,成为苏氏兄弟的传世代表之作。《激友》又是苏哲民的一出拿手贫生戏,他把张仪穷而有志演得恰到好处,在贫与志中,苏哲民把张仪演活了,所以观众称赞他演谁象谁,真是“活张仪”。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赞道:“韵高调雅,商羽正宗,唱白作打,四场精通。”

苏哲民的唱腔更是先声夺人。他声音饱满,字正腔圆,嗓音高亢清亮,吐字清晰有力。“二音子”拉腔更是回肠荡气,韵味无穷,在《娄昭君》一剧中他扮演魏明帝,把这个悲剧人物演得有声有色,使观众都关注着明帝父子的命运,尤其在《逼宫》一场中,他那悲切呼唤:“皇儿”的声音,一下把人带到悲剧强烈的氛围里,接着他唱道:“自那晚下密昭心神不爽……”一声惊雷愤然控诉,这一板三十多句的唱词,唱得颇有层次和情致,句句是血,声声是泪,尤为动人的是那十多句的“欺寡人……”真是花腔繁出、痛快淋漓,颇有一泻千里之气势,成为秦腔史上罕有的绝唱。他的拿手戏还有《大烟魔》、《双刁传》、《家庭痛史》等。他由于有深厚的功底,不光文戏演得出色,武戏演得也很超群,《风仪亭》中的吕布、《火烧连营》中的赵云、《风波亭》中的岳飞、《卧薪尝胆》中的越王勾践等角色,都演得干净利落、唱做俱佳。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无论贫生戏、扇子生、纱帽生、雉尾生、武生戏等,样样在行,真是秦腔艺术殿堂里的一颗永不泯灭的亮星。

1938年三意社发生了分社风波,由于这一重大变故和复杂的人事纠纷,苏哲民开始精神失常,虽经治疗但未痊愈,时好时坏。还时常演出,往往正演时病犯了,苦了他的胞弟苏育民抢场补角。就这样有五、六年之久。1943年夏天,三意社在东府一带演出,苏哲民硬要随社同行,谁也劝阻不下,只好让其妻和女儿陪同前往。可惜的是剧社在朝邑演完返回大荔时,大家正在沙底镇吃饭休息,苏哲民到洛河边洗绸衫子,不幸落水身亡,年仅三十五岁,一代名伶就这样英年早逝了,令人惋惜。

苏育民(1917—1966)秦腔演员,工小生。陕西商县人。父亲苏长泰是秦腔演员,后创办三意社。他自幼热爱戏曲,1931年十四岁时到三意社跟班学戏,不几天就演出了《花亭会》、《五郎出家》等折子戏。他的嗓子好,学戏快,起早睡晚,勤学苦练,武功练得出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形象,如《闯新府》的赵云、《伐子都》的子都等蟒靠戏;《激友》、《穷人计》的贫生戏;《游西湖》的斐生、《玉堂春》的王景龙等道袍戏和《杀庙》的韩琪箭衣戏等,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他还向京剧学来了《铁公鸡》、《八蜡庙》等武功戏。他的戏路很宽,还在缺少旦角演员时,演过旦角戏,主演过《杀狗劝妻》、《断桥》、《卖酒》、《玉堂春》等戏。1937年,在他二十岁那年,原社长带了一批演员出走,他大哥苏哲民精神失常,他出任社长,在老艺人车云亭、和家彦等协助演出下,保住了这个剧社。这时招收了一班学生,他带着“辅”字班的学生常年累月在关中各县演出,糊口度日。常常是前台演戏,后台挤满讨帐的人。1947年和1948年,剧社简直无法维持,许多演员都各奔前程了,苏育民也贫病交加,困居寒舍。1949年,苏育民以极其欢快的心情迎接了西安的解放。他带领剧社积极排演新戏,演出了《白毛女》、《九件衣》、《红娘子》、《鱼腹山》等剧目。1952年,他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打柴劝弟》,荣获演员一等奖。随即参加慰问志愿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演出。1955年他参加了中央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会,在戏剧理论上有显着提高。195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扑池送亲》,荣获奖状和演员一等奖。他的艺术造诣日渐精深,梅兰芳看了他的《激友》后说:“他的动作干净利落,表情深刻动人,我肯定地说,他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成就。”

在他匆匆短暂的一生中,舞台生活却有三十六年之久,他擅长小生,塑造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如《打柴劝弟》中淳厚质朴、善良豪爽的陈勋,《激友》中怀才不遇的张仪,《游西湖》中品德高尚,忠于爱情的裴生,《扑池送亲》中坚强不屈,可亲可敬的皇甫琦等,以及《凤仪亭》中的吕布,《闯新府》中的赵云,他都能掌握住每个角色的个性,所以,这些人物形象各有千秋的活在观众的心里。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须生戏也演得很出色,其中有《卧薪尝胆》中的勾践和夫差,《苏武牧羊》中的苏武,《金沙滩》中的杨继业,《铡美案》中的韩琪和《将相和》中的蔺相如等。他扮演的这些角色,都受到观众的喜爱。他牢记前辈艺人的铭言:“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他用这些话儿去体验角色和塑造人物。他曾说:“我在演《扑池送亲》的皇甫琦时,当皇甫走投无路,想扑池自杀的那一瞬间,我一时体会不出人临寻死之前的思想感情,我就回想自己过去被债务逼迫地想上吊的情景,这一下,扑池一场皇甫琦寻死的情绪解决了。”他就是这样从现实生活出发、真实、朴素地去创造自己的角色,使人感到质朴无华,真实可信,从而产生了撼人的艺术魅力,为了演谁象谁,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就以《打柴劝弟》为例,他的担子功简直是一绝。为挑好这副柴担,把几条扁担都练断了,并磨破了双肩,直到他被迫害死左肩上还留着一个疙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受到冲击,同年12月在西安病逝,年仅四十九岁。

