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北京交通史
16017100000042

第42章 公路建设与运输(1)

(第一节)公路建设发展概况

北京的公路建设历经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503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计有:3条国道主干线310公里(将公路六环纳入国道主干线统计);10条一般国道里程802公里;市道2040公里;县道3377公里;乡道7885公里;专用公路513公里;村道5576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计有:高速公路625公里;一级公路625公里;二级公路2515公里;三级公路4513公里;四级公路11945公里;等外路280公里。根据上述统计,2006年北京市的公路密度达到125公里/百平方公里。一、改革开放前的公路建设

1949年解放时,北京地区仅有总长398公里的8条公路,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仅14公里,96%为土路。当时的对外干线公路有6条。它们是:京津公路,原称“京塘国道”,由北京经天津至塘沽,北京至通县(今通州)的路面段宽6~7米,为沥青路面;京山公路,原称“京榆公路”,由北京至山海关,虽是通往东北的干线公路,但却是一条晴通雨阻的土路;京承公路,原称“京古路”,由北京至古北口,路面宽度6米左右,为土石简易路面;京开公路,原称“南大道”,由北京经大名至河南开封;京保公路,由北京至保定,是通往中原各省的南北交通干线公路,线路北段大部分是土路;京张公路,由北京至张家口,是通往西北各地的南北交通干线公路。

上述公路线路中,有的各路段的标准不一致,有宽有窄,而多数公路都为土路或泥结碎石路面,由于战争的破坏和长期失于养护,以致大多数路段不能通行汽车。面对这种落后的交通状况,北京市根据政务院颁发的《关于1950年公路工作的决定》,决定采取发动群众,先干线、后支线和普修公路的方针,对原来的干线公路进行整修和恢复。

从1953年开始,北京市组织群众采用民工建勤或者以工代赈的方式对京保、京张、京开、京山、京承、京津等6条主要干线公路进行了整修改建。通过铺装路面、提高路基、路线改直、新建改建桥梁等措施,使得这6条主要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到1957年后不仅都能够保证晴雨通车,而且提高行车时速30%以上,提高载重能力20%以上。

20世纪50年代时,北京除了对干线公路进行整修和改建外,还开始新建公路。

由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对外开放,1956年9月新建成了从卢沟桥至周口店的京周公路,这是解放后北京市新建的第一条公路。1957年6月又新建成北京市第一条山区干线公路——从南口至芹峪的南芹公路。同年11月还新建成从门头沟至潭柘寺的门潭公路及其支线。另外,还新建成了一些县级公路。到1957年底,北京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058.75公里,是新中国成立时的2.7倍。同时,公路管理机构也初具规模,有了专业的养路队伍。

1958-1960年,在“全民办交通”和“地、群、普”的方针指导下,北京的公路建设大搞群众运动,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建成了大量的等级低、质量差的区县级公路。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北京市在公路建设上也确立了“缩短战线、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一方面为了加强对公路工作的养护管理,成立了公路管理处,并开始征收养路费;另一方面,开始压缩和调整建设项目,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现有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上,公路质量得到一定改善。

“文化大革命”期间,根据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为巩固国防、保卫首都,北京市的公路建设转为以修建战略公路为主。同时,为了改变原郊区县,特别是山区交通闭塞的落后面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县、乡公路建设,组织民工修建了一些地方性山区公路。京原公路、京兰公路、昌赤公路等都是这一时期按照修建战略公路的思路修成的。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山区的开发,在此期间还修建和改建了大量公路桥,其中最着名的是密云的大关桥。到197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了6341.9公里,比1965年的2200公里增长了1.9倍;公路条数由1965年的173条增加到了830条;干线公路里程由1965年的1111公里增加到了1806公里;桥梁总数也由1965年的587座增加到了808座。

