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贵菜肴
据《三原食萃》记载,本县传统菜肴共有201种。名优菜肴有生煨鱿鱼丝、干煸鳝鱼、白封肉、鸡米海参、带把肘子、芙蓉虾仁、干贝蛋花、粟子蒸鸡、宫保肉丁、葫芦鸡、炒腰花、清蒸鱼翅、清蒸猴头等13种。其中生煨鱿鱼、干煸鳝鱼、白封肉和葫芦鸡为本县创制。
生煨鱿鱼生煨鱿鱼是明德亭的传统名贵菜肴之一。贵在生煨以保持鲜活滋味,今虽各地均有制作,唯明德亭张荣的弟子张忠义制作最佳。他制作的生煨鱿鱼丝,在保持“白煨鱿鱼丝”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质量尚有提高。1981年,全国烹调技术表演赛大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品尝某市制作的生煨鱿鱼,说:“你们制作的生煨鱿鱼不如三原明德亭师傅制作的好。”
干煸鳝鱼干煸鳝鱼以鲜活鳝鱼(又名黄鳝)为主料,经煸炒而成。本品问世于明代末年,后成为三原“天福园”菜馆的名菜。光绪年间,张荣总结了先辈的经验,制作技术得到完善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明德亭制作的干煸鳝鱼,被评为陕西省名特风味食品。
白封肉清代由东里堡始创,后传入县城。它以猪五花肉为主料,加特殊辅料制成。具有洁白透明、肥而不腻、醇香味长等特点。1983年被评为陕西省着名风味食品。
葫芦鸡葫芦鸡又名香酥鸡,经蒸、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颜色金黄,外层脆、松,中间鲜嫩等特色。食用时备有椒盐面和白糖。喜成,蘸椒盐面就食;喜甜,则蘸白糖就食。
清蒸猴头清蒸猴头在三原面世约百年。该品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过去猴头菌为自然生长,价值昂贵,今人工培育猴头菌成功,其价格约与海参类制品相当。明德亭制作的清蒸猴头用主料佐以干贝和鸡酿子,以其味鲜而醇、营养丰富而闻名。
二、名贵糕点
本县糕点的特点是:酥脆香甜、油重而不腻、糖多而不涩。共7类138个品种。名优糕点有蓼花糖、南点心、什锦南糖、包仁紫酥、糖罗、芙蓉糕、绿豆糕等,其中蓼花糖是地方创制特产,被誉为三原糕点之王。
蓼花糖于明代已有生产。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型等三十余道工序制成。特点是:底色金黄,面粘芝麻仁,内为絮网状,酥脆香甜。康熙时,进士温仪在《纪堂遗稿》中有《蓼花香缘》诗赞曰:“红毯延青佩,金盘缀乳球。幽香及冷艳,相伴过春秋”。“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该品于清代作为贡品,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建国后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生产,系人民群众喜爱的普及食品。今虽各县也有仿制,唯三原蓼花糖畅销国内各地及港澳地区,久盛不衰,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南点心南点心以本县传统糕点与引进、改制的南方糕点配装而成,属于本县传统食品之一。在同一包内,由17种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的糕点配装组成,具体是:鸡油饼、黑白太师饼、腰子酥、玫瑰墩、合子酥、小松饼、大松饼、杨酥、梅酥、红状元、黄状元、茶酥、麻酥、菊花饼、佛手、小桃酥等。该品宜鲜食,不易长存。
该品以南茂号名师申肇明制作为最佳。
什锦南糖该品聚南北风味、五花十色为一体,是本县创制的传统名贵糕点。该品在清代形成,吸取外地和兄弟民族糖果制作技术,将南北精品荟萃于一炉。每盒多为十种花色,取名什锦南糖。人们以顺口溜形式概括为:“牛皮、虎皮、夹沙糕,寸金、麻片、雪核桃;卷心、荸荠、桂花糖,还有酥糖用纸包。该品以南茂号的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而享有盛誉。
包仁紫酥相传为清代城内“义源恒”掌柜牛氏根据宫廷食品所创。建国后,县食品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予以改进提高。本品表面乳白,内仁红重深沉,酥松软甜,入口即化,为馈赠年长亲友佳品。1986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食品。
绿豆糕系本县传统的名优食品。以其馅料不同分为豆沙绿豆糕、玫瑰绿豆糕和素绿豆糕。建国后,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成品有圆形、角扇形、方块形等。质地绵软、甘凉爽口,有绿豆清香味,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邑人温纯写诗赞美道:“岂止适口腹,且足清肺肝。忻(xin)然一餐后,俯仰天地宽。”
