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北京交通史
16017100000027

第27章 公路交通(1)

近代北京的公路交通始于清末民初。民国二年(1913年),法国商人创办了飞燕汽车行经营客运业务。出于汽车通行的需要,自然要对一些既有的驿道、御道、官马大道进行修整改建,这便是近代北京公路的雏形。

(第一节)干线公路及主要桥梁

一、干线公路

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为止,北京(北平)地区能称之为简易公路的,除通往门头沟等地区性的公路外,主要有如下通向外省的公路:京塘公路、京榆公路、京古公路、平固公路、京大公路、京石公路和京张公路等。这些公路在北京的区段总长计398公里。(一)京古公路

京古公路,又称“京热公路”、“平热公路”,是北京通往古北口的一条干线公路。

民国年间,原“京承路”的东御道渐成乡村道路,而西御道则逐步改建成简易公路。民国八年(1919年),商人陈仲钧创办了北京私营燕京汽车行,将京热西御道加以修整后,开通了北京至承德的客货运输线路。

民国十年(1921年),由北京绅商集资,采用以工代赈方式,修建了由北京安定门至古北口间的简易公路,时称“京热公路”。该线路走向与京热西御道基本一致,全长115公里,土路宽约6米。以后,出于军事或民运之需,该路多次整修。如民国十二年(1923年)京兆卫戍司令王怀庆派兵整修全路;民国十七年(1928年),河北省第一省路局对密云段南天门等4处进行展宽和降坡,以提高车辆通过能力。

日本侵占华北后,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开始修建北京至古北口公路,时称“京古公路”。该路路基宽约6米,在怀河、雁栖河、沙河、密云西门外白河、古北口南天门潮河等处建有混合式混凝土管过水路面。

日本投降后,京古公路改称“平热公路”。由国民政府公路总局第八区公路工程管理局负责管理并维修。1947年,由于平热公路的太平庄、高丽营、桥梓段成为解放区,故国民政府的汽车曾一度改走通县、顺义、牛栏山、怀柔、密云至古北口,时称“通古公路”。

(二)京榆公路

京榆公路,又称“京山公路”。它起自北京朝阳门,经通县(今通州区)白庙桥进入直隶(今河北)三河至榆关(今山海关),是通往东北的一条干线公路。京榆公路的走向与秦修驰道之蓟城(今北京)至碣石段基本一致,全长289.5公里,于民国七年(1918年)建成。

京榆公路在北京境内的路段长32公里,除朝阳门至通县(今通州区)的路段与京津塘公路重合外,余下从通县(今通州区)到白庙桥的一段路仅有12公里长。

民国十一年(1922年)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期间,以及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长城抗战期间,都曾派工兵或征集民工对该路进行抢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自通县(今通州区)至唐山进行修整,土路宽7米。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华北,出于掠夺物资,镇压抗日军民的考虑,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汽车队控制京榆公路,并强迫民工对该路进行修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接收北平,在通县(今通州区)地区与解放区军民经常发生冲突,内、外河和白庙潮白河木桥相继被毁,京榆公路交通陷于瘫痪。

(三)京塘公路

京塘公路,由京津和津塘两段公路组成,起自北京经天津终至塘沽。

民国六年(1917年),正值国际上掀起改良道路的热潮。中国也因运输需求从国外引进汽车,修路问题便应运而生了。北洋政府为加强对京津地区的控制,拟修筑京津公路,但又财力不足。当时正值直隶水灾,北京政府任命熊希龄为赈灾督办,取得美国红十字会赈灾款10万元,政府补贴15万元。委任金巩伯为京津大道督办,马君为工程师,组织了3000余人的施工队伍筑路。由于资金匮乏,从民国六年(1917年)11月开工,到民国七年(1918年)只修了北京至通县(今通州区)一段。

之后,社会各界主张把路修至天津。北京汽车协会为了开展运营业务,于民国九年(1920年)6月15日,签订由民间商号向北洋政府借款25万元的契约。天津当局也参与资助。民国十年(1921年),京津公路竣工,并在北京朝阳门、通县(今通州区)新城南门外、梁各庄、马头、河西务、蔡村、杨村、汉沟和忠孝门等处修建了汽车站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北省第一省路局曾组织民工对该路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平垫。

京津公路时称“京津大道”,亦称“博爱路”,虽然是一条土路,但它却是第一条按照公路技术标准修建的正式公路。当时出版的《道路月刊》创刊号曾载文赞誉:“查吾国今日之道路运动实肇于京津大道”。

日本侵占京津期间,为了利用塘沽港方便与日本本土和东南战场的海上联系,将原津塘公路废弃,另外新建了一条被称作“超速公路”的“津塘国道”。该公路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动工,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竣工。至此,京津与津塘公路联结起来,始称“京塘国道”,通称“京塘公路”。该路归伪华北建设总署塘沽施工所管辖,全长172公里,北京境内53公里(至河西务),晴雨通车,其路线起自北京朝阳门,经通县、河西务、杨村、天津、军粮城而至塘沽。

日本投降后,京塘公路先后归民国政府战运局天津办事处和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八区公路工程管理局平塘改善工程处管辖,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开始对该路进行维修和改善。至平津解放前,京塘公路已损坏严重,行车困难。