阎国斌(1900—1975)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长安县人。为三意社早期学生,出科后留该社演出。他身段冠冕,表演凝重,风度不凡,所演《法门寺》中的赵廉,独步西安剧坛,颇受观众欢迎。后以演关公戏见长,其扮相庄重肃然,台步稳健大方,气势昂然有神,唱腔深沉有味。善唱昆曲,拿手戏有《古城会》、《出五关》、《斩颜良》、《挑袍》、《刮骨疗疾》等。尤其出色的是《水淹七军》,他扮演关公,姚裕国扮演周仓,珠连璧合,相映成辉,成为当时剧坛一绝。1937年,他与刘光华、李益中、田玉堂等离开三意社,组建集义社。1945年后,又参加尚友社演出。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古城会》,荣获大会奖状。1975年病逝于西安东关寓所,终年七十五岁。

乔银声(1901—1958)秦腔演员。陕西兰田县人。工青衣。十四岁学艺,十六岁搭班演出。1933年后活动在安康一带。1937年在西安三意社和长安玉庆班演出。1940年前后在乾县裕民社和晓钟社演出。1945年,在礼泉成立新声社,任社长,在他戏班演戏的有张健民、韩义忠、罗玉山、邓维民、郑厉民等演员。1948年,因生活所迫,卖掉戏箱,在礼泉县改行卖包子。他声音圆润,响如铜铃,演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拿手戏有《三娘教子》、《四贤册》、《铁兽图》、《裙边扫雪》、《放斗》、《玉虎坠》、《卖苗郎》、《五典坡》、《抱火斗》、《清风亭》、《对银杯》等。在西安演出时,和杨金声、刘金声齐名,被誉为“西安三声”。他和王朝鉴,龚清义唱对台戏,轰动了乾县、礼泉、永寿一带。一九五六年,他参加宝鸡地区名老艺人调演大会,演出《三娘教子》、《四贤册》、《清风亭》等剧目,受到大会一致好评。

刘光华(1901—1980)秦腔演员。戏曲活动家。陕西兰田关帝村人。1915年进长庆社(为三意社的前身)学戏。工旦角,文武不挡,出科后在三意社演戏二十多年,塑造了许多生动逼真的古代妇女艺术形象,如《五典坡》的王宝钏。《铡美案》的秦香莲,《三娘教子》的王春娥和《游园逼宫》的皇太后等,都表演得光彩照人,颇有情致。尤其他演的武戏《水淹泗洲》和《水漫金山》的精彩武打,为秦腔演员的创举,使观众耳目一新。

1938年,刘光华与阎国斌等十六人离开三意社,组建集义社,当年6月13日在西安骡马市惠家巷三皇庙戏园首场演出,阎国斌任社长,刘光华为会计兼联络。1939年刘光华任社长。1944年集义社封箱散伙。1945年刘光华在原集义社的基础上,在三原张家巷成立尚友社,他出任社长,聘请了原在三意社经常演出的名角陆顺子、王文鹏、杨金声、晋福长等,还聘张新华、张健民、康正绪、李正斌等名演员,又培养了一批“尚”字辈的学生。尚友社日益兴盛,在西安与易俗社和三意社成鼎立之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光华历任尚友社(后改名西安市秦腔一团)社长、副社长兼训练班主任、副团长和顾问等职务。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大会奖状。后为集义社和尚友社培养七期学生,许多学生都成为尚友社的台柱。他学艺成名于三意社,贡献教学于尚友社,为秦腔艺术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1980年10月在西安病逝,终年七十九岁。

王庆民(生卒不详)秦腔演员,工须生。陕西长安县人。三意社早期学生,出科后留该社演出。是老艺人李云亭(麻子红)的门下弟子。嗓音洪亮,吐字清晰,腔满调圆,扮相清秀,动作大方,身架亮相颇有功力,演戏激情卖力。拿手戏有《八件衣》、《黄河阵》等传统剧目,还经常演出新编历史剧,有影响的有《苏武牧羊》、《卧薪尝胆》等。

姚鼎铭(1909—1962)秦腔导演。艺名姚凤云。西安市东关人,1920年,在王麻子戏班学艺,工小旦。1922年,进三意社科班,专攻旦角。出科后,在该社演出。嗓音清亮,表演细腻,名噪一时。拿手戏有《卖画劈门》、《花亭相会》、《善士亭》等。

1930年以后,改当教练,为三意社培养了三期学生,大部分成为三意社的骨干。随后,姚鼎铭担任导演,他排导的戏《大烟魔》、《家庭痛史》、《风云儿女》、《郑成功》等,轰动一时,成为三意社的看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