二、改革开放后的公路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公路运输部门的运输任务日益增长,交通运输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现代化的汽车运输队伍及其管理机制的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公路新建、改建进度加快,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国际管理经验,广开筹资渠道,大胆利用外资,加快高等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使得北京公路建设全面发展起来。到2005年底,公路总里程达到146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48公里。市域公路网初步形成了以国道、市道为骨架,县道、乡道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公路建设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扩建和新建多条干线公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先后改建、扩建了京密路、京张路、京开路、京塘路、京保路等多条一级公路,打通了北京通向全国各地的进出口。这些高等级公路的建成,基本上解决了北京“出城难”的问题,确保北京对外放射干线的畅通。北京地区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级公路为支脉的公路网。全市桥梁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达到了1902座,是新中国成立时的79倍,木桥和临时性桥梁全部改为永久式桥梁。截至200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503公里。

(二)修筑多条高速公路

1984年,中国内地没有高速公路。同年6月7日,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在要不要建高速公路的激烈争论中开了工。此后,中国内地的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

1986年4月北京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至石家庄的京石高速公路开始分期分段建设。

北京段于1993年11月建成通车。1987年12月京津塘高速公路动工。此后,北京先后建成了机场高速公路、八达岭高速公路,以及京哈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京开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等北京路段。到1999年,北京的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216公里,初步解决了城市主要进出口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从2000年到2002年11月的3年时间里,北京的高速公路共建设完成了228公里,相当于以前14年北京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总和,在全国位居首位。到2006年底,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25公里。初步形成一个连接通畅、体系完整、格局均衡、功能合理的高速公路网络,并初步实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为把北京建设成现代化国际都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迎接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三)新增十几条旅游公路

为了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改革开放前,北京市就修建了京陵公路、京周公路、门潭公路等旅游公路。1976年以后,陆续新建了德胜门至定陵公路,以及去上方山、云水洞、妙峰山、银山、石花洞、慕田峪长城等多处旅游公路。20世纪90年代还修建了通往八达岭长城的高速公路。截止到1992年1月,为了配合旅游事业的发展,京郊修建了16条旅游公路,全长179公里。到2006年,北京旅游公路增加到18条。

2005年底,北京首条旅游景观公路——从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村至汤河口镇的公路开始改建。该公路也是华北地区首条旅游景观公路,全长约38公里。

(四)村村实现通油路

1976年,北京远郊区县仍有400多个山区行政村不通公路。1976年至1983年间,政府采取民办公助和包干合同制的办法,投资3532.7多万元,在8年中就修建了3165.5公里农村公路,并修建了永久性桥梁304座,不但节约投资,而且缩短工期。1986年9月,深入到密云县西北深山区对家河村的四级公路建成通车。从此,北京郊区3637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历史任务。1990年底,全市还实现了乡乡通沥青路。

村村通油路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于2003年开始启动的工程,在3年内,调动交通行业、财政、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市未通油路的512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2003年,全市村通油路改造工程共完成752公里,其中行政村油路里程650公里,乡公路(通自然村油路)里程102公里;通达行政村208个,使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已实现村村通油路。2004年,北京市村村通油路工程完成700公里,投资2.1亿元,使216个行政村通了油路。2005年实现了全市512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的目标,村村通油路工程顺利完成。

(第二节)主要公路及桥梁、隧道

北京地区的公路是在改建以前的古驿道、御道和官马大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50多年的建设,在对外交通方面,形成以二环路为起点,有11条放射性干线通往全国各地、9条高速公路直通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路网布局;在北京地区交通方面,形成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县区级公路为骨架,以乡村公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一、干线公路

北京通往外地的干线公路共有11条,分别是101国道、102国道、103国道、104国道、105国道、106国道、107国道、108国道、109国道、110国道和111国道。它们可大致分为南北两个大方向。

(一)通往北京以北地区的国道

1.101国道

101国道,又称“京沈公路”,是北京通往东北的干线公路。它起自东直门,经孙河、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县、古北口,通往河北省承德市,再往北通辽宁省沈阳市,全长879公里,在北京市境内约123公里。