三原绿豆糕畅销本县及西安、成阳等地,旧时远销延榆。鲁桥牌绿豆糕1987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食品。
糖罗又名玫瑰干饼,圆形薄饼,直径约二寸,外包酥皮,内包多种辅料白糖馅。在平底锅内用小型热石子烤成。外形精致,有浓厚的桂香味,可保存数月,是宴请、馈赠、旅行携带的佳品。
三、风味小吃
三原的饮食非常有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风味独树一帜。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有利条件,使三原小吃能够博采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小吃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古色古香而着称,以宫廷佳品见长。
千层油饼·金线油塔千层油饼,俗名抹布串油饼。相传是清末经营餐馆的赵伯安研制而成,后由赵志正子承父业,在椽巷开设门面,独家经营。该食品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其特点是丝细层多,松绵不腻。食用时,佐以泡菜和杏仁豆浆,则更具风味。建国后得到普及、提高,198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贵食品。经营此产品者已有多家餐馆。
金线油塔也叫千层油塔,它的外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又像层层塔楼相叠,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它的特点是层多丝细,吃到嘴里松松软软,油而不腻。制作油塔人先用温水和好面,再加少许酵面揉成软面,放置半个小时后,取其中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然后抹上一层大油,卷好后搓成细条,切成若干小段拧成塔状,上笼蒸熟即可上桌食用。
吃金线油塔讲究要抖三抖,一抖身体健康,二抖精神抖擞,三抖步步高升。
泡油糕因表面呈乳白色松泡而得名。明、清时期,城内的“宝和园”、“聚仙园”已有制作。民国时期,明德亭制作最好。此品以外形丰满、美观大方、皮酥馅软、芳香油甜为特色。现已推广到成阳、西安等地。
疙瘩面本县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系光绪年间,由“悦来馆”的伙计、绰号“帽盖李”创制。其特点是:面条细长柔韧,煮熟后用筷子卷成一个疙瘩,置于碗内,故曰“疙瘩面”。臊子油而不腻,浇汤酸而香,佐以“睁眼辣子,(现场制作的油泼辣子),其香气扑鼻,有未食而涎先出之功效,待食之,细品慢咽,回味悠长。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讲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喝汤”尝鲜。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约50克)。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本品原系明德亭独家制作,现已有多家餐馆经营。
笼笼肉系本县独创的风味小吃,晚清创制。该品在吸取川菜荷叶蒸肉、米粉蒸肉、香炸蒸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制而成。以生鲜肉佐以辅料蒸成,色泽红亮,成辣兼备,肥而不腻,营养实惠。现已推广到西安及附近各县;本县农村已普遍用于宴席。
四、名优特产
曹杏曹杏是三原历史名贵水果之一,果树多集中在鲁桥附近。果圆形,单重约50克。熟透肉金黄,向阳面红霞深鲜,非常美丽。果肉密黄,肉质细嫩柔软,甘甜多浆,味香浓郁。大部分离核,仁味甜可生食。农历五月上旬成熟。
另有“小曹”品种,系曹杏实生苗培育而成。特征似曹杏,只是个儿较小,重35克左右,成熟较晚,约在农历五月中、下旬。酸甜适度,别具风味。
鸡心黄柿子三原的柿子品种很多,唯独“鸡心黄”品质最好,鲁桥所产最有名。
鸡心黄按果肉颜色分为两种:一种果肉淡黄色,肉质致密,无核,人工脱涩后供食,质脆味甜。透熟后开心,肉稍软,溏心汁多,高糖分,味极甜美。另一种是果肉淡桔红色,果较小,果心呈俯视菊花头状。肉质柔软而致密,味甜而汁液多,溏心。这个品种中还有一个特殊类型:表皮有淡褐色的鱼鳞斑纹,其他性状不变。不少人以为,凡老柿子树上结的果子都有“鱼鳞甲”。这是误解,鱼鳞斑纹是这个品种的特征,无论老树幼树都有。
鸡心黄柿子于九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成熟。
鸡腿葱三原鲁桥的鸡腿葱属矮葱类,是葱中的佼佼者。鸡腿葱个儿矮,典型株高80厘米,葱白长约33厘米,单株重约50克,葱白洁白鲜嫩,状如鸡之大腿,故名曰“鸡腿葱”。生食脆甜带辣,余味悠长;做葱花臊子特香且鲜,入汤漂而不沉。多用于生食或作烹调增香佐料。由于鸡腿葱产地鲁桥水土特殊,故属于特产,多销往外地。