(四)平固公路

平固公路,是一条由北平通至河北固安的干线公路。民国十八年(1929年),北平至固安间通行了长途汽车,当时因黄村以南沙丘为患,所以行车路线是自北平经宛平、卢沟桥,沿永定河西大堤南行而达固安,时称平固公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整治了黄村一带沙土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冀察政务委员会鉴于平固路的军事作用,修补了黄村至十里铺段,并于次年7月前将永定门至南苑机场长11公里的路段铺筑成4米宽的混凝土路面。

日本侵占北平后,于1938年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承包修建了北平至南苑段,并将南苑至天宫院段13公里改建成为3米宽的混凝土路面,在天宫院建钢筋混凝土桥。1940年又在辛立村、十里铺各设木桥一座。从此,北平至固安的汽车不再绕行永定河大堤而由永定门经西营房、黄村、十里铺直达固安。

1949年前该路长期失养,损毁严重,行车困难。1949年2月大兴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进行抢修,支援解放军南下。

(五)京石公路

京石公路,又称“平石公路”,自北京至河北石家庄,是北京通往西南各地的干线公路。

该路由广安门至哑叭河桥段长24公里,是清西陵御道的北段。广安门至卢沟桥东端段,还是清代的石板道。京石公路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修筑而成的。民国八年(1919年),这条路还被北洋政府列为国道之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第29路军(宋哲元部)曾对平石公路北平至保定段进行过整修。日本侵华期间,曾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对平石公路再次进行整修,使其成为宽10米的土石简易公路。平石公路起自广安门,经卢沟桥、赵辛店、南岗洼、哑叭河、良乡、窦店、琉璃河、挟河桥,进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境,在北平境内长约48.23公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伪华北建设总署将广安门至卢沟桥东端段(长约12.2公里)原有的条石全部起出,将该段改筑成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各1段。

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民国政府交通部第八区公路工程管理局主持,再次将北平经长辛店、高碑店至保定段进行了整修,长度达145公里。

(六)京门公路

京门公路,起自北京阜成门终至京西门头沟(圈门)。

门头沟盛产煤炭,是京城能源的主要供应地。清末民初,这里设有中英煤矿公司,在永定河东岸的石景山设有电灯公司和发电厂及龙烟铁矿的炼钢厂。此外,门头沟的琉璃渠还出产精美的琉璃制品。上述厂矿的产品与物资皆运往或运自北京,这成了筑路的货运缘由。此外,由阜成门至小黄村,也是游客或市民去香山、八大处、碧云寺、卧佛寺、玉泉山、青龙桥等处游览和避暑的必经之路,这又成了筑路的客运缘由。

在此背景下,当时的地方政府——京兆尹公署决定拨款20万元修建京门公路。筑路工程于民国八年(1919年)8月动工,年底竣工。京门公路自阜成门经田村、西黄村、琅山、磨石口(今模式口)、高井、五里坨、三家店,过永定河至圈门,全长约41公里。

京门公路当时被称为“德惠路”,它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条地方公路。民国十年(1921年),京兆尹公署再拨款30万元,在三家店建造钢筋混凝土大桥1座,俗称“洋灰桥”,从而使京门公路更加顺畅。

(七)京张公路

京张公路,又称“平张公路”,始于北京德胜门,经昌平、延庆至下营出市境,再经怀来、宣化至张家口,是北京通往河北张家口乃至西北各地的干线公路。

值得一提的是,1907年6月,法国《晨报》举办了一次“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这种时髦运动竟然最终获得了愚昧的清朝政府的同意。1907年6月10日早晨,5辆参赛汽车(见图71和图72)从北京公使馆区的法国兵营出发,出德胜门,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征程。谁知,由于北京到张家口的道路根本不适合汽车通行,许多地方没有路,要靠人抬着车走,因此在这短短的200多公里的道路上就用时1个月。

图711907年正在驶出德胜门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赛车图721907年正在通过八达岭地区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赛车最后,8月10日,一名意大利人首先到达巴黎。从张家口到巴黎也用时1个月,由此可见,当时北京地区的道路状况有多糟糕。

十几年以后,民国八年(1919年),这条道路终于被修筑成简易公路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昌平至怀来段已可通行汽车和马车,路宽为4米。据陈兰源主编的《中国经济年鉴》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张(家口)、(北)平已成214(公)里,路幅1.2丈,经过宣化至怀来县、康庄、南口,沿铁路顺通直达北平……延庆至昌平段,叫延昌路,长45公里……”

日本侵华期间,先是强征民夫修复青龙桥至石佛寺水毁路段,后又于民国三十年至三十一年(1941-1942年),改建了南口至八达岭路线,将原河滩路移至西南山坡上,路幅展宽至5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又将青龙桥石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

日本投降后,青龙桥以北成为解放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延庆县人民政府为运输联合国救济总署的物资,对青龙桥至康庄的路线进行了修整。同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延庆,从而控制了京张公路,并由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八区公路工程管理局(简称“八区局”)负责整修了北平至天镇的公路计282公里。

(八)京大公路

京大公路,又称“平大公路”,是北京通往直隶大名进而抵达河南开封的交通要道,它也是民国初年北京通往外省最长的一条干线公路。该路从永定门至南苑段是元、明、清皇帝驾临南海子时的御道,南苑经黄村至固安段为山东入京的大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将全国道路分国、省、县三级。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伪冀察政务委员会下令修建北平至献县公路,然后由献县展筑至大名,时称平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