2.102国道

102国道,又称“京哈公路”,是北京通往东北的又一条干线公路。它起自朝阳门,经通州白庙通往河北省山海关,出关后,再经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长春市,通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全长1311公里,在北京市境内约32公里。

3.109国道

109国道,又称“京拉公路”,是北京通往西北的一条干线公路,也是中国最长的国道之一。它起自阜成门,经门头沟区三家店、进入河北省涿鹿县后,又经山西省大同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宁夏银川市,通往甘肃省兰州市,再向西通往青海省西宁市,最后通达西藏拉萨市,全长3855公里,在北京境内约119公里。

102国道除朝阳门至通州段与京津塘公路重合外,通州至白庙桥段实际上只有12公里。

4.110国道

110国道,又称“京银公路”,是北京通往西北的又一条干线公路。它起自德胜门,经昌平区沙河、延庆县张山营,通往河北省张家口市,再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往西北直通宁夏银川市,全长1135公里,在北京境内约99公里。

5.111国道

111国道,又称“京加公路”,是北京直通北面的一条干线公路。它起自东直门,从东直门到怀柔区一段与101国道重合,过怀柔区后进入河北省丰宁县,再经内蒙古赤峰市、乌兰浩特市,最后到达内蒙古加格达奇市,全长1965公里,在北京市境内约167公里。

(二)通往北京以南地区的国道

1.103国道

103国道,又称“京津公路”,是北京通往东南的一条干线公路,也是中国内地最短的国道。它起自朝阳门,经通州区折向东南通往天津、塘沽,全长149公里,在北京市境内约54公里。

2.104国道

104国道,又称“京福公路”,是北京通往东南的又一条干线公路。它起自永定门,经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济南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到达福建省福州市,全长2387公里,在北京市境内约47公里。

3.105国道

105国道,又称“京澳公路”,是北京直通南方的一条干线公路。它和104国道在北京境内是重合的,即起自永定门,经南苑、凤河营,进入河北省廊坊市,然后再经山东省德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六安市、江西省南昌市、广东省广州市,到达澳门,全长2653公里,在北京境内约47公里。

4.106国道

106国道,又称“京广公路”,是北京直通南方的又一条干线公路。它起自玉泉营,经南苑、大兴区黄村、庞各庄、榆垡,进入河北省固安,通往河南省开封市,再往南直通广州,全长2505公里,在北京境内约45公里。

5.107国道

107国道,又称“京深公路”,是北京直通南方的第三条干线公路。它起自广安门,经卢沟桥、良乡、窦店、琉璃河、进入河北省涿州市,然后通往河北省保定市,再往南经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直通深圳市,全长2509公里,在北京境内约48公里。

6.108国道

108国道,又称“京昆公路”,是北京通往西南的一条干线公路。它起自复兴门,经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霞云岭,进入河北省涞源县,然后通往山西省原平市,再往西南经山西省太原、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成都市,最后通达云南省昆明市,全长3356公里,在北京境内约139公里。

二、高速公路

北京的高速公路建设始于1986年。从那时起到2007年,北京已建成9条高速公路。

(一)北京界内高速公路

1.机场高速公路

机场高速公路连接北京市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它起自三元桥,与三环路、四环路和五环路互相连接。

机场高速公路动工于1992年4月,建成于1993年9月,全长18.735公里,宽34.5米。

该高速公路还是全国第一条全线采用改性沥青路面技术的高速公路。

2.首都机场北线高速公路

首都机场北线高速公路西起京承高速公路鲁疃立交桥,向东跨越温榆河、京密路,再向南经顺平路与首都机场北门相接,沿线经昌平、顺义两区,全长约11.2公里,宽28米。

该高速公路2005年正式开工,2006年9月全部竣工。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首都机场的货运枢纽,为大批货运车辆进出机场提供快速通道,同时吸引北部城区的车辆由北四环、北三环上京承高速再转此线前往首都机场,缓解首都机场高速的交通压力。

(二)北京通往外地的高速公路

1.京石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